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家长 > 正文

应该怎样“做好”初三毕业生家长

来源:考试吧(Exam8.com) 2009-11-18 13:54:33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1、家长定位要准确。

  一到初三,我看到不少家长比学生着急,不少家长带孩子买回一堆参考书,练习册,还有不少家长四处打听中考信息,托门子,走后门,忙的不亦乐乎。其实家长急,没有用,是您的孩子参加中考,而不是您,孩子不急,家长只能是干着急,初三中考是人生的转折,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决定人生走向的第一关,应该让孩子明了中考的意义,明白对于学生相当于终生大事,不能拿自己的命运开玩笑。只有孩子重视了,他才有动力,才能自觉的投入初三总复习中去,家长的任务不是替孩子下决心,而是跟自己的孩子讲清厉害关系,帮助孩子做好思想工作。认清形势,重视中考,落实行动,提高成绩。由于许多家长有急躁情绪,平时不与孩子沟通,谈心,而是天天唠叨,叠叠不休,老是埋怨孩子,造成孩子反感,形成对立,反而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孩子大了,要尊重孩子,平等待人,以理服人,身教重要言教,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为孩子的学习创造必要的条件。平时可以看看孩子的作业是否按时完成了,老师留的练习篇子是否全都做完了,平时能否抓时间看看教科书,培孩子选一、二册好的练习册,多做点与中考有关的真题,摸摸题路,熟悉方法,找出知识漏洞。让孩子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自觉主动学习的孩子,在中考中才能取的好的成绩。由此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家长的重要任务之一。

  2、“帮”。

  进入初三后,学生的学业负担日夜加重,初三作业是初一、初二作业量的5倍,进入初三第二学期,每天老师留的练习篇子有十几张,不到晚上11点、12点,根本就做不完,由于没有思想准备,学生心理压力很大,怕苦,怕累思想普遍存在,独生子女平时娇生惯养,懒惰成性,我的观点是不要心疼孩子,要鼓励孩子,帮助孩子克服怕苦,怕累思想。告诉他人生本来就不易,社会越发展,竞争越激烈人必须在竞争中求生存,中考只是考试的开始,中考完了要高考,研究生要考试,博士生要考试,出国要考“托福”“雅思”,工作求职要考试,公务员要考试。在职的人也要不断学习和考试,考试是人生的一部分,不能怕考试,要直面人生,应对各种考试帮助孩子制定学习目标,学习计划,计划要切实,力所能及,要找出弱科弱项,对学习缺腿科目,多用点时间,早点补上。要善于与孩子沟通倾听他们的呼声,引导教育,多点表扬,少点批评,多鼓励,少指责。

  3、早动手,先下手为强。

  初三第一学期,各科的内容就基本讲完了,(化学除外)寒假后,开学就进入中考总复习,因此,在保证新知识学会的基础上,最好抽一定的时间开始总结所学知识,在复习的基础上形成知识网络。中考5门,您的孩子哪一门最弱,要做到心中有数,哪一门的哪一部分知识最弱,复习的基本原则是强项不放松,弱科弱项全拿下,中考才有把握,举两个例子,05年在精华我教的一位学生叫李昂昂是普通校的中上等学生,各科成绩不错,就是物理差,初三第一学期进入精华,经过一学期的努力,物理成绩提高很快,中考物理考了96分,总分543分,考入人大附中,06年人大附中实验班学生叫陈思瑶的同学报名精华特训班从第一学期开始,物理成绩不理想,经过二期训练,第一学期全区考试物理98分,三次月考全都满分,被人大附中提前签约直升人大附中高中实验班。

  4、家长提醒学生实现中考前四个抓住

  ①抓住课堂听讲不放松,提高课堂听课的质量;

  ②抓住书本不放松,中考70%的考题来自课本,不读书,只做题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回归课本是根本;

  ③抓住练习,百闻不如一见,百看不如一练,见多识广,提高能力,在做题中寻规律,找方法,清思路,提高能力,凡是中考成绩好的学校,都是从狠练上下功夫,自然成绩好;

  ④抓错题,建立错误档案,找病根,寻原因,找规律,错误就变成财富,不断总结错误,犯过的错误不再犯,提高成绩有把握。

  家长同志们,在初三阶段要做好后勤工作,做好孩子的知心人,要学会顺其自然,平和心态,与孩子一起成长也是一件幸福的事,只要我们努力了,也就不会后悔了。最后祝大家都成为合格的家长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