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模拟试题 >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 > 正文

2012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模拟试题及详解(1)

考试吧整理“2012考研《政治》基础阶段模拟试题及详解”供广大考生备考使用,祝愿大家复习顺利!
第 1 页:模拟试题
第 6 页:答案解析

  三、分析题:共3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要求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1. 【答案要点】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人的认识既有客体的作用,更有主体的作用。材料中三个不同的人面对同一现象产生认识差异是主体的不同选择的结果。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主体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不同所致。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由主体决定。

  (2)三种不同的认识会产生“消沉”、“聪明”、“坚强”不同的效果,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反作用于实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是正确地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指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6分)

  2.【答案要点】

  (1)康有为“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向日本学习,采用君主立宪的政治制度,发展资本主义,走自上而下的改良道路。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主要是主张学习英美的政治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的国家,走自下而上的革命道路。

  (2)反映了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主张。资产阶级维新派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采取了下列行动:向皇帝上书、著书立说、介绍外国变法的经验教训、办学会、设学堂、办报纸等。维新派以各种方式宣传变法主张,制造维新舆论,培养变法骨干,组织革新力量,而重点则放在争取光绪皇帝及其周围的帝党官员的支持上,希望通过他们,自上而下地实行变法主张。最终在皇帝的支持下发动了百日维新,但最后以失败而告终。

  (3)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从根本上说,是因为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是行不通的。主观原因是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客观原因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其中,主观方面的原因体现在:①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②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③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3.【答案要点】

  (1)基本特征包括:第一,活动范围的广泛性。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得以不断扩展。第二,活动内容的公开性。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它涉及的内容是公开的,没有秘密可言。因此,为了提高公共生活质量,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对自己的公共生活行为负责。第三,交往对象的复杂性。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断扩充,从而造成了交往对象的复杂性。第四,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也极大地丰富了人们公共生活的内容和方式。

  (2)第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第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随着公共生活领域的扩大,个人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有序的公共生活不仅有利于日常生活的和谐,也会促进经济社会的顺利发展。

  第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是社会成员生活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识。

  第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现代化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在公共生活领域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表现。但也应当看到,在今天的公共生活中依然存在一些公德缺失的不文明现象,这些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纠正,必然会损害社会公共生活秩序和文明风尚,进而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点击进入2012考研备考专区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相关推荐:

  2012考研《政治》热点问题解读:道德建设

  2012年考研政治复习焦点关注:辛亥革命

  2012考研一周时事热点:1月24日-2月13日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