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模拟试题 >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 > 正文

2012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模拟试题及详解(1)

考试吧整理“2012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模拟试题及详解”供广大考生备考使用,祝愿大家复习顺利!
第 1 页:模拟试题
第 6 页: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答案】D

  【解析】时间的相对性包含着两重含义:首先,时间的具体特性受物质运动的具体特性所制约,随着物质运动的形式、特性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物质存在的具体形态、物质运动的具体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作为物质运动存在形式的时间的具体特性也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物质状态具有不同的时间特性,随着物质运动形式和状态的变化,时间的具体特性也必然随之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变化,因而时间是可变的、有条件的;其次,人们关于时间的观念也是可变的、发展的,它不仅随着人们对时间认识的发展而不断深化,也随着主体的心理状态而不同。心情愉快,则感到“光阴似箭”;心情抑郁,则感到“度日如年”,这正说明了人的时间观念具有相对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选项。

  2.【答案】C

  【解析】选项A、B、D都是描述,前后没有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无法形成必然的因果判断。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3.【答案】A

  【解析】“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启发我们世界上的一切都处在运动变化发展中,所以要把世界上的事物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所以正确答案是选项A。

  4.【答案】C

  【解析】任何事物都由本质和现象两个方面构成。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以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正是因为现象和本质是统一的,所以要求人们通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透过现象看本质。题干给出的寓言故事是大家熟知的,老虎所犯的错误,就是因为它割裂了本质和现象之间的关系,只看到了百兽畏狐而走的表象,而没有透过这种现象,看到百兽是畏虎而走的真实本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C。

  5.【答案】C

  【解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国务院对各项行政审批项目的规定,正是这一原理在现实中的应用。

  6.【答案】C

  【解析】社会性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根本特性,是人的本质的核心内容。任何人都是现实的具体的人,都是从事着实践活动、生活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而人的本质就是由实践和各种社会关系早就而成的,因此人的本质就在于人的社会性,人的本质是由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才能体现出来。而人的社会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如家庭关系、集体关系、阶层关系、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历史关系以及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思想关系等等,其中生产关系是最本质的关系。社会关系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因而作为社会关系总和的人的本质,不是固定不变的抽象物,而是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所以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选项。

  7.【答案】A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商品的二因素是由劳动二重性决定的。工人的具体劳动生产出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转移生产资料的旧价值,而同时工人的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二者的矛盾要通过商品的交换得以解决,通过交换,商品的抽象劳动转化为具体劳动,个别劳动时间转化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A。选项BCD的矛盾都要通过商品交换的实现得以解决。

  8.【答案】A

  【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而是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的需要。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从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全面调节和干预社会经济,以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生存和发展,保证整个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故选项A为正确选项。选项B加强剥削和自由资本主义没有区别;消除经济危机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一个目标,促使社会经济增长只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诸多作用中的一个作用。故选项B、C、D均属错误选项。

  9.【答案】C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采用“关键词精确绑定法”,关键词是“中国近现代史”、“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我们可以很快捕捉到选项C是正确答案。选项A“刘永福率领的黑旗军抗击日本侵略”,选项B“太平军打败‘常胜军’、‘常捷军 ’”和选项D“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都是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表现,但是作为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是选项C“1841年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10.【答案】C

  【解析】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矛盾的激化和小生产者的阶级局限性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选项A定都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选项B是1856年天京变乱之前的军事行动。选项D是干扰项。故选项C正确。

  11.【答案】A

  【解析】解答此题可以采用 “关键词精确绑定法”。即: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这样,我们很快就可以得出选项A是正确答案。

  选项B和选项D是干扰项。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过程中,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在各地次第成立。从1904年开始,出现了十多个革命团体,其中重要的有华兴会、科学补习所、光复会、岳王会等。这些革命团体的成立为革命思想的传播以及革命运动的发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组织力量。

  选项C“同盟会”是当时资产阶级建立的众多的革命团体联合而成的全国性革命组织。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和黄兴、宋教仁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同盟会以《民报》为机关报,并确定了革命纲领。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全国性政党。

  12.【答案】B

  【解析】在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平会议”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这个由西方列强把持的会议,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北洋政府居然准备在这样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五四运动由此爆发。故本题的正确答案是选项B。

  13.【答案】B

  【解析】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政治、经济和外交方面的基本方针、政策,在当时是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论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的著作,《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1912年制定的。故选项B正确。

  14.【答案】A

  【解析】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选项BCD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所以,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A。

  15.【答案】C

  【解析】中华民族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其中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涵的自强不息,具体体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贞刚毅品质,体现为“夸父追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不屈不挠的精神,体现为“因时而变”、“随时而制”、“与时偕行”、“与日俱新”等与时俱进的精神。所以本题答案为选项C。

  16.【答案】B

  【解析】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故选项B正确,选项A(是否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做出的贡献)和选项D(是否在自己的岗位上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是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具体化,所以选项AD不合题意。选项C是理想实现问题,也不符合题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B。

  17.【答案】C

  【解析】在道德的功能系统中,主要的功能是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践活动,协调人们之间关系的功效与能力,这是道德最突出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功能。此外,道德还具有其他方面的功能,如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辩护功能、沟通功能等,这些功能都是道德的认识功能和调节功能在某些方面的具体体现,都建立在这两种功能的基础之上,故本题答案为选项C。

  18.【答案】C

  【解析】网络具有方便快捷、信息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可以成为大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很难实施具体的规范,所以人们在上网时必须养成道德自律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选项C。

  19.【答案】C

  【解析】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其它选项表述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其中AB两项只是对C项内容的部分描述与阐释,D项是联系而非区别。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C。

  20.【答案】A

  【解析】我国宪法明确规定,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为选项A。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2考研《政治》热点问题解读:道德建设

  2012年考研政治复习焦点关注:辛亥革命

  2012考研一周时事热点:1月24日-2月13日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