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

来源:考试吧 2020-5-28 13:41:4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20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更多2020中考冲刺资料、2020中考经验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中考网或微信搜索“考试吧初高中”获取。

  点击查看:2020年中考语文答题技巧汇总(各题型)

  记叙文的答题套路

  1.请分析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等。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适当地选入下面词库摘抄的语言)”。

  例句:这篇文章语言优美生动,如“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攫走你紧紧扯在手里的轻愁”等,笔意超逸,清新隽美,富有诗意,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夏之绝句》)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朴实自然的语言赏析词库

  ⑴朴实无华

  ⑵写得晶莹澄澈,明润无疵,如诗如画

  ⑶言简意赅,清真雅洁,朴素自然

  ⑷语言简洁,气势纵横

  ⑸文字洗练,意境深邃

  ⑹语言朴实活泼,节奏明快,上口顺耳

  ⑺文辞畅达,沉静雅洁

  生动优美的语言赏析词库

  ⑴文笔凝练,刻画传神

  ⑵细致传神的描绘,使行文摇曳多姿,富于变化,主题鲜明突出

  ⑶含蓄隽永,耐人咀嚼,发人深思,给人留下不尽的余味

  ⑷笔意超逸,九曲回肠,有绘画的色彩美,也有诗的韵味美

  ⑸汹涌豪迈的气垫,清丽隽永的风格,稳健深沉的笔触

  ⑹血肉丰富,意蕴深刻语言深沉缠绵,感人肺腑

  ⑺大笔泼墨,尽情挥洒

  ⑻说理深刻,内容厚重

  ⑼语言气垫壮阔,精练凝缩,激动人心

  ⑽深婉隐约,耐人寻味

  ⑾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撼人心扉

  ⑿行文起伏跌宕,含义深邃隽永……

  2.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对比、烘托、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开宗明义、卒章显志、托物言志(即象征)、寓事于理、情景交融、夹叙夹议……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采用“XX”的手法,作者通过“……(文章相关内容)”使文章写得“……”

  例句:这篇文章采用象征的手法作者通过对北方白杨树的赞颂,来赞颂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保卫祖国的英雄气概和团结向上的精神,它使文章意蕴含蓄,情感激越,作者的赞美之情藉此得到淋漓尽致的抒发。

  常用的写作手法:

  ⑴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⑵比喻手法: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⑶夸张手法: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⑷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⑸对比手法: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⑹ 衬托(侧面烘托)手法: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衬托,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以次衬主。

  ⑺讽刺手法: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⑻欲扬先抑: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⑼前后照应(首尾呼应):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3.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何作用?

  答题套路:这篇文章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如“……(某一段话)”;运用了“XX”的修辞手法,使(能)“……”(套修辞作用)

  注意:在写作时一定要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写,否则就会很空。

  常见的几种修辞手法的表达作用

  ⑴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⑵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使之更形象,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⑶ 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⑷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⑸对偶:使句式整齐,结构一致,形式优美,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⑹反复:强调某种意思,更能突出文章主题,观点鲜明。抒情强烈,富有感染力。

  ⑺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⑻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⑼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⑽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⑾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强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4.请概括文章中的事例

  ⑴必须包含两个要素:人物+事情;

  ⑵其他要素如:时间(季节、年代)、地点、环境如果有特定意义,也应概括在内。

  5.划分段落、层次或概括段意、层意

  (1)划分段落、层次:

  要注意理清文章的线索,可按时间或空间转换、事件的发生经过、内容的、表达方式变换或感情的变化逻辑关系(总分式、层进式、并列式)来划分;借助文章中的过渡性的段落、句子和词语,表时间变化的语句,表地点转换的语句,还要注意人物出场的先后顺序。其中小说还可以按情节的四个环节来划分(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尾声)。

  (2)概括段意、层意:

  ①抓文段的中心句。即用表明作者观点的话来概括。

  ②用概括法。即是用最简洁的文字说明各层写了什么或用文中现有的关键词自己组合成句来概括。

  ③把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的段落概括出联合段意。总之要求:完整、简洁、明确。

  6.文章使用第一/三人称叙述有什么好处?

  (1)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或者角度展开记叙。第一人称的“我”有时是作者本人,有时是作品中的一个角色,即经过艺术加工的“我” 。经过了虚构,就不是作者本人;把生活的真实的我记录下来,这就是作者本人。

  作用:便于直抒胸臆,读来有亲切感和真实感。

扫描/长按二维码关注 助中考一臂之力!
获取2020中考报名时间
获取2020中考作文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微信搜索"考试吧初高中" 关注获得中考资料

  相关推荐

  各地2020中考报名时间2020中考时间安排关注微信先报名

  2020中考报考指南中考报名方法中考报名条件

  2020中考大纲及解读2020中考政策历年真题及答案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