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会计职称考试 > 复习指导 > 中级财务管理 > 正文

2016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知识点第八章(2)

来源:考试吧 2015-12-28 10:54:5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会计职称万题库
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6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知识点第八章”,更多2016中级会计职称备考资料请微信关注“566会计职称”!

  (三)安全边际分析

  保本点是企业经营成果允许下降的下限,作为经营者,总是希望企业在保本的基础上获取更大的利润。在企业经营活动开始前,根据企业的具体条件,通过分析制订出实现目标利润的销售数量(或销售金额) ,形成安全边际。

  1.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是指企业实际(或预计)销售量与保本销售量之间的差额,或实际(或预计)销售额与保本销售额之间的差额。它表明销售量、销售额下降多少,企业仍不至于亏损。

  安全边际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绝对数,即安全边际量(额);另一种是相对数,即安全边际率。其计算公式为:

  安全边际量 = 实际或预计销售量 -保本点销售量

  安全边际额 = 实际或预计销售额 -保本点销售额

  = 安全边际量 × 单价

  

安全边际

  一般来讲,安全边际体现了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风险程度大小。安全边际或安全边际率越大,反映出该企业经营风险越小;反之则相反。

  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的关系

  保本销售量 + 安全边际量 = 正常销售量

  上述公式两端同时除以正常销售量,便得到:

  保本作业率 + 安全边际率 = 1

  利润=边际贡献-固定成本

  =销售收入× 边际贡献率-保本销售额 × 边际贡献率

  所以:

  利润 = 安全边际额 × 边际贡献率

  若将上式两端同时除以销售收入,便得到:

  销售息税前利润率 = 安全边际率 × 边际贡献率

  从上述关系式可以看出,要提高企业的销售息税前利润率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扩大现有销售水平,提高安全边际率;二是降低变动成本水平,提高边际贡献率。

  多种产品量本利分析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不可能只有一种产品,大多数企业都词时进行着多种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由于各种产品的销售单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不一样,从而造成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或边际贡献率不一致。因此,对多种产品进行保本分析,在遵循单一产品的保本分析的基础上,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具体方法来确定。目前,进行多种产品保本分析的方法包括加权平均法、联合单位法、分算法、顺序法和主要产品法等。

  (一)加权平均法

  加权平均法是指在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权数,确定企业加权平均的综合边际贡献率,进而分析多品种条件下量本利关系的一种方法。

  采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多种产品保本点销售额的关键,是根据各种产品的销售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和销售数量计算出一个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然后根据固定成本总额和加权平均的边际贡献率计算出保本点销售额。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法

  (二)联合单位法

  联合单位法是指在事先确定各种产品间产销实物量比例的基础上,将各种产品产销实物量的最小比例作为一个联合单位,确定每一联合单位的单价、单位变动成本,进行量本利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所谓联合单位,是指固定实物比例构成的一组产品。例如,企业同时生产甲、乙、丙三种产品,且三种产品之间的销量长期保持固定的比例关系,产销量比为 1:2:3。那么,1件甲产品、2件乙产品和3件丙产品就构成一组产品,简称联合单位。该方法将多种产品保本点的计算问题转换为单一产品保本点问题的计算。根据存在稳定比例关系的产销量比,可以计算出每一联合单位的联合单位边际贡献和联合单位变动成本,并以此计算整个企业的联合保本点销售量以及各产品的保本点销售量。

  其计算公式为:

  联合保本量=固定成本总额/(联合单价-联合单位变动成本)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种产品的保本量。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产品保本销售量=联合保本量×一个联合单位中包含的该产品的产销量

  (三)分算法

  分算法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全部固定成本按一定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确定每种产品应补偿的固定成本数额,然后再对每一种产品按单一品种条件下的情况分别进行量本利分析的方法。

  该方法的关键是要合理地进行固定成本的分配。在分配固定成本时,对于专属于某种产品的固定成本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对于应由多种产品共同负担的公共性固定成本,则应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如销售额、边际贡献、工时、产品重量、长度、体枳等)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配。鉴于固定成本需要由边际贡献来补偿,故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比重分配固定成本的方法最为常见。

  由于分算法可以提供各种产品计划与控制所需要的详细资料,故受到基层管理部门的重视与欢迎。但在选择分配固定成本的标准时容易出现问题,尤其在品种较多时较为繁琐。

  (四)顺序法

  顺序法是指按照事先规定的品种顺序,依次用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整个企业的全部固定成本,直至全部由产品的边际贡献补偿完为止,从而完成量本利分析的一种方法。

  该方法通常以事先掌握的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和销售收入计划数为前提,并按照各种产品边际贡献率的髙低来确定各种产品的销售顺序。东奥中级职称编辑“娜写年华”发布。由于人们对风险的态度在确定补偿顺序时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一种是乐观的排列,即按照各种产品的边际贡献率由高到低排列,边际贡献率高的产品先销售、先补偿,边际贡献率低的后销售、后补偿;另一种是悲观的排列,即假定各品种销售顺序与乐观排列相反,此外,产品的顺序也可按照市场实际销路是否顺畅来确定,但这种顺序的确定缺乏统一的标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五)主要产品法

  在企业产品品种较多的情况下,如果存在一种产品是主要产品,它提供的边际贡献占企业边际贡献总额的比重较大,代表了企业产品的主导方向,则可以按该主要品种的有关的资料进行量本利分析,视同于单一品种。确定主要品种应以边际贡献为标志,并只能选择一种主要产品。

  主要产品法的依据是:主要产品必须是企业生产经营的重点,因此固定成本应主要由该产品负担。这样分析的结果往往存在一些误差,但只要在合理的范围内就不会影响决策的正确性。主要产品法计算方法与单一品种的量本利分析相同。

关注566会计职称微信第一时间获取试题、内部资料等信息!

会计职称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会计职称"

初级QQ群 中级QQ群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6中级会计职称《财务管理》章节知识点汇总

  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会计实务》知识点笔记汇总

  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经济法》章节知识点汇总

  2016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预习阶段学习计划表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级会计实务
共计2711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036人在学
经济法
共计221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2623人在学
财务管理
共计287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519人在学
财务报告目标
共计25824课时
讲义已上传
68785人在学
存货的期末计量
共计5987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548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3中级还有
2023中级会计考试时间9月9日-11日
版权声明:如果会计职称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会计职称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会计职称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会计职称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初级报名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级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