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中考资讯 > 中考动态 > 安徽 > 正文

2014年六安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来源:六安市教育局 2014-1-20 18:56:41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4年六安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敬请关注!

  六安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与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央和省委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不断提高体育教育教学和体育活动质量,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良好的体育精神和意志品质,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二、考试对象与范围

  凡在我市报考2014年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应届、往届初中毕业生,均须参加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以下简称“体育考试”)。

  三、考试项目与分值

  2014年体育考试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规定的相关内容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测试的相关内容为基本内容。体育考试总分值为40分,计入初中升学考试总成绩。

  体育考试设必考项目和选考项目两类。每位学生须进行3个项目的考试,其中必考项目1个,选考项目2个。必考项目满分20分、选考项目满分20分(2个选考项目满分各10分),合计40分(省文件要求总分不低于40分)。各单项测试成绩以0分为起点,不设最低分。

  根据省教育厅今年体育考试文件“各市教育局必须执行省教育厅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必考项目的规定,不得自行设置必考项目”、“选考项目由各市教育局确定”的规定和要求,确定我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必考和选考项目。

  1、必考项目:男生为1000米跑、女生为800米跑。

  2、选考项目:掷实心球、立定跳远、1分钟跳绳(考生任选2项,选测项目一经选定不得更改)。

  2015年选考项目将根据《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运动技能领域(水平四)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相关内容和项目,进行适度调整,请各地各校按照国家要求上好体育课,指导学生全面开展体育锻炼。

  3、评分标准

  根据初中体育课程要求,参照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中初三年级的评分标准,结合我市初中体育教育教学和学生体质现状和总体水平,市教育局制定了“六安市2014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评分标准”(见附件2),各地须严格执行。

  体育考试成绩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运动与健康”维度的实证材料,体育考试成绩同时计入高中招生录取总分。

  鼓励各地、各校把体育考试成绩与体育课程教学相结合,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相结合,与学生日常锻炼过程相结合。但平时成绩应在考试成绩分值40分以外单列,作为录取参考依据之一。

  四、考试与评分办法

  1、考生准考证由县区教育局负责印制,考生凭准考证在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除批准的免考或缓考外,考生未参加考试或中途离开考场,无论什么原因均视作自动弃考,考几项算几项成绩,不考不得分。

  2、考生参加每个单项考试均应按顺序进行。立定跳远和掷实心球每人测试3次,以最好成绩计算;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和1分钟跳绳每人限测一次。

  3、考试成绩经主考签字后生效,考试成绩单一式三份,一份现场公告,一份存档备查,一份附成绩统计表。

  五、考试时间与地点

  1、考试时间:2014年4月下旬至5月底

  2、考试地点:本着“公平公正、方便学生、利于安全、易于管理”原则,考点可集中或分片设置;交通不便的山区,可采取设分考场和送考下乡等形式,以方便学生就近参加考试。

  各县区教育局按照省教育厅要求并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设置考点进行考试,尽量避免学生长途赴考。

  市属学校考生按户籍所在地,由学校统一组织,分别到金安区、裕安区教育局报名参加考试。六安经济开发区纳入金安区参加考试。

  六、免考与缓考

  根据省教育厅规定,下列情况可以申请免考或缓考。各县区教育局对申请免考或缓考的要做到“严格标准、严肃纪律、严格程序”,以防弄虚作假。

  1、因肢残丧失运动能力的考生,可申请免考。申请免考的程序是:由考生提出书面申请,填写《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免考缓考申请表》,并详细注明原因,出示医院的有效证明,经家长、班主任签字和学校批准后,报县区教育局审批。县区教育局在审批免考考生时,必须安排专人对学生进行目测,并由目测人签字。经审核批准同意免考的学生,免考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中考体育成绩按满分计入中考总分。

  2、因伤、病长期免修体育课,但未丧失运动能力而申请免考的学生,应有医院的详细病历和证明,按免考程序申报、审批。经审核批准同意免考的此类考生,免考申请表存入学生档案,中考体育成绩按中考体育总分的70%计入中考总分。

  3、因伤、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暂不能参加初中升学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考。参加缓考的学生,由县区体育考试领导机构规定时间(原则安排在第二周)集中组织补测。

  七、组织与领导

  1、体育考试工作在市中考招生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各县区教育局组织实施。各县区教育局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广泛宣传,实现体育考试科学化、规范化,以确保考试安全、平稳、顺利进行。要成立体育考试工作领导组,明确办事机构,并切实负起责任;要根据省、市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文件规定,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体育考试应急预案,编印考务手册等。各县区须将本地体育考试工作领导组、实施方案、考务手册、考生须知、应急预案等书面材料于2014年2月20日前报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收,联系人:龚改)备案。

  2、各县区教育局对本辖区体育考试考风考纪工作负总责。体育考试是复杂、细致、严肃的工作,各地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县区教育局要妥善、科学安排考点,统一调度裁判及其他工作人员,保证评分标准一致;要对参加考试的各类人员进行业务、纪律培训,保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要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考试工作人员、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考风考纪教育和安全教育。

  3、各初中学校要高度重视体育考试工作,成立由校长、教务人员、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等参加的体育考试领导小组,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弄清考试有关规定和要求,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及时宣传,正确引导,合理安排和精心组织本校学生安全顺畅参加体育考试。要结合体育考试特点及本校和学生实际,指导好学生选项,做好家长来电来访工作。要上好体育课,科学有效地安排好考生考前练习和训练,指导学生科学、安全参赛,并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各校要精心组织送考,确保体育考试工作安全有序进行。要特别注意,对照省、市体育考试文件规定的范围、条件、程序,严肃、认真、及时地做好免考学生的登记、审查和报批工作,杜绝弄虚作假。要留好相关材料备查。

  4、每个考生三项体育考试原则上应在半日之内完成,如因天气变化等特殊情况中断考试,可延长安排在当天完成;如当天不能完成,已考项目无效,考试重新安排进行。

  5、严肃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体育考试的监察、纪检工作,要选派得力人员,对考试每一个环节进行监督,切实保证体育考试各个环节平稳、有序、公正。发现违规违纪行为,必须按照相关规定迅速处置、严肃处理,追究责任人责任;凡有举报,必须核查,核查必须有结果。要加强对免考学生审查、审批的监察,监督其严格标准、规范程序,确保真实、准确、公正。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各县区体育考试进行巡视,加强监督指导,并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查处力度。

  6、体育考试收费标准按照省教育厅、省物价局文件规定执行。

  八、安全要求与保障

  1、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学生健康和安全放在第一位,建立健全体育考试安全保障机制,实行中考体育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并落实初中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范准备。

  2、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前,学校必须组织学生进行常规体检,特别注意对学生心肺功能的检查,并与每个家长对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确认(体检表留校备查)。要教育和要求学生和家长实事求是,不隐瞒学生疾病情况,切实消除安全隐患。

  3、考生到考点参加体育考试应由学校派专人领队。领队要对学生生活、交通安全负责,所租用车辆须经交通部门审查合格,不用黑车、无证车和“带病车”。要加强考生的饮食、饮水等安全管理,对考生进行必要的安全、卫生、遵纪守法和考风考纪等教育,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4、各县区体育考试领导小组要加强对体育考试场地环境、设施器材的考前、考中的安全检查与管理。设施器材必须经过专业人员严格的技术鉴定,合格后方可使用。考场在考试期间一律实行全封闭,无关人员严禁入内。要加强对考务人员安全意识的教育,考务人员要能合理、正确、安全使用考试器材,坚决杜绝因体育器材管理不善和使用不当而发生安全事故。

  5、各考点要成立体育考试考务工作机构,制定安全保障预案。各考点要应与当地医疗急救中心保持联系,设立医疗救护点,配备专业救护人员、专用救护车辆及医疗急救设备,保障学生在考试中的安全。

  6、2014年春学期开学后,市教育局将与县区教育局对各初中学校体育教学、体育考试宣传和体育备考等情况进行检查、督促与指导,促进学生体能和应考能力的提高。

  各县区教育局、市属有关学校要广泛宣传、全面动员,于2014年1月20日前将本文件精神传达到各初中学校和每一位考生。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yangxinl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