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2013山东会计从业资格《财经法规》精讲笔记(11)

来源:考试吧 2013-05-26 10:05:12 要考试,上考试吧! 财会万题库

  三、商业汇票

  汇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见票时或者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汇票可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前者是指银行签发的汇票,后者则是银行之外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签发的汇票。

  (一)商业汇票的概念和种类

  商业汇票是指由出票人签发的,委托付款人在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确定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根据承兑人不同,商业汇票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银行承兑汇票由银行承兑。商业汇票的付款人为承兑人。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重点提示】掌握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和提示付款期限。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商业汇票的提示付款期限,自汇票到期日起10日。

  (二)商业汇票的出票

  1.商业汇票出票人的资格

  商业承兑汇票的出票人,为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与付款人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银行承兑汇票的出票人必须具备下列三个条件:(l)在承兑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2)与承兑银行具有真实的委托付款关系;(3)资信状况良好,具有支付汇票金额的可靠资金来源。

  2.商业汇票的绝对记载事项

  签发商业汇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欠缺记载下列事项之一的,商业汇票无效:(1)表明商业承兑汇票或银行承兑汇票的字样;(2)无条件支付的委托;(3)确定的金额;(4)付款人名称;(5)收款人名称;(6)出票日期;(7)出票人签章。

  3.商业汇票的相对记载事项

  相对记载事项也是商业汇票上应记载的内容,但是,未在汇票上记载的,并不影响汇票本身的效力,汇票仍然有效,该等未记载的事项可以通过法律的直接规定来补充确定。主要包括:(l)汇票上未记载付款日期的,为见票即付;(2)汇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付款地;(3)汇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

  此外,汇票上可以记载非法定记载事项,但这些事项不具有汇票上的效力。

  【重点提示】一定要掌握住商业汇票的绝对记载事项和相对记载事项的内容。

  【例题17·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商业汇票出票时的绝对记载事项的是( )。

  A.无条件支付的委托

  B.付款人名称

  C.出票日期

  D.付款日期

  【答案】D

  4.商业汇票出票的法定要求

  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法人以及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或债权债务关系,才能使用商业汇票。个人不能使用商业汇票。出票人不得签发无对价的商业汇票用以骗取银行或者其他票据当事人的资金。

  5.商业汇票出票的效力

  出票人依照《票据法》的规定完成出票行为之后,即产生票据上的效力。包括:

  (l)对收款人的效力。收款人取得出票人发出的汇票后,即取得票据权利,一方面就票据金额享有付款请求权;另一方面,在该请求权不能满足时,即享有追索权。同时,收款人享有依法转让票据的权利。

  【重点提示】注意收款人的权利包括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只有在付款请求权得不到满足时,才能行使追索权。

  (2)对付款人的效力。出票行为是单方行为,付款人并不因此而有付款义务。只是基于出票人的付款委托使其具有承兑人的地位,在其对汇票进行承兑后,即成为汇票上的主债务人。

  【重点提示】出票行为完成后,付款人并不因此而有付款义务。只是具有承兑人的地位,在其对汇票进行承兑后,才成为汇票上的主债务人。

  (3)对出票人的效力。出票人签发汇票后,即承担保证该汇票承兑和付款的责任。出票人在汇票得不到承兑或者付款时,应当向持票人清偿法律规定的金额和费用。即收款人在向付款人行使票据权利而得不到满足时,出票人必须就此承担票据责任。从法律上讲,该责任是一种担保责任,即担保汇票的承兑和付款。

  (三)商业汇票的承兑

  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承兑是汇票特有的制度,本票和支票都没有承兑。商业承兑汇票可以由付款人签发并承兑,也可以由收款人签发交由付款人承兑。

  【重点提示】注意承兑是汇票特有的制度,本票和支票都没有承兑。

  1.承兑的程序

  承兑的程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示承兑;二是承兑成立。

  (l)提示承兑。

  提示承兑是指持票人向付款人出示汇票,并要求付款人承诺付款的行为。因汇票付款日期的形式不同,提示承兑的期限也不一样。

  表2-8 商业汇票提示承兑的期限


汇票类型

承兑类型

提示承兑的期限

不按期承兑的后果

见票即付的商业汇票

无需提示承兑汇票

见票即付

定日付款或者出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

可以提示承兑汇票

持票人应当在汇票到期日前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即丧失对其前手的追索权

见票后定期付款的商业汇票

必须提示承兑汇票

持票人应当自出票日起1个月内向付款人提示承兑

  【重点提示】一定要掌握住上述三种商业汇票的提示承兑的不同。

  【例题18·单选题】下列关于承兑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

  A.承兑是指汇票付款人承诺在汇票到期日支付汇票金额的票据行为

  B.承兑是商业汇票特有的制度

  C.承兑是银行汇票特有的制度

  D.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的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

  【答案】C

  (2)承兑成立。

  ①承兑时间。付款人对向其提示承兑的汇票,应当自收到提示承兑的汇票之日起3日内承兑或者拒绝承兑。一般来说,如果付款人在3日内不作承兑与否表示的,则应视为拒绝承兑。持票人可以请求其作出拒绝承兑证明,向其前手行使追索权。

  【重点提示】注意承兑期为3天,如果付款人在3日内不作表示的,则视为拒绝承兑。

  ②接受承兑。付款人收到持票人提示承兑的汇票时,应当向持票人签发收到汇票的回单。回单上应当记明汇票提示承兑日期并签章。回单是付款人向持票人出具的已收到请求承兑汇票的证明。

  ③承兑的格式。付款人承兑汇票的,应当在汇票正面记载“承兑”字样和承兑日期并签章;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汇票上未记载承兑日期的,以3天承兑期的最后一日为承兑日期。由此可见,在这三个记载事项中,承兑文句和承兑人签章是绝对记载事项,缺一不可,否则承兑行为无效。而承兑日期则属于相对记载事项,即使该项内容欠缺,承兑仍然有效,但应以法律的规定作为补充,即以付款人3天的承兑考虑时间的最后1天为承兑日期。与此同时,见票后定期付款的汇票,付款人还应当在承兑时记载付款日期。上列应记载事项必须记载于汇票的正面,而不能记载于汇票的背面或粘单上。

  【重点提示】注意承兑文句和承兑人签章是绝对记载事项,而承兑日期则属于相对记载事项。

  ④退回已承兑的汇票。付款人依承兑格式填写完毕应记载事项后,并不意味着承兑生效,只有在其将已承兑的汇票退回持票人才产生承兑的效力。

  【重点提示】此处容易出判断题,一定注意。

  【例题19•判断题】付款人依承兑格式填写完毕应记载事项后,承兑行为生效。( )

  【答案】×

  2.承兑的效力

  承兑生效后,即对付款人产生相应的效力。付款人承兑汇票后,应当承担到期付款的责任。这一到期付款的责任是一种绝对责任。具体表现在:(1)承兑人于汇票到期日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地支付汇票上的金额,否则其必须承担迟延付款责任;(2)承兑人必须对汇票上的一切权利人承担责任,该等权利人包括付款请求权人和追索权人;(3)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4)承兑人的票据责任不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而解除。

  【重点提示】注意承兑人的责任是一种绝对责任。其四个表现一定要记住。

  【例题20•多选题】承兑生效后,即对付款人产生相应的效力。具体表现在()

  A.承兑人于汇票到期日必须向持票人无条件地支付汇票上的金额,否则其必须承担迟延付款责任

  B.承兑人必须对汇票上的一切权利人承担责任,该等权利人包括付款请求权人和追索权人

  C.承兑人不得以其与出票人之间资金关系来对抗持票人,拒绝支付汇票金额

  D.承兑人的票据责任因持票人未在法定期限提示付款而解除

  【答案】ABC

  3.承兑不得附有条件

  付款人承兑商业汇票,不得附有条件;承兑附有条件的,视为拒绝承兑。

  银行承兑汇票的承兑银行,应当按照票面金额向出票人收取万分之五的手续费。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 快速通关宝典
    68%的用户选择
  • 高端旗舰班
    32%的用户选择
基础阶段
零基础精讲班
强化阶段
冲刺串讲班+专题特训班
冲刺阶段
真题技巧+大数据模考班
万题库智能练习
高频常考+高频易错
尊享服务
1V1微信答疑+班主任全程督学+离线回放/无限次下载
特需保障
考试不过,第二年免费重学!
套餐价格
全科=1780元/套
适合学员
①即将考试,全面学习没太多时间,但又不会合理安排冲刺计划的②基础比较好的③没学好或没怎么学,想临时抱佛脚的!
马上报名
版权声明:如果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会计从业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会计从业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