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责编:zhangguojuan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学历| 中考 高考 考研 自考 成考 工程| 一建 二建 一级消防 一级造价 二级造价 会计| 经济师 初级会计 中级会计 注会 资格| 公务员 教师资格
医学|
药师 医师 护士 初级护师 卫生资格 金融| 基金从业 证券 银行 外语| 四六级 成人英语 计算机| 等考 软考 实用文档 作文大全 [更多]
给群众说“换位思考”,他们可能听不懂,但说“板凳换了坐”,大家就听得懂。在基层工作,我对语言风格的差异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基层干部,说的话老百姓听不懂、不愿听、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就是不称职。
多讲老百姓听得懂的话,需要干部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干部要放下穿西装打领带的“身段”,去了解群众所盼所愿,体会群众冷暖疾苦。群众跟你的心近了,讲话群众自然愿听;善于说群众语言了,群众自然也就爱听。
少讲官话套话,需要摒弃形式主义。如果什么讲话都套上一大段上级精神,什么会议都说上一大段官话套话,那么念的人累、听的人也累,还不能解决问题。开场白结束了,形式主义搞完了,干部群众的兴趣也全没了。文件实实在在说要求,会议踏踏实实部署工作,比什么都强。在忠县,凡解决实际问题的会议,我们都要求到现场开,直奔主题,讲大白话;部门介绍情况时要直接摆问题,不能照材料“念经”。
多讲大白话,需要干部培养“翻译”政策的能力。政策中的一些书面语、专业术语,群众听不明白,干部就要有主动“翻译”的意识和将它转化成群众语言的能力。我们要求县领导带头讲“大白话”,县委党校等机关带头用大白话,报纸、电视台等媒体多用大白话,努力营造说大白话的氛围。
干部喜欢说什么样的话,用什么方式说话,不是小事,它反映的是干部的工作作风、思想作风。通过几年努力,忠县干部逐渐形成了讲大白话的风气。我相信,只要全县干部始终保持接地气、务实奋进的作风,党群关系就会进一步密切,各项工作就能顺利推进,“库区工业高地、重庆品位小城、中国幸福橘乡”的目标就能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