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自学考试 > 复习指导 > 经济类 > 正文

2013年自考“经济思想史”笔记串讲第二十三章

  三、杰文斯的最后效用程度价值论

  最后效用程度=△U/△X之间的比值是相对的量。

  U/X是绝对的量。

  如,面包所带来的效用,第一个面包带来的效用是二;第二个面包带来的总效用是三;第三个面包带来的总效用是五;第四个面包带来的总效用是八;第五个面包带来的总效用是十。

  比如在吃到第五个面包时,满足程度,效用增加量是2.这个2就是最后效用程度。

  1.杰文斯的消费者均衡条件

  杰文斯是以“最后效用程度”作为主观价值的衡量标准的。他认为,随着物品量的增加,人的感觉,从而产品的效用就会递减,这就产生了总效用和效用程度的区别。总效用是全部现有产品各单位实际效用的总和;效用程度是在产品供给的某一点上所表现的需求程度和欲望的满足程度。“最后效用程度”即边际效用,它表示现有商品量中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的效用程度。

  假设△X→0时,取极限,这个就是边际效用的概念。

  2.交换方程式

  设X为某人拥有的商品量,U为X量商品所提供的效用,则U=f(x)

  设:△X为X的一个增量,△U为该增量的效用,则:总效用=U+△U

  效用程度=△U/△X

  如:d为该商品中极小的或无限小的最后增量,则

  即该商品的最后效用程度。它决定价值的大小。

  杰文斯得出结论:“两个商品的交换比例,是交换后各个商品量的最后效用程度的比率的倒数。”

  设a 是甲原有谷物量,b 为乙原有的牛肉量。

  以x量谷物与y量牛肉交换后

  甲的谷物量为 a-x 甲的牛肉量为y

  乙的谷物量为 x 乙的牛肉量为b-y

  令为谷物对甲的最后效用程度,为谷物对乙的最后效用程度,又为牛肉对甲的最后效用程度,为牛肉对乙的最后效用程度,则甲满足的条件为:手中谷物与牛肉的最后效用程度相等。即:

  此为杰文斯交换方程式。它说明两个商品的交换率是交换后各个商品数量最后效用程度的比率的倒数。

  杰文斯以交换为理论核心,把一切经济现象和关系都归结为交换,最后总能达到均衡。均衡点上,双方都能得到最大的效用,全社会也借助交换,将产品的分配达到最大利益。于是,一切都和谐了。

  杰文斯对后来边际效用学派的发展产生过明显影响的其他观点还有:①把劳动解释为带来痛苦的“反效用”,并以人在劳动中所感受的苦乐感的均衡点来说明劳动日的最佳长度;②把资本的功能归结为只与时间因素有关:“资本的唯一的最重要的功能是使劳动者能够等候长久工作的结果——使企业从开始到完结可以距离一段时间。”他还倾向于把资本利息归结为时间本身的产物并同边际原理相联系。

  四、瓦尔拉斯的经济学说

  瓦尔拉斯是边际效用论的三个创始人之一,洛桑学派的奠基者,他最主要的理论贡献就是做出了一般均衡分析,提出了边际效用论。他的一般均衡理论是要阐明在完全自由竞争条件下,经济关系达到均衡时的价值(价格)决定。

  1.瓦尔拉斯经济学体系概况:从社会财富的性质引申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认为:社会财富是一切有用而数量有限的东西,社会财富的有限性和稀缺性会带来三个后果:它可以被占有;有交换价值,可以交换;可由产业加以生产。

  2.瓦尔拉斯经济学体系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一是纯粹经济学;

  二是产业与实用经济学;

  三是财产与社会经济学。

  他认为,这三部分都是研究物品“稀少性”引起的三种不同后果。纯粹经济学研究在完全自由竞争机制下的价值、价格和交换;实用经济学研究财富的生产和再生产的方法和条件;社会经济学研究财产的占有和分配。他认为,纯粹经济学是实用经济学和社会经济学的基础,因为纯粹经济学研究的交换是一种普遍、自然的现象,而财富的生产、占有和分配是人类制度的范畴。瓦尔拉斯重点研究纯粹经济学。

  他认为,“纯粹经济学本质上是在假定的绝对竞争制度下价格规定的理论。……它也是社会财富的理论。”在方法论上,他认为,整个纯粹经济学的理论都是数学的。其数学论证过程绝不是一般语言论述所能替代的。他认为,只有数学方程式才能表示交换理论中构成市场均衡的两个条件:即(1)交换双方获取最大限度的效用;(2)总需求等于总供给。由于他把纯粹经济学看作是一门如同力学和水力学一样的物理一数学的科学。因而,他在其代表作中充分使用了代数公式和几何图形来说明其理论。

  3.瓦尔拉斯的主要经济理论:主要经济理论表现为边际效用分析和一般均衡分析。

  4.边际效用分析:稀少性价值论-边际效用分析

  他说“我把被满足的最后欲望强度叫做稀少性,英国人叫做最后效用程度,德国人叫边际效用。”他认为:商品满足欲望的强度是商品供给量的函数,它随供给商品量的增加而递减,最后一单位商品量满足欲望的强度就是“稀少性”。

  他认为,需求曲线的下降是由效用曲线的特点决定的。随着物品数量减少,欲望满足强度增加,从而使效用量增加,需求量也随之增加,总效用表示一定商品消费所满足的欲望总额,边际效用则被消费的一定量商品所满足的最后欲望强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大学语文
共计46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8020人在学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7218人在学
政治经济学(财经类)
共计738课时
讲义已上传
87485人在学
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共计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989人在学
毛概
共计269课时
讲义已上传
1649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自学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自学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自考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自考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ongzex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