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模拟试题 > 中考化学 > 正文

2019中考化学试题专题:防范爆炸的措施

来源:考试吧 2019-4-24 17:13:0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9中考化学试题专题:防范爆炸的措施”,更多2019年中考报名时间、2019中考时间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中考网或微信搜索“zhongkao566”获取。

  二、填空题(共5小题)(除非特别说明,请填准确值)

  19.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      ,否则可能发生      .

  20.加油站、某些仓库等地方按规定要张贴“禁止烟火”的标志,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除氧气外还存在着大量的      ,当遇火或温度达到      时,会发生燃烧甚至爆炸的事故.

  21.实验室试验氢气性质时,某学生用试管收集氢气并检验其纯度,听到尖锐的爆鸣声,如立即用试管再次收集氢气,可能会发生      ,请你帮助他设计合理的操作方法(至少两种),以确保第二次收集氢气的安全.(1)      ;

  22.搞好节能减排,全面完成“十一五”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是岳阳市创建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的工作重点之一.各县、市、区正在进行家用燃气管道工程建设,在天然气输送到千家万户之前,先要在天然气管道中充满氮气,请回答下面问题:

  (1)先充满氮气的作用是      .

  生活中经常使用的燃料有煤、      、天然气,我们常称它们为化石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能源.

  (3)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4)用天然气替代煤等固体燃料的优点有      (答一点即可).

  23.2005年5月19日,河北承德暖儿河煤矿发生瓦斯爆炸,造成多人死亡和下落不明的重大安全事故.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请写出瓦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      ,为了防止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

  三、解答题(共3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

  24.如果发现室内煤气泄漏,你应采取什么措施?

  25.请回答有关问题.

  (1)为什么油库及加油站要严禁烟火?

  据《柳州日报》报道,2009年柳州市进一步减少了二氧化硫的排放,完成了全年控制二氧化硫排放的目标.请你说一说为什么要减排二氧化硫(答出二氧化硫的两点危害即可).

  (3)发生在某高速公路上的一起盐酸罐车泄漏事故,引发了某班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事故现场处理的讨论.甲同学认为盐酸有强腐蚀性,它腐蚀水泥路面,渗入土层酸化土壤,污染周围的农田.他提出用烧碱来中和.乙同学认为不妥,原因是烧碱的碱性太强,在野外无法控制用量,会造成二次污染.经过讨论后,他们选择了下表中的两种物质来处理泄漏的盐酸.请说一说这两种物质用于处理现场时各有什么优点?

  备选物质 CaCO3(粉末) Na2CO3(粉末)

  优 点

  26.请用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为什么油库、面粉厂都要严禁烟火?

  某温度下,华雪同学用纯净的氯化钠固体配制好5%的氯化钠溶液后,用pH计(精确测定溶液pH的仪器)测得该氯化钠溶液的pH=6.5,于是得出氯化钠溶液呈酸性的结论.你认为华雪同学的结论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还需要增加什么对比实验?

  【考点训练】防范爆炸的措施-1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下列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 可燃性气体大量泄漏时,立即接通电源用排气扇排气

  B. 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 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直接涂上浓盐酸

  D. 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浓氢氧化钠溶液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专题: 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 A、根据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能发生爆炸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解答;

  C、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D、浓硫酸溅到手上,要立即用抹布擦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

  解答: 解: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风扇会产生电火花,故A错误;

  B、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与氧气隔绝同时降低温度使其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一下,故B正确;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C错误;

  D、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用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有很强的腐蚀性,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2.了解安全知识,可以更好地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下列做法安全的是(  )

  A. 煤气泄漏,关阀开窗 B. 霉变大米,煮熟食用

  C.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D. 乘坐火车,携带鞭炮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的性质进行解答.

  B、根据霉变大米产生有毒的黄曲霉素这一情况分析判断.

  C、根据防止触电的方法判断.

  D、根据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判断.

  解答: 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所以应先关阀后开窗通风,故A正确;

  B、霉变的大米产生了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有毒,不能食用,故B错误;

  C、为了防止触电,电器着火要先切断电源而不是用水扑灭,故C错误;

  D、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乘坐火车不能携带,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3.下列场所中,宜贴上“严禁烟火”标语的是(  )

  A. 加油站 B. 面粉加工厂 C. 石灰窑 D. 炼铁厂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解答: 解:

  加油站、面粉加工厂周围存在大量的油气和面粉粉尘,极容易发生爆炸,所以宜贴上“严禁烟火”的标语.

  故选A、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爆炸方面的知识,爆炸的条件是:在有限的空间内,可燃物剧烈地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4.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B. 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

  D. 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课本知识同类信息.

  分析: A、根据煤气的性质进行判断;

  B、根据可燃物可燃物燃烧的条件解答;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

  D、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可以灭火.

  解答: 解:A、煤气泄漏时,应关闭阀门,打开窗户,这样可以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故选项正确;

  B、酒精燃烧起火,可立即用湿抹布盖灭,使酒精与空气隔绝并降低了环境温度,故选项正确;

  C、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错误;

  D、油锅起火时,盖上锅盖可以灭火,故选项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安全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理解只要破坏了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5.生活处处有化学,安全时刻记心中.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若发现家用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B. 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C. 用甲醛溶液浸泡海产品,以防其变质

  D. 霉变的大米、花生等不能食用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压轴实验题;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燃放烟花爆竹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甲醛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霉变的大米、花生中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煤气具有可燃性,泄露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若发现家用煤气泄漏,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故选项做法合理.

  B、燃放烟花爆竹易引起燃烧、爆炸事故,造成人员受伤、财产损失,故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选项做法合理.

  C、甲醛有毒,能破坏人体蛋白质的结构,使蛋白质变质,故选项做法不合理.

  D、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黄曲霉毒素,霉变的大米、花生等不能食用,故选项做法合理.

  故选C.

  点评: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生产、生活相关的知识是2015年中考考查的热点之一,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厨房煤气管道漏气,马上打开抽风机

  B. 冬天关闭门窗用煤炉取暖

  C. 实验桌上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

  D. 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浇水灭火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一氧化碳的毒性;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煤气具有可燃性,与空气混合后的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用煤炉取暖,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应通风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常见的灭火措施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煤气与空气混合遇明火等易发生爆炸,关闭阀门、开窗通风,可以稀释燃气、降低温度,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打开抽风机,可能产生静电,故错误.

  B、用煤炉取暖,为防止一氧化碳中毒,应通风,故错误.

  C、打翻燃着的酒精灯,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故正确.

  D、锅里的油着火了,应立即盖上锅盖灭火,这是因为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立即浇水灭火,油会附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故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了根据灭火原理的知识进行解题的能力,要根据具体物质的性质来确定用什么方法进行灭火.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进入煤井作业时可以点火照明

  B. 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C. 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D. 大米给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油脂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煤井中含有可燃性的甲烷气体等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的危害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 解:A、煤井中含有可燃性的甲烷气体等,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进入煤井作业时不能点火照明,故选项说法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利用的是隔绝氧气的灭火原理,故选项说法正确.

  C、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水体的富营养化等,故选项说法错误.

  D、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大米给我们提供的主要营养素为糖类,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防止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使用农药与化肥的危害、各种营养素的食物来源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8.为了防止事故发生,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

  B. 变霉的大米,要煮熟后食用

  C. 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

  D. 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B、根据变霉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煮熟后也不能食用进行解答;

  C、根据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D、根据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进行解答.

  解答: 解:A、煤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厨房煤气泄漏要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故A正确;

  B、变霉的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煮熟后也不能食用,故B错误;

  C、燃放烟花爆竹易发生爆炸,所以燃放烟花爆竹时,要远离人群和可燃物,故C正确;

  D、电器失火后首先要切断电源,否则容易引起更大的损失,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问题无小事,尤其是防火、防爆问题,所以燃烧和爆炸知识就成了化学考查热点,要注意燃烧爆炸的条件和防护措施.

  9.下列措施安全的是(  )

  A. 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

  B. 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

  C. 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

  D. 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分析: A、可燃性气体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B、溶洞里可能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C、沼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D、液化石油气与氧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

  解答: 解:A、进入煤矿的矿井时用火把照明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B、到溶洞里探险时用火把照明,既可以照明,又可以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是否偏高.故选项正确;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进行火把实验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D、用点燃木条的方法检查液化石油气罐是否漏气容易发生安全事故.故选项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安全常识方面的知识,要充分理解爆炸的含义,即在有限的空间里急剧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的气体急剧膨胀,发生爆炸.

  10.为了避免火灾,加油站采取的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

  A. 严禁烟火 B. 禁止使用手机

  C. 架高顶棚加强通风 D. 降低燃料着火点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专题: 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

  分析: 严禁烟火、禁止使用手机、架高顶棚加强通风可以防止火灾的发生;可燃物的着火点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

  解答: 解:A、严禁烟火是防止引爆挥发出来的汽油,从而可以避免火灾.正确;

  B、禁止使用手机是防止引爆挥发出来的汽油,从而可以避免火灾.正确;

  C、架高顶棚加强通风时,汽油或柴油的浓度不容易达到其爆炸极限,从而可以避免火灾.正确;

  D、可燃物的着火点,是物质的属性,一般情况下不能改变.错误.

  故选D

  点评: 解答本题要掌握物质燃烧的条件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1.下列图标中属于消防安全标志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④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

  专题: 公共标志型.

  分析: 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解答: 解: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①表示禁止吸烟;②表示国家节水标志;③表示禁止放易燃物;④表示可回收标志⑤表示禁止烟火;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进行解题的能力.

  12.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然气泄漏,开灯检查泄漏处

  B. 汽油除去油污和洗涤剂除去油污都是乳化过程,与食醋除水垢的原理不同

  C. 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

  D. KNO3和Ca3(PO4)2都是复合肥料,为植物生长提供N、P、K等营养元素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铵态氮肥的检验.

  专题: 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B、根据汽油除去油污是汽油将油污溶解,而不是乳化进行解答;

  C、根据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能反应生成氨气进行解答;

  D、根据Ca3(PO4)2中只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磷元素,属于磷肥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天然气属于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泄漏,不能开灯检查泄漏处,故A错误;

  B、汽油除去油污是汽油将油污溶解,而不是乳化,故B错误;

  C、铵态氮肥与碱性物质能反应生成氨气,使肥效降低,所以铵态氮肥不可与碱性物质混合施用,故C正确;

  D、Ca3(PO4)2中只能为植物生长提供磷元素,属于磷肥,而不是复合肥,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结合生活实际,考查了多个知识点,注重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是一道好题.

  13.下列说法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 家中天燃气泄漏,可开灯检查

  B. 实验室中能用过滤方法将硬水软化

  C. 农业上熟石灰与(NH4)2SO4混合使用,可提高肥效

  D. 生活中用铁锅炒菜可补充铁元素

  考点: 防范爆炸的措施;硬水与软水;铵态氮肥的检验;微量元素、维生素与健康的关系及摄取方法.

  专题: 空气与水;常见的盐 化学肥料;化学与生活.

  分析: A、根据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进行解答;

  B、根据硬水软化的方法进行解答;

  C、根据熟石灰与(NH4)2SO4混合会放出氨气进行解答;

  D、根据铁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元素进行解答.

  解答: 解:A、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家中天燃气泄漏,不可开灯检查,故A错误;

  B、硬水软化的方法是煮沸,而不是过滤,故B错误;

  C、熟石灰与(NH4)2SO4混合会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C错误;

  D、铁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元素,用铁锅炒菜可补充铁元素,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关爱生命,永保健康,是我们永恒不变的目标,与生产生活有关的知识点也就成了化学考查的热点.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中考通关!
获取2019中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中考模拟试题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微信搜索"考试吧初高中" 关注获得中考秘籍

  相关推荐

  各地2019中考报名时间2019中考时间安排关注微信先报名

  2019中考报考指南中考报名方法中考报名条件

  2019中考大纲及解读2019中考政策历年真题及答案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