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动态 > 正文

中考"放水"后遗症 大学体测成难迈高门槛

来源:新华网 2013-12-8 18:08:48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中考体育测试老师放水很严重”,由于何珊的腰腹力量很差,在中考“1分钟仰卧起坐”项目中,她“一个都起不来”。但在最后的成绩单上,何珊的仰卧起坐分数却是满分。

  “才7分”,提起去年的体测成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2012级学生连小盟显得有些无奈,中学体育考试次次轻松过关的他,断言自己“今年体测也过不了”。

  李先鸿是连小盟的室友,在足球场和篮球场上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1000米跑,他用时3分30秒,离满分成绩只差3秒。可即便如此,他也只拿到75分。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说明》的要求,在校大学生每学年需评定一次体质健康标准成绩。评价指标包括两项必评指标及三项选评指标。各评价指标的得分之和为学生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

  而让不少大学生感到无奈的是,在高中阶段能够轻松取得体育高分的他们,在进入大学校园后,却成了“体测困难户”。

  中学体育考试“放水”留下后遗症

  记者在国内一些高校开展了随机问卷调查。数据显示,260人中,32%的学生最近一次体测成绩为“及格”,42%的学生为“良好”,有7%的学生体测“不及格”。

  而同样的一群大学生,仅有1.5%的受访者在初高中阶段的体育考核中“不及格”,88%的学生能拿到“良好”以上的成绩。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大二学生何珊在今年的体测中,除身高体重和坐位体前屈外,其他各项都处于及格线边缘,而她在初高中阶段的体育成绩均是满分。

  “中考体育测试老师放水很严重”,由于何珊的腰腹力量很差,在中考“1分钟仰卧起坐”项目中,她“一个都起不来”。但在最后的成绩单上,何珊的仰卧起坐分数却是满分。她说,考试时老师“帮了忙”,她每做一次,老师就在身后推她一下,就这样轻松地拿到了满分。

  而像100米和立定跳远这些老师没办法“直接参与”的项目,所有学生都有“无限重考”的机会,直到过关为止。

  为了让学生中考不被体育“拖后腿”,中学体育考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测试身高体重的项目中,体重偏轻的学生“腰里全绑着不同重量的沙袋”,上了测试仪全都变成了“罗锅儿”。身材较低的学生都踮着脚尖,监考老师熟视无睹。更有甚者,考试之前,有的体育老师还会给每个体育有弱项的学生支“作弊”招儿。

  “中学的体育会考,老师都会让我们过。”中学时期,连小盟的体育一直能拿到及格以上的分数,进入大学后,面对体测成绩直接录入计算机系统的“严格版体测”,连小盟的体测成绩再也没好过。

  中国地质大学大二学生李刚(化名)对中学体育考试的印象也是“十分宽松”,他甚至听见考场内考官们在议论“交300元钱就可以免考,满分通过”。

  参与问卷调查的学生在“对体测看法”一题中,近80%认为体测“没有意义”、“太形式化”,并就体测项目的设置、与评优挂钩和分数造假等问题提出了质疑。

  热爱运动也未必能过体测关

  目前,国内部分大学将奖学金评选与体育测试成绩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倒逼”学生重视体育锻炼的作用。但部分大学生对体育测试的科学性也有质疑。

  中国传媒大学的李梦瑶,大一综合成绩在本专业排名前5,有机会竞争“中央三台”的奖学金,却由于体测成绩低于学校要求的参评资格线1分,而失去了申请资格。

  与李梦瑶同校的王磊也有类似经历。大一、大二两个学年,他的综合成绩在全班都名列前茅。可惜的是,他两年的体测成绩都和学校要求的75分奖学金参评标准相差甚远。

  对于自己的体测成绩,李梦瑶深感无奈,却也心服口服,因为她几乎从不锻炼。但王磊不一样,他是学校篮球队和足球队的队员,还经常出现在排球、台球和羽毛球的赛场上,是同学眼中的“运动达人”。不过,由于身材偏胖,在最近一次体测中,他在身高体重、肺活量和握力几个项目的测试中,成绩均不达标,“只能眼睁睁看着许多平时不怎么运动的学生过关了”。

  “体测考查的项目很多,最恼人的是由于项目之间的关联性,会导致一系列不合格,不是说会打球、爱运动就能通过。”想到自己每年都被体重拖后腿,王磊叹了口气。

  跟王磊一样受体重困扰的学生有很多,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生普李瑊瑊一直喜欢运动。因为打篮球受了伤,她连续两次“躲”过了体测。这位“运动健将”一边庆幸自己躲过了体测,一边也依然担忧自己超标的体重,害怕下一次体测会直接导致自己在很多项目上不及格。

  饱受肥胖困扰的普李瑊瑊希望取消体测,“像我这样,即使热爱运动,可有些体测项目就是过不了,有什么办法?”

  懒惰和没时间成为缺乏运动主因

  “你平时运动吗?”“我在‘瓦罗兰大陆(注:一款时兴的网络游戏中的地名)’运动”,上海海洋大学的赵靖提到自己唯一的“运动”时哈哈大笑,他甚至不知道自己体测分数是多少。

  闲暇时间,赵靖和他的室友都玩《英雄联盟》,在游戏里他们冲锋陷阵,无所不能,个个都是八块腹肌的勇士,但是现实生活里,他已经很久没有运动了。

  中山大学大二学生张子阳进入大学后,连续两次体测都是“险过”60分及格线,这还归功于他的优势项目“身高体重”和“全班满分”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

  作为学生会学术部的副部长,张子阳难有闲下来的时候,开学迎新还因劳累过度患上了“荨麻疹”。他同时参加了3个社团,常因社团工作忙而凌晨3点才睡觉。锻炼身体的计划自然只能停留在他的脑海里。

  问卷调查数据显示,近52%的学生每周锻炼时间不足两个半小时,且仅有5%的学生能坚持平均每天锻炼1小时。

  在“学生们平时不进行身体锻炼的原因”中,“懒惰”和“时间安排不合理”分别占到45.77%和41.54%。

  体育锻炼仅靠应试维持远不够

  当被问及体测是否重要时,也有一部分受访学生认为“很重要”,但理由却是体测成绩与评奖评优、升学毕业挂钩。

  来自浙江的中国传媒大学学生何律衡,其初中到高中的升学考试均包含体育考试,且标准严格。为了保证升学率,学校每天组织两次锻炼,监督学生针对弱项进行强化训练。在高强度的突击后,她的中考体育获得了满分。

  然而,进入高中以后,体育成绩和高考无关,学生们也变得无所谓起来,上体育课时,“大家都是用散步乘凉打发时间”。

  对于何律衡来说,高中是一个体育锻炼的“空当期”。几年懒散下来,她的生活中完全没有体育锻炼的概念。大学入学后,她参加了两次体测,都只能勉强及格。仅800米跑一项,她就跑得比初中时慢了近1分钟。

  “我比3年前胖了近40斤”,长期缺乏锻炼的何律衡体重暴增,现在爬三层楼梯就气喘吁吁。前几天她刚刚参加了大学里的第三次体测,她预感自己这次的成绩“比前两次还要低”。

  面对体测成绩与奖学金挂钩的政策,综合成绩全班第三的何律衡也想提高自己的体测成绩,但这个多年疏于锻炼,体重大增的大三女生已经“绝望”了,“我觉得自己永远也过不了”。

  近年来,各省市都逐步将体育考核列入了中考考查项目。2008年,贵州省贵阳市将体育成绩计入中考总分,在满分50分的考试中包含了过程管理评价和身体素质、身体机能和运动技能3项目标效果测试。

  有了“中考”这个强有力的后盾,初中阶段的体育教育似乎“颇受重视”。

  “初三的学生除每周3次体育课外,每天还安排了45分钟的课外活动。”贵阳市第三中学体育组张老师说,“每天保证1小时体育锻炼很有必要。”在他看来,目前体育的重要性还是体现在中考升学率上,“我们的学生在中考体育中平均成绩能高出全市成绩近2分。”

  张老师说,学生进入高中后,由于学业压力增大,很多学校会让学生轻松拿到体育“合格证”,这几年的放松,自然很难让学生保持锻炼的习惯,大学体育测试成绩差也就不意外了。

  中国传媒大学要求体测成绩与学位证书和评奖评优联系起来。但遗憾的是,每年都有学生因4年平均体测成绩不达标而不能毕业,由于体测成绩不能评奖评优的学生更是数不数胜。

  面对学生逐年下降的体测成绩,中国传媒大学体育教学部副主任王志刚很是担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学生对体育运动缺乏兴趣”。

  相关链接:

  考试吧策划:2014中考体育政策一览

  各地2014年中考报名时间及报名方式汇总

  2014中考备考资料:2013年时事政治汇总

  考试吧整理:各省市2014年中考时间汇总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zhouxin1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