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语文 > 2021中考语文作文 > 福建 > 正文

2010年福建龙岩中考作文标杆卷(一)

来源:新浪教育 2010-10-12 19:35:2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考试吧编辑推荐“2010年福建龙岩中考作文标杆卷”为您解析高分作文!

  【真题展示】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作。不少于65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不得抄袭。(70分)

  (1)请以“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来源:Zxxk.Com]

  (2)生活中我们要面对很多考验,有失败,有诱惑,有掌声……请以“考验”为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真题特点】

  2010年龙岩市中考作文题仍然采用过去几年来二选一的选题作文模式,但没有延续过去 “文体不限”特点,而是明确地强调了文体。两道命题式作文:第一道《记忆深处》要求写成记叙文,第二道《考验》要求写成议论文。这种变化虽使许多一线语文教师始料不及,却有助于强化初中学生的文体意识。

  写好这两道选题作文,主要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题时,《记忆深处》先要理解“记忆”和“深处”这两个词的内涵。既然是“记忆”,就要求所写的人、事、物、景等材料必须是自己过去的亲身经历、自我见闻,既然是“深处”,说明它们在内心留下的印象很深刻。然后要注意“记忆”和“深处”这两个词语是有关联的,文章要在记叙描写过去的亲身经历、自我见闻的基础上,抒发、强调自己在经历或见闻中的新鲜体验、深深触动、真实感悟、思想转变等情感。《考验》这道题,要搞清楚“考验”就是考查、验证的意思,换句话说:就是通过具体行为来检验态度是否忠诚,通过具体事件来检验立场是否坚定,或者通过困难环境来检验想法是否正确。

  二、构思时,《记忆深处》可以从社会生活、校园生活、家庭生活、情感状态等方面去选材。构思文章时,可以在“记忆深处”的前后采用添加因素的方法,使写作内容具体化。如:“那一瞬,留在了记忆深处”、“记忆深处的那个背影”等。《考验》要求写成议论文,一般来说,从考验是什么,为什么要经受考验,怎么样经受考验的角度来构思。此外,“考验”只是一个论题,在写作时要考虑确定好论点,确定论点时要考虑到自己掌握的论据材料。

  三、立意上。《记忆深处》可以人、事、物、景,通过一人一事、片段连缀、镜头剪接、日记组合等形式,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真情地表现自己的体验、触动、感想、感悟。《考验》要把抽象的“考验”转化成许多具体可感的形象或事物或事例,例如:苏武牧羊是考验;司马迁受宫刑是考验;邓小平三起三落是考验等。从具体形象的事例中,得出中心论点。

  【标杆范文】

  考验

  龙岩一考生

  【主题词:考验、承受、成长、领悟】

  我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叫凯特的中年男子,在年轻时失去了双腿,但他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而是接受了重重的考验,广泛阅读,勤于写作,最终成为了一名知名作家。

  这个故事令我们深思,他的坚强令我们感叹。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命需要承受,而承受正是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考验。

  《紫罗兰瀑布》中有这样一段话:“花和人都会遭受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是的,蜘蛛费尽了心思和心力才结成的网,却因为一场暴风雨而摧毁。它没有放弃,它一遍又一遍地重新织网,这是蜘蛛的承受,它经受住了暴风雨的考验;保尔.柯察金身陷残疾,却没有因此而意志消沉,而是承受着痛苦,努力工作,在艰苦的考验下创作出了伟大的《暴风雨中所诞生的》;贝多芬双目失明,两耳失聪,却刚毅地坚持自己的音乐梦想,在病魔的折腾下完成了一部又一部的交响曲。

  太多的故事,太多的不幸,太多的考验。如果我们在这些面前意志不坚,是没有勇气来承受这么多的打击的。美国教育家华盛顿说:“在生活中,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人能将我们打败。”美国女孩杰西卡就是这样一个敢于承受考验的人:她出生时就没有双臂,但她学会了承受苦难,经历了人生中的诸多考验后,学会了游泳、写字、敲打电脑,还学会了驾驶轻型飞机,成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能用双腿驾驶飞机的合格飞行员。

  罗曼.罗兰说:“人生这把梨,一方面割破你的心,一方面掘出了新的源泉。”在生活中,我们得学会承受,学会在挫折中成长,不能因一些小小的挫折放弃坚持,放弃梦想,如果那样,最终将悔恨终身。

  因此,我要说:学会承受就是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考验。

  标卷解析

  1.立足成长,真切可感。在改卷老师对诸多考生文体不分之情形一片斥责声时,本文的出现令老师们眼前一亮。小作者规避了那种“大众潮流”的构思俗套,从青年人要学会经受考验的角度,诠释了考验的重要意义。使文章论证起来贴近学生,真实有力。

  2.论证严密,过程清晰。文章运用“点、议、联、结”的方式,层层拓展,环环相扣。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和名人名言,对“承受正是对我们青年人成长的考验。”这一中心论点进行了深入的论证,论证过程清晰、流畅,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不足之处:如果要说这篇议论文还有不够之处的话,主要在于:开篇时的论据与论点的粘连还可以继续加强些,“联”(联系实际)这一点的厚度还不够扎实。

  相关推荐:备战2011中考作文系列:诉说真情 突出实感
       名师总结:中考作文得满分的33 大技巧
       备战2011中考作文系列:展开想象 拓宽思路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uobaoz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