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会计职称考试 > 复习指导 > 中级经济法 > 全部 > 正文

2010中级经济法考试教材最新变化解读及复习指导

《经济法》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的三门考试科目之一,考试成绩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单科成绩采取滚动计算的方法,考生必须在两年内通过三门考试,才能结束这痛苦之旅。作为本书的开篇,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经济法》的复习。无论您是否喜欢这门课程,《经济法》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是同等重要的。

  中级经济法:

  第一部分 命题规律总结及趋势预测

  《经济法》是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的三门考试科目之一,考试成绩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单科成绩采取滚动计算的方法,考生必须在两年内通过三门考试,才能结束这痛苦之旅。作为本书的开篇,希望大家高度重视《经济法》的复习。无论您是否喜欢这门课程,《经济法》在考试中的地位和《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是同等重要的。

  一、2010年教材的主要变化

  2010年教材共8章,包括经济法(第1、2、3、4、5、8章)和税法(第6、7章)两个部分。

  职称考试教材的使用周期一般为3年,上一个周期(2007-2009年)结束后,2010年又开始了一个新的周期。毫无疑问,2010年教材又一次进行了重大调整,其主要变化是:

  1、完全删掉了原来的《企业破产法》和《票据法》。

  2、完全新增了《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如果有考生有幸参加过2004-2006年的中级职称考试,当年曾经考过这三个税种。三年河东、三年河西,它们又回来了。

  3、对第一章“经济法总论”进行了翻天覆地的调整,考生看完第一章后,可能会对“目瞪口呆”这个成语有一个全新的理解。希望考生千万要挺住,千万不要因为第一章而丧失了对《经济法》的信心。强烈建议考生先绕开第一章,先踏踏实实地复习其他章节,等自己对通过《经济法》的考试已经有了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后,再回头看第一章。如果考生坚持先啃下第一章,您会发现自己还没走到主战场,就已经精疲力竭了。

  4、删掉了2009年教材最后一章的大多数内容(如《政府采购法》),新增了若干内容,如《企业国有资产管理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价格法》等等,至于名字嘛,就叫《相关法律制度》吧。

  5、保留了《公司法》、《证券法》和《合同法》。这三章能保住命就不错了,至于被设计师修修补补、刀削斧砍,就不能再有什么怨言了。

  6、2009年教材为9章,2010年教材缩减到8章。为什么呢?2010年教材将原来的《个人独资企业法和合伙企业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两章内容新设合并为一章,取名为《其他主体法律制度》。这两章在中级赛场混了十年了,最后连自己的名字都没保住,不过按照阿Q的逻辑,总比《企业破产法》强一些吧。

  2010年教材进行重大调整后,复习难度明显提高。考生应注意两个问题:(1)2009年教材已经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了,考生必须使用2010年新版教材进行复习;(2)由于教材每3年都进行一次重大调整,考生在看以前年度的试题时,应慎之又慎,学会计的人都聪明,别在垃圾堆里瞎转悠。对于整套试题,一般的考生根本没有能力进行甄别,最好别看。对于有用的试题,我们在各章节的“经典试题回顾”中已经全部收录,您需要做的是好好消化,而不是痛苦的筛选。

  二、考试题型

  2009年《经济法》的考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判断题、简答题和综合题共5个题型。其中,单选题(25个小题25分)、多选题(20个小题40分)和判断题(10个小题10分)属于客观题(合计75分),采用计算机阅卷,要求考生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中填涂答案。简答题(3个题目15分)和综合题(1个题目10分)属于主观题(合计25分),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中的指定位置答题。

  由于2010年教材进行了重大调整,特别是新增了增值税、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之后,2010年的考试题型是否会进行重大调整,是否对增加计算分析题?是否会减少简答题的数量?是否会调整多选题的分值?目前不得而知(在本书的最后三套模拟试题中,其题型题量仅仅是预测)。希望考生本着对自己高度负责的态度,密切关注2010年考试题型的正式通知(一般在春节前后公布考试题型,但并不公布各题型的具体分值),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将其公布在东奥会计在线(www.dongao.com)的首页上,这是大家在上考场之前必须搞清楚的问题。《经济法》的考试对所有考生而言都是一场“遭遇战”,个别小题不会做,自己可以原谅自己。但是,如果连考试题型进行了重大调整都不知道就上了考场,那就太“勇敢”了(对自己都不负责任的“勇敢”简称“鲁莽”)。

  三、复习方法

  1、看书与做题的时间分配

  在复习《经济法》时,多看书还是多做题?这是很多考生在网上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先说两个极端的情况,第一个极端,能否只看教材不做任何习题?如果考生能确信自己通过看教材可以充分、准确、完整地理解教材的主要考点,考生可以只看教材(考前最好再做几套模拟试题),这样做的风险并不大,毕竟自己踏踏实实地看了几遍教材,到了考场总会有用武之地。另外一个极端,能否只做习题不看教材?有个别考生根本不看教材,把全部精力用于做题,搞所谓的“题海战术”,这样做的风险极大,因为考生拿到的并非题库,其结果无异于舍本逐末,此时,天道不一定酬勤。

  对于大多数考生(学会计的人很少走极端),看书与做题的有效结合,复习效果应该会更好一些。具体到看教材与做习题的比例,我认为,考生至少应拿出40%的时间踏踏实实地把教材看一遍,对重点章节至少应认认真真地看两遍,对一些重要考点至少应反反复复地背三遍。对于做习题,考生至少应拿出30%以上的时间做一些典型例题。高质量的典型例题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排除疑点、消化难点、提炼重点,的确可以帮助考生准确、深入地理解教材内容,通过做典型例题(毫无意义的重复题目不在此列、与考试难度完全不匹配的偏题怪题不在此列、与考试命题思路南辕北辙的题目不在此列、含有毒成分的破题不在此列),的确可以帮助考生更形象、更准确地消化教材内容。但是,任何辅导资料的功能仅限于“帮忙、辅助”,无法承受考生过分的奢望。任何辅导资料都并非“题库”,它只能帮助考生去掌握一个一个的考点,就算是“像模像样”的模拟试题(粗制滥造的不在此列),也只是编写人假设自己是出题老师时的一厢情愿。因此,准确把握教材和辅导资料的主从关系,合理分配看教材和做习题的时间,是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必须处理好的一个关键问题。

  2、看书的方法

  (1)通读。《经济法》试题涉及到100多个考点,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全面复习,对整个教材至少要从头到尾认认真真看1-2遍。

  (2)精读。对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必须精读,加深理解。考生应清楚的是,80%的重要考点集中在教材20%的篇幅内。因此,考生应将有限的精力集中在教材的重点内容上,切不可搞“地毯式轰炸”(主要是考生没时间,实际上地毯式轰炸是最有效的进攻手段)。

  (3)死记。《经济法》并非一门完全靠死记硬背的考试,但又离不开“死记硬背”。

  3、做题的方法

  (1)要保证做题的数量。只有通过做一定数量的习题,才能逐步把握不同题型的命题形式、答题步骤和应试技巧。别人的经验听了1000次,最多能钻进自己的耳朵里;自己做了1000道题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已经融入自己的双手中。

  (2)要保证做题的质量。每做完一个题目,考生都应该总结一下,这个题目涉及了哪些考点,哪些考点是自己已经会的,哪些考点是自己通过这个题目新学到的,这些考点自己是否会举一反三,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因为做题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

  相关推荐:考试吧推荐:2010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复习计划汇总
       2010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习题辅导汇总
       2010会计职称《中级经济法》教材变动及备考指导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级会计实务
共计2711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036人在学
经济法
共计221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2623人在学
财务管理
共计287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519人在学
财务报告目标
共计25824课时
讲义已上传
68785人在学
存货的期末计量
共计5987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548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3中级还有
2023中级会计考试时间9月9日-11日
版权声明:如果会计职称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会计职称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会计职称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会计职称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初级报名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级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