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经验技巧 > 正文

现代教育的开放性、多元性、主体性和创造性在中考试卷上也反映得比较明显,开放性、创造性试题就是在这样的前提下出现的。而开放性、创造性试题一般没有标准答案,允许考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自由发挥,只要言之有理即可给分。这样的试题思维含量大,答案灵活,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见解,提倡多角度地、开放性地思考问题,适合学生展现独特个性和特长。而且,这类题目的量在逐年增多。

除此之外,近几年来的中考试卷越来越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的梯度明显,难度适中。2003年中考语文试卷表现得尤为突出。几乎大多数师生都认为试题很难、很灵活。除增加开放性试题的题量以外,阅读题目强调思维含量,注重了对语言的个性化理解、积累、赏析和运用能力的考查。

首先,中考现代文阅读主要是从思想内容、篇章结构、体验感悟、赏析运用等几方面来命题的。而前二者则主要体现了对整体理解能力的考查。要达到准确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把握作者行文思路、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的目的,我们应该善于从文中筛选出关键的语言信息并对之进行咀嚼和品味。那么,哪些语句负载着关键的信息呢?

第一、文题。一般来讲,文章的文题总可以成为我们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的窗口。记叙文的文题有的直接揭示文章的主题,如2000年中考《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有的文题就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线索,如1996年的《忆父亲》、1997年的《生死攸关的烛光》、2002年的《亲近自己的双腿》和2003年的《成全一棵树》;有的则以具有比喻或双关意义的词句作为文题,如2001年的《山村传圣火》。说明文的文题也常常把要说明的主要内容显示出来,如1998年的《信息高速公路》、2001年的《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都直接点明说明对象;2000年的《沙尘暴敲响了警钟》则“透露”了说明的主要内容。议论文的文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直接阐明论点,如1998年的《必须重视艺术教育》、1999年的《加强道德品质的自我修养》;或者表明论题,如2002年的《读书养气写作》、2003年的《奥林匹克新格言》。

第二、行文的“路标”式语词。通常情况下,中考现代文选文的思路不会是晦涩的,多半都能在文中找到一些标志———总起句、总结句(小结句)和过渡句或者某些关联词。这些语词对于我们把握文章的基本框架,理解上下文(段落与段落或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脉有很大的帮助。如果我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关键的语句,就可以使文章总的结构层次清晰地出现在脑海里,中心论点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三、抒情、议论性语句(主要是在记叙文中)。这些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多是点明主题、揭示哲理或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因此在阅读过程中万不可忽视。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特点,或者说中考现代文阅读会根据不同的文体有侧重地进行考查。记叙文侧重于表情达意、塑造典型人物;说明文侧重于说明事物或事理;议论文侧重于论述观点。我们在阅读时要根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做整体阅读。比如,我们看到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应该敏感地注意到文中描写人物的句子,因为我们只有通过这些句子才能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阅读以论题为文题的议论文就一定要注意文中对论题进行阐述的每一句句子,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论点。

另外,我们还要养成不孤立思考,不断章取义的阅读习惯。中考现代文阅读的很多题目都会在题干中表明“联系全文”或“联系上下文”,实际上就是在提醒我们要整体感知文章。

中考试卷的导向性是很明确的:只读教材是不行的,一定要广泛涉猎,多读书、读好书、多积累;只会死读书也是不行的,一定要在语文学习中多实践、多体验,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并能逐渐上升为研究性学习,以养成良好的语文素养。那么,我们就不只会在中考中胜出,更为重要的是增加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对我们一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