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试 > 复试指南 > 复试指导 > 正文

2018考研复试的基本流程及考察内容

来源:考试吧 2018-1-30 10:08:16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8考研复试的基本流程及考察内容,更多2018、2019考研信息,请关注考试吧考研网或搜索公众微信号“万题库考研”!

  一、基本流程:

  1、分数、分数线

  内容:各院校公布初试成绩——研究生院发布分数复查通知——研究生院发布复试分数线

  时间:2月中旬,关注各院校往年时间安排及各省市出分通知,一般34所自主划线3月上旬发,国家线3月下旬发。

  2、34所院校复试

  内容:研究生院划基本线——各院系划院专业线——各院系确定复试名单及调剂需求——进入复试的考生参加复试、体检——各院系进行统分、确定计划录取名单(部分院系通知调剂或落榜)——研究生院审核、确定并发布最终录取名单

  时间:3月上中旬——4月上旬,各院校结束时间有早有晚,北大等院校稍早。

  3、调剂

  内容:国家线公布前,前述未过34所线者选择调剂,提前进行调剂物色;国家线公布后,前述落榜者和未过国家线者选择调剂,进行调剂物色。

  时间:3月底——4月初。3月底、4月初调剂系统打开,在调剂系统选择调剂。考生可提前联系意向院校,关注意向院校发布的调剂需求通知。

  4、国家线院校复试

  内容:各院系确定复试线、复试名单、发布调剂需求——进入复试的考生参加复试、体检——各院系进行统分、确定计划录取名单(部分院系通知落榜)——研究生院审核、确定并发布最终录取名单

  时间:4月。各院校根据安排陆续进行。

  以上34所院校,指具有在研究生招生中具有自主划线权限的34所高等院校;国家线院校指除34所外,依照国家线为参考进行划线、组织复试的院校。前者竞争力度和专业实力相对高于后者,在复试录取工作时间上的错位实际上是给予前者进行二次选择的机会。其中,前者一般除少部分会选择调剂外,一部分放弃,一部分选择再战,后者落榜则放弃或再战。

  二、复试内容

  1、专业科目

  各招生院校有的指定参考数目,有的不指定参考书目。指定参考书目的以参考书目为基础进行复试准备,但不要局限于指定书目内容。不指定参考书目的根据公布的年度硕士招生专业目录对于复试科目内容的说明,结合本学科、本专业教育教学内容选择一般和常用教材,同时也要考虑自己所报考的院校专业和将来想要研究的方向。在初试中考察过基本专业知识的,复试内容同样是初试用过的基本书目,但是会更深入和具体,同时也会适当进行扩展;初试内容没有涉及过专业知识的,那么复试内容将会侧重报考专业的基本教材,了解考生基本素质,同时进行深入考察。

  ①复试基本内容为专业基本教材+专业期刊杂志论文。初试教材你不一定都掌握了,专业书目要继续学习。

  前者是基本知识结构的考察,后者是对本学科前沿研究认识的考察。经过大学几年的学习,考生整体认知会有一个提升,对于所报考的专业基本理论及相关应用、基本常识及理解等都需牢固掌握。牢记“研究生”这三个字所赋予你将来的平台,相关专业性的期刊杂志论文是必备的知识扩展储备,对相关研究动态要有严谨的常态认知。当然也不要把这个深度和难度想的太过,因为初试的时候大多数专业考试内容对于学科知识渗透的较为广泛,而对具体知识点则不会进行死板的考察,复试就是为了对初试进行补充,在个案上下功夫。

  ②笔试主要题型为名词解释,分析题,问答题,论述题,计算题等题型,每种题型的分值在10到50分,但不是所有题型都会考,一般选取1-3种进行考查,各院系根据各专业特点进行考查。总体题量不会太大,但要写的会比较多。这些基本上与初试差不多,但对综合能力的要求很强。

  复试不要指望有参考书目或范围,那样只会让考生都像是一个模子出来的。导师们对此也会很反感,他们更希望看到有特点、特长、特色的。出彩之处总是会受到关注的,规规矩矩反而显得平庸。复试目的集中到一点,就是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培养前景。结合自己的学习、阅读经验和体会以及兴趣来着手复试。

  因此,不要满足于最低限度的要求,一定的专业扩展阅读是增加知识储备、锻炼分析能力、给自己添砖加瓦的好方式。这样的过程也是自己逐渐对该学科加深认识的过程,对于将来的学习、研究都具有铺垫作用。

  2、外语科目

  ①外语笔试:主要题型有单选、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句子排序、句子翻译、大作文等。其中句子翻译有中译英,英译中两种。当然不是所有题型都会考,一般会选取其中的两到三种进行考查,主要是阅读理解、翻译和作文这三种题型。

  ②外语听力:给定听力材料进行复述、与面试官进行对话听懂提问(与口语结合)、在笔试中进行等三种主要形式,后两者为常见方式。(其实第一种形式在早期研究生考试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外语相关专业的复试,因为这种方式难度较大,而且能够体现水平,将听力和口语一起考查。研究生扩招后,进行了简化。)

  ③外语口语:与面试官进行对话,阅读给定材料进行解释等两种主要形式。对话包括自我介绍以及问答环节,有的省略自我介绍。不管如何,各种环节都需要准备。

  所有形式各院系各专业均会有差异,外语考查形式主要就是以上这些。大部分院系习惯将听力和口语一起考查,少数仍旧在笔试中考查听力。

  三、复习准备

  复试,不要过于指望任何人给你划定范围,而是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积极开拓视野,如果限定自己的眼界,复试时会有点棘手。基础的内容需要掌握,至于扩展的内容因人而异,顺着自己的兴趣和思路来。要注意的是,从复试名单公布到复试一般时间都很短暂,因此请提早做准备。

  最坏的准备就是最好的应对。

  1、专业课笔试与综合面试:

  ①沉着冷静,自信灵活。服装得体,不需正式,忌太休闲。

  ②扩展积累,加深理解。不依书本,或有超纲,唯赖识广。

  ③注意细节,宏微结合。积极诚实,及时反馈,坦率应对。

  ④书本+论文+时事。以书本中的原理、知识为基础,以最近的论文和时事为扩展。

  ⑤个体展示。具有基本礼仪、社会常识和求学心态的个体。

  几点建议:

  ①复试没有重点非重点,整个学科专业知识都会是考察内容。既会有老套的题,也会有结合时事的题。多关注与专业相关的时事动态,这是重点。

  ②出分后到复试前的这段时间可以去图书馆看看最近的专业期刊杂志论文,多看看前人是怎么研究问题,解释问题的,寻找感觉。本专业的学术著作及名著均需要有所涉猎,有助于思维训练。

  ③笔试题都很基础,面试也不会太拘束。视野要开阔,眼光要高明。

  ④初试的内容不要落下。

  ⑤个别考生在复试中会有点狂傲心态,这里要提醒这些考生,尽管初试第一,没有求学心态的学生是不会有老师收的。

  2、外语复试:

  ①适当的听力训练是必须的,以六级为参照。一般而言,对于外语能力,本科应当取得四级水平,硕士应当取得六级水平。目前,很多人对于四、六级仍旧存疑,但在未有替代品情况下仍旧是重要参考。建议做完一遍后,继续听材料进行复述,用自己的话解释所听到的材料,然后结合材料进行检验。

  ②一定的文章阅读是必要的,以相关外语报刊、杂志或者阅读理解中的文章为材料进行训练。矫正发音,掌握语法。对相关材料尝试进行翻译,中英互译。对于优秀的短语、句子等还是稍加记忆背诵,以便在作文中能有所应用。

  ③对话形式及其相关注意事项需掌握。如当你第一遍未能听清对方发言时,可以用pardon表示请求再次复述,当然建议尽快进入状态,如果总是pardon,面试官会认为听力不过关。其他常用句式也需要自己总结以便灵活应用。

  当然,外语学习有很多方法,掌握合适自己的并不断进行提高才是真谛。

  3、具体示例

  专业:把初试用过的基本教材在大致翻看一遍,再根据自己报考的专业和方向看看相关教材(如果你不知道专业的基本教材,请将专业名称在几个买书的网站进行搜索,查看出版社和作者,优先报考院校的出版社及老师的教材,这是最基本的一招),然后去图书馆或者网上找专业相关的期刊杂志选读十来篇论文。专业经典著作一般在学习过程中都听说过很多,找几本来看看,了解作者的主要观点并对此书进行评价。结合时事热点,对与专业有关的现象分析分析,看看能够反映什么。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如果你没办法着手,说明对于专业了解的甚少。

  外语:把初试用过的材料再看看,作文范文可以再背一背。历年真题阅读理解中的文章再读读,翻译翻译。六级使用过的听力材料拿出来再听听,一些单词、短语等都再记一记。

  四、闲言碎语

  【笔试和面试——两种考察形式的殊途同归】

  1、笔试。其所要考察的是考生在一定时间内进行仔细思考的情况下,对于基本知识的文字表达能力。

  2、面试。其所要考察的是考生在一定空间内进行快速思考的情况下,对于基本知识的语言表达能力。

  当然两者都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有几个需要注意的事项:

  1、笔试中凡是名词解释等具有固定说明答案的需要用书本上的原话。关于简答论述,尤其是论述题,有部分考生会问可不可以尝试在基本论述结束后用自己的话语解答。我的建议是一般不建议使用自己的话语,一者一般答完一张复试笔试题时间基本上足够,再仔细检查下就可以交卷了;二者如果非要凑上自己的话,除非文字和逻辑掌控的比较好,原则上将基本的面都阐释到就好。论述题不是简单的谈谈自己对于某个问题的认识,而是依照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阐述,有理有据。关于自己对于某些问题的理解,如果想要表现自己,建议在面试中展现,这样会与老师形成实质沟通,产生印象,更有效果。其他关于书写、卷面等方面就不必多说,只要久经考场都会明白。

  评分维度:专业基础知识,文字表达能力。

  2、面试一般是先抽一个专业题做口头解答,会有十分钟左右的准备时间及一次换题机会,然后进入面试环节。自我介绍一般包括姓名、院校、专业说明,学习、课外活动、家庭情况,选择报考该专业的缘由及学习计划等。接着就抽题回答情况和自我介绍情况进行问答,同时还会进行专业问答,学会用语言有逻辑的进行表述。面对这些尤其是会有好几个老师各自提问的时候,头脑要保持清醒,忌紧张不自信。关于问答,边回答边思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面试一般规定的时间为半小时,做足准备。其他仪表、礼仪方面的,简洁得体就好,不需要西装皮鞋,也切莫过于休闲。

  评分维度:专业基础知识、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科研能力。

  综而言之,对于知识的掌握不仅在于你是否吸收和消化,更在于是否能够通过写和说两种形式进行表达和应用。

  【考研与工作——挑战与机遇并存下的两难抉择】

  追求理想还是寻找避风港是当下个人生态的最好诠释。考研与工作这是两个同等选择,但找工作都是离开校园后首站,身边也不乏工作一年两年甚至三年四年考上的硕士生。时代在变化,学历在贬值,经验在增值,需要自我调整和自我定位,不奢求未来会为你准备什么,而是想着会为未来准备什么,这就是努力的意义。

  考研与工作均需要笔试和面试,想想工作中的PK,再看看考研过程中的PK,其实找工作更残酷,各种赤裸裸的现实都会经历。理想与现实的平衡点需要自己去考量,对自己负责。对这个问题不想过多解释,因为谁都很难得到答案,只有亲自经历才会渐渐明白。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可获取考研成绩
获取2018考研分数线
获取2018考研国家线
获取2018考研调剂信息

考研万题库下载微信搜索"万题库考研"

  相关推荐:

  考研历年真题及答案专题关注微信

  考研万题库 科学通过,懒人必备!

  各地2018年考研成绩查询时间及查询入口汇总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