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考研_考试吧考研_首发2011考研成绩查询
考研网校 模拟考场 考研资讯 复习指导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经验 考研查分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论坛 短信提醒
考研英语|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政治|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数学|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专业课|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在职研究生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马政经》考点预测(4)

  第四章资本的运行

  一、 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

  考点1 产业资本循环经历的三个阶段和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

  (1) 产业资本循环是指产业资本依次经过购买、生产、销售三个阶段,相应采取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实现价值增殖,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过程。货币资本的职能是购买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生产资本的职能是使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结合,生产剩余价值;商品资本的职能是售出商品,收回预付资本和实现剩余价值。

  (2) 资本是在循环运动中实现价值增殖的。产业资本循环三种职能形式中的每种职能资本,都要依次经过三个阶段而回到原来的出发点。因此,产业资本循环就有货币资本循环、生产资本循环、商品资本循环三种不同的循环形式。

  考点2 产业资本循环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

  (1) 产业资本连续循环,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并存,即全部资本必须按一定比例分成三部分,分别同时存在于三种职能形式上。第二,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在时间上继起,即分别处在每种职能形式上的资本,都必须依次从一个阶段转向下一个阶段,经过循环回到原来的出发点。产业资本三种职能形式在空间上的并存和在时间上的继起,是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的。

  (2) 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和三种循环形式的并列存在和相继运行,是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必要条件。社会主义的再生产也不例外。

  考点3 资本周转

  (1) 资本周转是指不断重复、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过程。

  (2) 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但考察的角度和目的不同。资本循环主要是从资本运动的连续性方面,揭示价值增殖怎样在产业资本循环中发生和实现;资本周转则是从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揭示资本周转快慢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考点4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是以生产资本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为划分依据的。

  ①固定资本是指以厂房、设备等劳动资料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这部分资本可以供生产过程多次使用,其价值按每次生产的损耗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的销售逐渐周转回来。这里的固定,不是指这部分资本的实物形式不能移动,而是指它的实物形式在生产中能较长期地发挥作用。

  ②流动资本是指以原料、燃料和辅助材料等劳动对象以及劳动力形式存在的生产资本。劳动对象一经投入生产便全部消耗,它们的价值随之全部转移到新产品中去,并随产品的销售而全部收回。而以劳动力形式存在的流动资本,它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中去,而是通过工人的劳动补偿出来。之所以将劳动力资本列入流动资本,是仅就其价值周转方式而言与劳动对象的周转方式相似。

  (2)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第一,价值周转速度不同,固定资本周转一次时间长,流动资本周转一次时间短,在固定资本周转一次的时间内,流动资本可以周转多次。第二,价值回收方式不同,固定资本是分批逐渐收回,流动资本是一次全部收回。第三,实物更新方式不同,固定资本可以在多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在使用期内不需要实物更新,而流动资本只在一次生产过程中发挥作用,需要不断地实物更新。

  (3) 生产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又划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这两种划分的依据和意义不同:第一,划分的依据,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所起作用的不同;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依据资本的不同部分的价值周转方式的不同。第二,划分的目的,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剩余价值的来源,并据此分析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划分,是为了揭示生产资本不同部分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并进而揭示对预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考点5 技术进步和固定资本折旧

  (1) 固定资本的价值是按照其磨损程度逐渐转移到新产品中去的。固定资本按其磨损的原因不同,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

  ①固定资本的有形磨损也叫物质磨损,这种磨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固定资本在生产中的正常使用;二是受自然力的作用,如金属因氧化被锈蚀。

  ②固定资本的无形磨损又叫精神磨损,这种磨损的原因也有两个:一是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同样机器设备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原有机器设备价值降低;二是由于新技术的应用,出现效率更高的机器设备,使原有固定资本贬值。在现代经济条件下,技术进步加快,固定资本无形磨损也呈不断增大的趋势。

  (2) 为了保证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固定资本全部磨损后要进行更新。为了保证固定资本及时更新,必须不断把固定资本转移的价值从销售收入中提取出来,以折旧基金形式加以累积。这种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步提取累积补偿的办法叫折旧。按固定资本磨损程度以货币形式逐年提取的资本价值叫折旧费。每年提取的折旧费与固定资本原价值的比率叫折旧率。

  考点6 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1) 资本的周转时间是指产业资本从预付资本开始,经过循环运动,实现价值增殖,再回到原来的出发点所经历的时间。资本的周转时间由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构成。

  ①生产时间是资本处于生产领域的时间,主要包括:劳动时间,即劳动者为完成某种制成品所需要的连续工作日;自然力独立发生作用的时间;生产资料储备时间。生产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技术水平和生产的组织管理状况等。

  ②流通时间是资本处于流通领域的时间,包括生产要素的购买时间和商品的销售时间。流通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生产地点距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的远近,交通运输条件的好坏,市场供求状况等。

  ③现代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手段的运用,对缩短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2) 资本的周转次数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资本所经历的周期循环的次数。

  (3) 资本周转的速度可以用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和资本周转次数的多少来表示。资本周转速度(快慢)与资本周转时间(长短)成反比,与资本周转次数(多少)成正比。

  考点7 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有两个:一是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资本周转速度与周转时间成反比;二是生产资本的构成即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占的比重大,整个资本周转速度就慢,反之则相反。

  考点8 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1) 节省预付资本量。加快资本周转,对固定资本来说,一方面可以避免或减少无形磨损的损失,另一方面可以加快固定资本更新,提高固定资本利用率;对流动资本来说,可以减少维持同样经营规模所需的流动资本,从而提高资本的增殖能力。

  (2)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和提高年剩余价值率。年剩余价值量是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获得的剩余价值量。加快资本周转,可变资本的周转也加快,一年中带来的剩余价值就越多。年剩余价值率是一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总量与一年内预付的可变资本的比率。资本周转越快,年剩余价值量就多,从而年剩余价值率就高;反之则相反。

  年剩余价值率与剩余价值率不同,首先,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和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而年剩余价值率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和预付可变资本的比率,它表示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中的增殖程度,反映预付可变资本周转速度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其次,年剩余价值率一般大于剩余价值率,只有当预付可变资本年周转为一次,年剩余价值率才与剩余价值率相等。

  考点9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

  (1) 社会总资本运行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

  ①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是指社会总产品各个组成部分的价值,如何通过商品出售以货币形式收回,用以补偿生产中所消耗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并获得剩余价值。

  ②社会总产品的实物补偿或实物替换,是指社会总产品价值实现为货币形式后,如何顺利买进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包括资本家需要的生产资料以及资本家与工人都需要的消费资料。

  (2) 只有当社会总产品完成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社会总资本运行即再生产和流通才能顺利进行。

  考点10 分析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1) 为了考察社会总产品的实现,必须分析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及与此相适应的社会生产的分类问题。社会总产品在实物形式上,按其最终用途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在价值形式上,由不变资本(c)、可变资本(v)和剩余价值(m) 三部分构成。与此相适应,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第Ⅰ部类即生产资料部类,第Ⅱ部类即消费资料部类。

  (2) 社会生产分为两大部类和社会总产品在价值上由c+v+m三部分构成,是研究社会总资本运行的两个基本理论前提。

  考点11 简单再生产

  (1) 社会再生产按规模可分为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简单再生产是指生产在原有规模上的重复进行;扩大再生产是生产在扩大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2) 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指资本家把剩余价值全部用于个人消费,投入生产过程的资本数量不变,再生产只是在原有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考点12 扩大再生产及其两种方式

  (1) 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以资本积累为前提。为了实现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必须把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用于积累,作为追加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投入生产。

  (2) 扩大再生产按其实现方式,分为外延扩大再生产和内涵扩大再生产两类。外延扩大再生产是依靠增加生产要素数量以及扩大生产规模来扩大生产;而内涵扩大再生产是依靠技术进步、提高劳动效率以及生产要素质量来扩大生产。

  (3) 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方式是与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的。在生产技术水平较低的条件下,一般以外延扩大再生产为主,而在科技迅速发展的条件下,则内涵扩大再生产为主。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两者往往是以一种方式为主而结合在一起的。

  考点13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1) 在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条件下,两大部类的产品通过三方面的交换来实现:一是第Ⅰ部类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 Ⅰ 部类内生产资料(不变资本)消耗的补偿;二是第Ⅱ部类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换,实现了第Ⅱ部类内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既实现了第Ⅰ部类内资本家和工人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也实现了第Ⅱ部类生产资料(不变资本)消耗的补偿。经过三方面的交换,社会总产品的各个部分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在实物上得到替换。

  (2) 社会总资本简单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第Ⅰ部类的可变资本价值与剩余价值之和必须等于第Ⅱ部类的不变资本价值,即Ⅰ(v+m)=Ⅱc。这反映了两大部类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基本实现条件可引申出两个实现条件:一是Ⅰ(c+v+m)=Ⅰc+Ⅱc,这反映了整个社会的生产资料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二是Ⅱ(c+v+m)=Ⅰ(v+m)+Ⅱ(v+m),这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消费资料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

  考点14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实现条件及其意义

  (1)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有两个前提条件:第一,要有追加的生产资料,即第Ⅰ部类生产的全部生产资料,除了维持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所需外,还要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生产资料的需要。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Ⅱc或Ⅰ(v+m)>Ⅱc。第二,要有追加的消费资料,即第Ⅱ部类生产的全部消费资料,除了满足两大部类简单再生产中工人和资本家所需外,还要有一个余额,以满足两大部类扩大再生产对追加消费资料的需要。如用m/x表示剩余价值中供资本家个人消费的部分,那么m-m/x就表示剩余价值中供积累用的部分。用公式表示为Ⅱ(c+v+m)>Ⅰ(v+m/x)+Ⅱ(v+m/x)或Ⅱ(c+m-m/x)>Ⅰ(v+m/x)。

  (2) 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第Ⅰ部类原有的可变资本价值,加上追加的可变资本价值(Δv),再加本部类资本家用于消费的剩余价值,三者之和应等于第Ⅱ部类原有不变资本价值与追加不变资本价值(Δc)之和,即Ⅰ(v+Δv+m/x)=Ⅱ(c+Δc)。从这个基本实现条件可引申出两个实现条件,用公式表示为:Ⅰ(c+v+m)=Ⅰ(c+Δc)+Ⅱ(c+Δc);Ⅱ(c+v+m)=Ⅰ(v+Δv+m/x) +Ⅱ(v+Δv+m/x)。

  (3)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表明:两大部类的积累与生产,存在互相依赖、互为条件的关系。只有两大部类生产按比例发展,才能顺利实现扩大再生产,这是一切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社会总资本运动的共同规律。

  考点1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根源和周期性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危机期间,商品大量积压或人为毁弃,大批工厂减产、停工或倒闭,生产急剧下降,工人大批失业,金融业倒闭,信用关系崩溃,整个社会经济生活一片混乱。

  (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是生产相对于社会有支付能力的需求而过剩。

  (3)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只要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经济危机就不可避免。

  (4)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周期性是指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每隔若干年爆发一次,周期性地反复出现。它与资本主义再生产的周期紧密联系,一般来说,一个再生产周期包括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与固定资本大规模更新联系在一起,大规模固定资本更新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由于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反危机政策的作用,近几十年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周期的阶段性不像以前明显,危机的间隔时间也呈现不规则状态。

  (5)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既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产物,同时又是矛盾在资本主义范围暂时的、强制性的解决形式。但危机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反而使资本主义的矛盾在更深层次和更大范围上得到发展。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马政经》考点预测(2)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马政经》考点预测(1)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马哲》考点预测汇总

文章搜索
任汝芬老师
在线名师:任汝芬老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详细]
考研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