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2014考研政治冲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来源:考试吧 2013-12-18 9:28:03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考试吧编辑整理“2014考研政治冲刺: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帮助各位研友轻松备考,顺利通关!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因为:

  ①这两对矛盾所涉及的三个方面,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形成了社会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即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②这两对矛盾存在于每个社会形态之中。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

  ③这两对矛盾规定了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社会形态、社会制度的基本性质。

  ④这两对矛盾是其他一切社会矛盾的根源,决定并制约其他社会矛盾的存在和解决。

  ⑤这两对矛盾运动所体现的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即两个“一定要适合”的规律。正是这个基本矛盾的运动,决定着社会性质的变化和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前进方向,它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

  这两对基本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但地位和作用并不相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更为根本的矛盾,它决定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受到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制约,它的解决有赖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矛盾的解决。在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以至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生产方式或经济因素起决定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上层建筑即政治和社会意识因素的巨大的能动作用。

  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社会基本矛盾作为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进而决定其他社会关系的基本面貌,决定世界发展的历史进程。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实现社会发展多重目标的根本条件,是社会发展的集中体现和客观标志,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不断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是我们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保持先进性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是社会发展最终决定力量的原理,我们党提出了“生产力标准”的思想。所谓“生产力标准”,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二、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阶级的产生和本质

  “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又是一个经济范畴。阶级的划分是由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结成的不同关系决定的。

  2.阶级斗争的作用

  阶级斗争是阶级利益根本冲突的对抗阶级之间的对立和斗争。

  阶级斗争是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社会中的直接表现,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对阶级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突出地表现在社会形态的更替中,也表现在同一社会形态的量变过程中。

  3.阶级分析方法

  阶级分析方法要求全面地、动态地分析阶级状况,分析各阶级的经济地位、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准确把握各阶级之间的关系和阶级力量的对比,把握社会运动和社会生活的脉搏。

  三、社会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

  革命是阶级斗争的最高形式,是社会形态的质变。革命的实质是革命阶级推翻反动阶级的统治,用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解放生产力,推动社会发展。

  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国家政权从反动阶级转到革命阶级手里,是实现社会形态变革的首要的基本的标志。

  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生产力的发展和旧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的发展和旧的上层建筑之间出现矛盾冲突,是社会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1)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手段和决定性环节。

  (2)革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3)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以及革命阶级本身。

  (4)革命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因此,马克思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马克思主义重视革命的伟大作用,同时也不否认改良作为革命的一种补充手段、为争取劳动者境况的改善所起的作用。马克思主义不拒绝改良,但反对改良主义。

  四、改革的性质和作用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又一重要动力。改革是在同一社会形态内,通过调整、变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某些部分及环节,实现该社会形态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改革。恩格斯指出:“我认为,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看成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

  五、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的含义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的活动。科学主要分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包括当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与手段。

  科学活动主要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主要是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科学和技术是辩证统一的整体。在今天,科学活动与技术活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日益融为一体。

  2.科学技术革命的作用

  首先,现代科技革命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其一,它使生产力的构成要素发生质的变革。其二,它使人们的劳动形式产生质的提升。其三,它使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调整。

  其次,现代科技革命推动了生活方式的变革。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人们生活方式的四个基本要素,即生活主体、生活资料、生活时间和生活空间,从而引起生活方式发生新的变革。

  最后,现代科技革命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现代科技革命使思维方式具有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创造性等特征,并使认识生活出现数学化、模型化、形式化的趋势。我国制定并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是发挥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大推动力的重要保证。

  3.科学技术社会作用的两重性

  (1)科学技术作用的两重性

  科学技术像一把双刃剑,既能通过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以造福于人类,同时也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消极后果。

  (2)科技发展与“全球问题”

  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全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

  “全球问题”:人口增长过快、粮食短缺、能源和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等。

  “全球问题”产生的原因:“全球问题”的出现深刻地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全球问题”不仅是个自然问题、科学技术问题,而且是一个社会问题,是一个涉及社会制度、社会管理组织以及各种社会认识和实践的复杂问题。解决“全球问题”有赖于多方面的努力和条件。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编辑推荐:

  考试吧1月4日考后首发2014年考研真题及答案解析

  视频:名师团解析2014考研命题趋势及冲刺指导

  2014考研准考证下载打印全攻略

  考试吧策划:2014年考研冲刺备考指导专题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