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模拟试题 > 考研政治模拟试题 > 正文

2011考研政治备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800题(21)

2011考研政治备考练习题及答案解析1800题(21)
第 1 页:练习题
第 2 页:答案与解析

 

  二、选择题Ⅱ

  11.【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唯物史观的人性论。

  【解析】对于人的社会属性的规定,考生应该没有什么疑问,关键是C项:有些考生可能会认为思维是人的天生本能。事实上,思维固然需要天生的人脑做物质前提,但是人的思维的真正产生、发掘,都是在后天的社会中形成的。

  12.【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先验论人性观点的辨别。

  【解析】先验论,顾名思义,就是认为人性是先天存在、与生俱来的,与后天实践无关。A项:人是天生就自由的,B、C两项:人性的善恶是先天的,以及D项都是先天、天赋的意思。

  13.【答案】ABCD

  【考点】本题考查对社会发展与以人为本的理解。

  【解析】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的发展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认得发展才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和本质,才是社会发展的灵魂。

  【拓展】社会发展以人为终极目的和本质,深刻理解这一点就可以了。

  14.【答案】CD

  【考点】本题考查对人的自我价值实现的理解。

  【解析】A项:人应将自己当作目的和手段的统一;B项:明显不是辩证的观点,自由是必然的实现。

  三、分析题

  15【答案要点】

  (1)这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资产阶段的人生价值观。〔2分〕唯物史观认为,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成员都是目的又是手段,彼此之间都是互相服务的,始终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2分〕

  (2)马克思提出,每个人只有作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每个人只有作为自我目的才能成为另一个人的手段,每个人是手段同时又是目的,而且只有成为手段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3分〕

  (3)如果片面谈论人是目的,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成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人生价值观。〔2分〕

  16【答案要点】

  (1)危难之中见精神,从认识论上讲,就是不断认识真理、在改造世界中掌握客观规律。〔1分〕客观世界在矛盾中存在和发展,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也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不断并进。〔1分〕矛盾就包含着困难险阻。〔1分〕无论革命战争的规律,还是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规律,都是经受危难的严峻考验,在艰辛探索中逐渐掌握的。

  (2)危难之中见精神,从价值观上讲,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1分〕我们党的一切奋斗,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1分〕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我们总是为着解决各种困难去工作、去斗争,并在团结、依靠群众克服各种困难中造福于人民的。〔1分〕

  (3)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必将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物质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具有决定作用,精神活动在人们改造客观世界中具有能动作用。〔1分〕在一定条件下精神可以变物质,精神的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的力量。强大的精神力量不仅可以促进物质技术力量的发展,而且可以使一定的物质技术力量发挥出更大更好的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一条基本原理。〔1分〕把抗击非典的伟大精神转化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现代化的强大物质力量,最重要、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坚决响应党中央的号召,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决策,全面落实党中央的部署。〔1分〕

  17【答案要点】

  (1)第一,人的社会性是指人是社会动物,任何个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存在。人具有自然属性,它是人存在的基础,但从根本上讲,人之所以是人,在于他的社会性。〔1分〕这是因为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即具有什么样的本质,不取决于他的生理机体的特性,而是取决于他的社会关系,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特定的本质。〔1分〕

  第二,人的社会性还表明:我们所讲的人不是想像中的抽象的人,而是生活于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1分〕离开了人的社会性,脱离人的社会联系,就没有真正人的存在,就没有现实的、具体的人。

  第三,人的社会性在阶级社会中突出地表现为人的阶级性。〔1分〕首先,在阶级社会中,个人总是隶属于一定的阶级,总是一定经济关系和一定物质利益的承担者,个人不能脱离阶级而存在。其次,阶级关系不仅影响个人的其他社会关系,而且对个人思想和观点具有直接的决定性的意义。再次,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人的阶级性,但并不否认人有个性。而是说,每个人的个性必然受到非常具体的阶级关系的制约和决定。〔1分〕

  (2)"趋利避害"观点认为,趋向对自身有利、避开对自身有害的东西,是一切人共有的特性,也就是人的本性,并从这种本性出发,把人归结为"自私的动物",进而得出自私是人的本性。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1分〕

  第一,"趋利避害"不仅是人的特性,而且是一切生命物质的特性,是生命物质的本能。〔1分〕人是生命物质存在的最高形态,把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的"趋利避害"的本能说成是人的共同本性,就是把人降低到一般生物或动物的水平。〔1分〕

  第二,把"自私"说成是人的不变的本性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唯物史观认为,自私这种观念就全人类来说,并非从来就有的,就个人来说,也不是与生俱来的。"私有"观念是私有制的产物;初生的婴儿,虽具有趋利避害的本能,但并无自私的观念。如果他后来变得自私了,是受私有制社会中的私有观念影响的结果。随着社会的发展,私有制最终要在历史上消失,由它所决定的私有观念也将消失。〔1分〕

上一页  1 2 3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wb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