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求职招聘 论文下载
2011中考 | 2011高考 | 2012考研 | 考研培训 | 在职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法律硕士 | MBA考试
MPA考试 | 中科院
四六级 | 职称英语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托福 | 雅思 | 专四专八 | 口译笔译 | 博思 | GRE GMAT
新概念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 申硕英语 | 攻硕英语 | 职称日语 | 日语学习 | 法语 | 德语 | 韩语
计算机等级考试 | 软件水平考试 | 职称计算机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华为认证 | Java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期货从业资格 | 司法考试 | 法律顾问 | 导游资格
报检员 | 教师资格 | 社会工作者 | 外销员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人力资源 | 管理咨询师考试 | 秘书资格 | 心理咨询师考试 | 出版专业资格 | 广告师职业水平
驾驶员 | 网络编辑
卫生资格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执业护士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 | 经济师 | 会计职称 | 注册会计师 | 审计师 | 注册税务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 高级会计师 | ACCA | 统计师 | 精算师 | 理财规划师 | 国际内审师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工程师 | 造价员 | 咨询工程师 | 监理工程师 | 安全工程师
质量工程师 | 物业管理师 | 招标师 | 结构工程师 | 建筑师 |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岩土师
设备监理师 | 房地产经纪人 | 投资项目管理师 | 土地登记代理人 | 环境影响评价师 | 环保工程师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 公路造价师 | 安全评价师 | 电气工程师 | 注册测绘师 | 注册计量师
缤纷校园 | 实用文档 | 英语学习 | 作文大全 | 求职招聘 | 论文下载 | 访谈 | 游戏
考研_考试吧考研_首发2011考研成绩查询
考研网校 模拟考场 考研资讯 复习指导 历年真题 模拟试题 经验 考研查分 考研复试 考研调剂 论坛 短信提醒
考研英语|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政治|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考研数学|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专业课| 资料 真题 模拟题  在职研究生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综合辅导 > 正文

09考研政治冲刺必杀技《名师课堂》震撼连载(4)

  第四章认识的本质和过程

  一、 认识的发生和本质

  考点1 认识发生的现实基础

  (1) 人的认识是怎样发生的?也即人的认识能力是怎样形成的?这是认识论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从实践出发,认为以工具性为主要特征的劳动实践在认识发生中起了决定性作用。第一,劳动实践的发生和发展,为认识活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第二,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脑的发展,并通过这种活动在人脑中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图式,形成了人所特有的认识能力。第三,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交往及语言、符号的产生和发展,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从而使人通过语言不但能掌握前人的经验,同时也能学习和掌握相距遥远的他人的经验,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考点2 认识的本质与结构

  (1) 如何理解认识的本质,这是认识论的关键问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创立了能动的反映论,科学地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指出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一切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共同原则。与唯物主义反映论相反,不可知论认为世界不能被认识或不能被彻底认识,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成果持怀疑态度,其错误是在人的认识和客观世界之间划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为信仰主义保留和开辟地盘。彻底的唯心主义则把认识看作是纯精神的活动,这就否定了认识的客观依据。所以,肯定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就是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

  ②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创造性过程。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种创造性的反映。反映和创造是认识功能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反映离不开创造,反映是在创造中实现的;创造也离不开反映,创造是受反映对象的客观本性制约的。

  ③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以实践为中介而实现的。认识之所以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正是由于实践不仅能把客观事物提供给主体作为其认识内容,而且能为主体提供加工、改造客体内容的认识模式,从而把认识的反映性和创造性统一起来。这正如恩格斯指出的:“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自然界本身。”

  (3) 认识活动的基本要素是主体、客体以及连接二者的中介——工具、手段等。

  ①认识主体,是指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包括人类主体、社会主体、集团主体和个人主体四种形式。认识主体是由知、情、意构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直接担负认识功能的是主体的理性结构,以情感和意志为主并包含信念、理想、习惯和本能在内的各种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的发挥和运用起着导向、选择、激发和调节作用。

  ②认识客体,是指进入人的认识活动,被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对象,包括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三种形式。认识客体以其多种属性、结构、层次和关系制约着主体对它的认识,既决定了主体对它的认识不能一次完成,也决定了主体对它进行认识的“程序”和“规则”。

  ③认识中介,是指以各种形式的认识工具、手段为要素,包括运用和操作这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在内的系统。它主要由物质性认识工具、观念性认识工具和作为感性符号系统的语言工具所组成。它是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发展程度的客观标志,决定着不同时代人们认识活动的基本方式。

  考点3 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

  (1) 认识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既有客体对主体的作用,更有主体对客体的作用。

  (2) 主体是在反映客体的过程中,必然会动用其内部结构的所有功能,对所反映对象的内容进行选择、整理、改造、解释和猜想等。因此,主体在认识中的作用表现在:第一,主体不仅能对客观对象进行直观的摹写,而且能对客观对象作出概括性的反映;第二,不仅能反映事物当下的样子,而且能反映它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总之,人的认识不仅仅是客观事物的“摹本”,并且为改造客观事物提供“蓝图”。

  考点4 认识中的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1)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始终离不开信息。信息是同世界的物质、能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遍现象,它是系统内部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实现和保留的某一事物形态、结构、属性和含义的表征。从信息论的角度来说,认识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种相互作用是以信息为媒介的。主体认识客体的过程,就是主体通过一定的手段获取客体信息,加工、改造客体信息的过程。

  (2)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离不开选择。选择是由反映者自身的需要、结构、特性及客观条件所决定,只反映被反映者的某些特性,而不反映其余特性的指向性活动。在认识过程中,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首先表现为以感官为门户的神经生理系统所决定的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其次还表现为主体思维对知觉、表象中的客体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和重组。这里,主体特有的选择机制和反映特性并不矛盾,它本身就是能动反映的具体表现,而且主体的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它既要受客体的制约,也要受主体思维方式和方法的制约。

  (3)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也离不开建构。建构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认识中的建构,就是主体根据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经过选择、加工和变换的客体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体系。所以,重构或建构不仅同反映不矛盾,恰恰是实现能动反映的重要环节和内在机制,它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考点5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与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

  ①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为认识的产生提出了需要和提供了可能,并把这种可能变为现实。实践不仅使主体获得真实可靠的客体信息,而且形成和完善了主体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各种思想模式。

  对于认识来源于实践,要辩证理解:第一,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定人的感官和大脑的生理差异对认识的影响。但人的生理素质只是人们进行实践和认识的一种物质条件,并不是人们的实践和认识本身。它对于形成人们在认识和才能上的差异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但不起决定性的作用,造成人们认识和才能差异的决定性原因是后天的社会实践。马克思曾这样说:“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他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里人们才能的差别是由分工掘成的,就是由实践地位、实践领域及其广度和深度等造成的。第二,认识来源于实践,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获取间接经验是发展人类认识的必要途径,其意义充分体现在牛顿的一句名言中:“假若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为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但间接经验归根到底也来源于他人实践,而且人们接受间接经验也要或多或少地以某种直接经验为基础。只有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才能有比较完全的知识。

  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一,实践发展不断地提出认识课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发展。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第二,实践为认识发展提供必要条件,一是不断为解决认识课题积累经验材料,二是为解决认识课题提供完备的物质手段,强化主体的认识能力。第三,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主体的认识能力。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③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④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有效地指导实践,更好地去改造客体。

  总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尊重实践。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防止用空想代替现实、用抽象的原则裁剪实际生活。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承认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认识指导实践,使实践达到预期效果;二是错误认识指导实践,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第一,科学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它可以而且应该走在实践的前头,指导实践进程;第二,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第三,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运动。”

  (3) 就认识的来源和基础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决定认识;就认识的功能和作用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以正确的认识和理论指导实践;就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与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的紧密结合和相互促进。毛泽东说,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坚持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学风,是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内容。

  考点6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及其现代意义

  (1) 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表现为知与行的关系。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十分重视知行问题的探讨,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①行先于知,由行致知。一些有唯物主义倾向的哲学家大都认为行先于知,主张由行而致知,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源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他建立了“行先后知”、“行可兼知”、“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比较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的知行学说。

  ②知之明也,因知进行。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还辩证地肯定了知对行的指导作用。《礼记·大学》把“格物致知”放在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首。孙中山提出“因知以进行”、“能知必能行”,指出人类的认识是在“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的过程中不断前进的。

  ③以行验知,以行证知。孔子提出要“听其言而观其行”。墨子认为,判断言论是非真伪的标准有三个,即以前人的间接经验、群众的直接经验、运用于社会政治的实际效果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王充认为,对于各种知识和言论,要坚持以“效验”来“订其真伪,辨其虚实”。

  ④知行并进,相资为用。中国哲学史上许多唯物主义哲学家都能认识到知行并举,相互促进。其中,尤以王夫之关于“知行相资以为用”、“知行并进而有功”的论述最为深刻。当然,一些唯心主义哲学家把知行混同,是不可取的,但强调知行统一还是有合理之处的。

  (2) 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中国传统知行观难免有其局限性。但提出的许多见解,对于我们今天仍有启发意义。认真总结这些思想,有助于加深对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理解,并可作为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有益借鉴。

  二、 认识的发展过程

  考点7 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1)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官而形成的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这既是它的优点,也是它的缺点。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只反映事物的现象、各个片面和外部联系,而认识的任务却要求把握事物的本质、全体和内部联系。所谓“熟知不等于真知”、“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马上理解它”,便是此意。为此,必须实现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

  (2)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通过思维而形成的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和抽象性。理性认识在形式上超脱了客观事物,而在内容上则更深刻、更完整地反映了客观事物。这是它的优点,但也可能造成主观认识脱离客观实际。

  (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第一,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一是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唯物论;二是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辩证法。第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相互渗透。一方面,感性认识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人们在获得感性认识时,总是以原有的知识为背景,在理性认识参与和指导下进行的。所谓“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就是这个道理。现代科学哲学中的“观察渗透着理论”、“观察总是负载理论”的命题,也指明了人总是以自己的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行观察的。另一方面,理性认识中渗透着感性的成份。理性认识不仅以感性认识为基础,而且要通过感性认识来说明。一个人的感性经验丰富与否,对事物的理解深度大不相同。黑格尔曾说过,对于同一句格言,出自饱经风霜的老年人之口与出自缺乏阅历的青少年之口,其内涵不同。

  (4) 哲学史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把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割裂开来。前者片面强调理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感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后者则片面强调感性认识的可靠性,而认为理性认识是靠不住的。在实际工作中,唯理论和经验论表现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都给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造成了危害,都是要防止和克服的。

  唯理论和经验论又各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分。唯心主义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不仅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上各执一端,而且在认识论的前提上也是错误的,即都否认反映论。认识从感觉、经验开始,这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接受的命题。但从感觉、经验出发,可以沿着客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物主义,也可以沿着主观主义的路线走向唯心主义。

  考点8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1) 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

  (2) 认识过程之所以经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两个阶段,这既与认识主体有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的区分有关,也同认识客体有现象与本质的区分密切相关。任何事物都是现象和本质的统一体。现象和本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正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存在着对立,才需要进行科学研究,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也正因为现象和本质之间又具有统一,才能为人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提供客观的可能性。

  (3) 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本条件:第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尽可能占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把现象作为入门的向导;第二,要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因为只有认识了本质,才能更深刻地理解现象,也才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从现象进入本质是认识的深化,但不是认识的结束,还要继续深入研究更深层次的本质。

  考点9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是更为重要的一次飞跃。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是:第一,从实践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认识指导实践的过程。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指导实践,从而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第二,从认识的角度看,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是一个在实践中检验认识的过程。理性认识只有回到实践中去,才能使认识经受实践的检验而得到修正、补充、丰富和发展。

  (2) 实现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基本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合理的实践观念。这是由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决定性的环节。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和现实的可行性有机结合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变为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

  考点10 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

  (1) 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智、情感、意志是融合在一起的。认识过程主要是理性思维的过程,但同时也包含非理性因素的参与。

  (2)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一,指导作用。无论是认识课题的选择、认识工具的使用,还是认识结果的总结和概括,都离不开理性因素的指导。第二,解释作用。借助科学理论,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作出系统说明。第三,预见作用。一般来说,科学预测比经验推测具有更大的可靠性。

  (3) 非理性因素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广义的非理性因素还包括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

  (4) 情感、意志、欲望和需要等非理性因素,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但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动力作用。人是在一定的情感、意志的影响下从事认识活动的。积极的情感给认识活动注入活力,对认识发展是一种推动力。意志对认识的进行也是一种重要的推动力量。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第二,诱导作用。好奇心和兴趣,会使人产生种种想象和幻想,而想象和幻想是科学创造的宝贵品质。第三,激发作用。在情感、意志等的激发下会导致直觉和灵感,而直觉和灵感这种非逻辑力量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心理品质,可以弥补逻辑思维的不足,激发人的创造力。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与那种抽象的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考点11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1) 认识的发展过程表现为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2)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第一,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第二,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因素的制约。人们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认识,往往都需要经过实验、认识、再实验、再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理论。

  (3)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对于事物发展过程的推移来说,人类的认识是永无止境、无限发展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这种认识的无限发展过程,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考点12 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 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决定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就是说,主观认识和客观实践的符合,是在一定具体条件下的符合,是在实践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符合。

  (2) 人们的主观认识超越于或落后于客观实践的发展阶段,都离开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是“左”的或右的错误的认识论根源。

  考点13 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1) 实践和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只有创新,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理论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而变化,实现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 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理论创新是人们的思想观念及思维方式的创造性发展;实践创新是人们的实践活动成果及活动方式的创造性发展。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这是我们的治党治国之道,也是我们每个人的成功之道。

  (3)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的哲学基础;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创造性运用。群众是实践的主体,也是认识的主体。认识从实践中来,主要是从群众的实践中来;认识到实践中去,也主要是到群众的实践中去。

  三、 真理与价值

  考点14 真理及其客观性

  (1)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 客观性是真理的本质属性。真理的客观性有两层含义:第一,真理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真理中包含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真理的客观性并不是说真理本身是客观事物,也不是说它没有主观形式,而是说它反映的内容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检验标准是客观的,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3) 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就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主义。一切唯心主义都否认真理的客观性,宣扬主观真理论。主观真理论有两种典型表现:一是马赫主义的真理观,它认为真理是“思想形式”,是“社会的组织起来的经验”,凡是多数人承认的就是真理;二是实用主义的真理观,它强调“有用即真理”,把真理的有用性与真理本身等同起来。

  考点15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1) 真理是发展的,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这是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

  (2) 真理的绝对性或绝对真理有三层含义:第一,就真理的客观性而言,任何真理都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都包含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第二,就人类认识的本性来说,人们完全可以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每个真理的获得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第三,从真理的发展来说,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3) 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这也有三层含义:第一,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认识有待于扩展;第二,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认识有待于深化;第三,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认识有待于发展。

  (4)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任何真理都是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统一。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绝对真理,是永远不能被推翻的;就其是对客观事物的近似正确认识而言,它是相对真理,是要不断发展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相互联结、相互包含。一方面,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真理寓于相对真理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另一方面,绝对之中有相对,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的总和构成绝对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又辩证转化。任何真理性的认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就是这样的不断地由相对到绝对发展和转化的过程。

  (5) 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割裂了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前者片面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认为人们可以一下子穷尽绝对真理,把已有的理论看成永恒不变的教条。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教条主义和思想僵化。后者片面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把真理看成是主观随意的东西。在实际生活中表现为怀疑主义和诡辩论。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是两个极端,但又“两极相通”,在一定条件下,绝对主义会滑向相对主义。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有人曾认为马列主义是完美无缺的最终真理,然而,一旦发现某些理论也并非尽善尽美,于是就认为没有什么可信赖的理论了。他们把教条主义的破产看成是马列主义的危机,可见,相对主义往往是机会主义者背叛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根源。

  (6) 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也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以科学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对马克思主义既坚持、又发展,把两者统一起来,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考点16 真理的具体性

  (1)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2) 真理的具体性,从内容上讲,真理是运动发展着的事物的多方面规定的综合,是多样性的统一;从形式上讲,真理是由一系列的概念、原理所构成的理论体系。真理的具体性突出地表现在真理的有条件性。即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着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3) 真理的具体性还表现在真理与谬误的关系上。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

  考点17 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

  (1)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①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既不能在纯粹主观范围内去寻找,也不能在纯粹客观范围内去解决,而只能是把主、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主观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

  ②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它不仅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只有实践才能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对照,从而判明主观与客观是否一致。所以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2)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是一场新的思想解放运动,对于冲破“两个凡是”的束缚,拨乱反正,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①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第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第二,凡经实践证明的认识是真理,具有不可推翻的性质;第三,实践能检验一切认识,即使当前的实践还不能加以判定,最终也会被以后的实践作出裁决。

  ②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第一,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第二,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三,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③坚持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既可防止唯心主义的随意性,又可避免形而上学的绝对化。

  考点18 价值及其客观性和主体性

  (1) 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这就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价值的问题。

  (2) 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主体需要被客体满足的效用关系。价值由两方面构成:一是主体的某种需要和利益;二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价值是在两者的关系中生成的。因此,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3) 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第一,价值必须以客观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为现实基础;第二,人的需要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4) 价值的主体性表现在:第一,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第二,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不同,带有个性特征;第三,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关系。

  考点19 价值评价及其尺度

  (1) 实践一方面要尊重客观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要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改造,创造和实现价值。这就要对客体可能的价值、实践改造的意义等进行科学评价。

  (2) 价值评价是主体在对客体属性、本质和规律认识的基础上,把自身需要的内在尺度运用于客体,对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

  (3) 科学的、合理的价值评价,必须符合两个基本要求:一是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二是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人类的根本利益是确定主体实际需要的最高尺度,也是价值评价的最高尺度。

  考点20 价值选择及其实现

  (1) 人的价值选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然而,人们的价值选择又不是主观任意的,它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主要包括功利、情感、道德、审美等主观因素和社会历史条件等客观因素,所以人的价值选择既是多样的,又是统一的。

  在一个特定社会,人们的价值选择必然是在众多的价值取向中保持一种主流的价值导向,以引领价值选择的正确进行。

  (2) 价值是在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生成的,是作为过程而存在的,它要通过价值实践才得以完成。价值实现(由潜在价值变为现实价值)的过程,实质上是从价值观的确立到价值实践完成的过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是实现价值的首要前提,为实现特定的价值目标而进行的价值实践则是实现价值的惟一途径。

  考点21 真理和价值的关系

  (1)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2)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对立的:第一,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第二,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的目的性;第三,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说明了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的矛盾性。

  (3) 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又是统一的。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一般说来,这种调节总是要使价值服从真理,使需要服从可能,使暂时服从长远,使局部服从全局。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4) 在实践基础上实现真理与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社会进步的内在条件,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原则,充分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坚持客观真理和捍卫人民利益的统一,尊重历史规律和人类解放的统一上;也充分体现在社会主义一要发展生产力、二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原则上。

  考点22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

  认识论与思想路线是一致的,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思想路线是实际工作中的认识论,是认识论在实践中的体现、运用和发展。

  考点23 党的思想路线及其意义

  (1) 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它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2) 历史经验证明,思想路线是否正确,关系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成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新确立和发展了党的思想路线,不仅为确定和发展党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也为开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奠定了思想方法。

  (3)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第一,必须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学风,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第二,必须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要求进行创新,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第三,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四、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

  考点24 思维方法的本质及其在认识中的作用

  (1)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主体化了的客观规律和关系,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 思维方法对思维操作的有序进行起着规范作用,具有对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和解释的功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3) 辩证思维是立足于客观事物的辩证本性而展开的思维,它以概念、判断、推理、假说和理论等思维形式的矛盾运动,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和人类实践的内在本质。辩证思维方法的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思维中的体现和运用。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理论思维的必要条件(工具)。

  考点25 辩证思维的基本方法: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1) 归纳与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的方法。演绎是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的方法。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的关系。

  归纳和演绎是辩证统一的:归纳和演绎是两种方向相反的思维方法;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从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在实际思维中,归纳和演绎都不能单独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相互推移、交替使用。

  (2) 分析与综合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事物本质的方法;综合是在思维中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整体的方法。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

  分析和综合是辩证统一的: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完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的具体运用。

  (3)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在理性中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具体有理性具体(思维具体)和感性具体之分,理性具体不同于感性具体。理性具体是在感性具体的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的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是对事物外在现象的把握。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从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理性具体的过程。由抽象上升到具体,是完成和深化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不是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4)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过程,同客观事物及其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要统一。这里的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或规律。这里的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事物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

  逻辑和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但不是简单的再现历史,而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统一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考点26辩证思维方法与科学方法、思想方法

  (1) 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思维方法的方法论前提:第一,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广泛渗透、作用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之中;第二,辩证思维方法是实现知识由经验形态向理论形态转化的必要工具,也是沟通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桥梁;第三,辩证思维方法为科学创新提供理论支撑和精神动力。

  (2) 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论证、丰富和充实了辩证思维方法的基本思想:第一,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及其成果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方法,从各个方面充实了辩证思维的世界图景;第二,现代科学思维以其特有的方式证实和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思维的观点,并促使辩证思维方法具体化、精确化。

  (3) 哲学方法与思想方法、工作方法也有密切联系。把哲学观点运用到思考和工作中,就转化为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哲学方法的具体化,并使哲学方法得到切实有效的运用。唯物论观点是实事求是思想方法的基础,矛盾观点是“两分法”的根源,群众史观是群众路线方法的根据等。

【推荐】09考研时政复习:2007年11月时事政治资料

    2009考研时政复习:2007年12月时事政治资料

    2009考研时政复习:2008年1-10月时事政治资料

文章搜索
任汝芬老师
在线名师:任汝芬老师
   著名政治教育专家;研究生、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人事人才培...[详细]
考研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