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综合辅导 > 上海 > 正文

专家支招攻克上海2005年中考文言诗文默写难点

   既是默写也是阅读理解
  文言诗文的背诵和默写,教学和考试中已经从单纯的上下句连续记忆默写发展到了带理解性的默写,也即大致理解默写句子的意思、含义,然后根据要求写出相关的诗句或语句。这样的默写,说它是一般意义上的默写可以,说它是阅读理解实际上也未尝不可。那么各版本的考生需注意什么呢?
  ■使用H版的考生请注意下例:
  1.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
  2.爆竹声中一岁除,_______。
  3._______,_______。似与游者相乐。
  4.(1)《渔家傲》中集中表现诗人心事重重、难释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2)《池州翠微亭》中表现作者无法流连于美景,只得匆匆而归的情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本组练习的第1、2、3题只是简单的上下句联接,记、默或查阅相关篇目即可得到答案。需要留意的是,这三个默写内容都是诗文中的重要部分,如第1题的气势、意境极为雄壮,第2题表现了除旧迎新的热烈气氛,第3题则表现了作者忙中偷闲、稍解忧愤之情的惬意等等。练习的第4题,即为带理解性的默写。
  (1)题“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以远离家乡、征战边地,但仍然未竟剿敌大业为忧的诗句作答是恰当的;
  (2)题则可以用“好山好水看不足,马蹄催趁月明归”来填写,因为诗句不仅有一种难以流连于美景的遗憾,其中更包含了作者因军政大事而不能寄情山水的感慨。像这一类含义较深的诗句文句,平常学生阅读分析时应加以留意,如光靠机械的死记硬背、默写反而成了难事,理解是做好此类题型的第一要着。
  ■使用S版的学生请关注下例:前三例与H版同。
  4.(1)《观书有感》中蕴含“只有不断汲取新知,才能进步”的道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作者以宽阔胸怀抒发友情不为山水阻隔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本组练习的第1、2、3题可以参阅上例之前半,要格外留意的是“屠苏”、“亻叔尔”、“翕忽”几个词语的正确书写,要懂得流利地背诵不等于准确默写,有些字词在记忆时需要有反复书写直至准确无误的过程,否则背诵再熟也是徒然。第4题之(1)答案是该诗流传久远的名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句中蕴含的哲理常常为人引用阐述,牢记在胸是应该的。本题(2)的答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传唱的名句,其意气之豪放向来为世人称颂,理应入题。
  ■使用新教材的学生请留意下例:
  1.______,蓦然回首,那人却在,______。
  2.______,左牵黄,右擎苍。
  3.______,______,不为拒谏。
  4.(1)《小石潭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暂时忘忧的愉快心情的句子是“______”。
  (2)《一剪梅》中描写女词人相思的愁绪难以消解的名句是______,_____。
  本组练习第1、2、3题同样只是简单的上下句联接,教材中自有答案在,只是“阑珊”、“难壬人”等词句中有的字容易写错,须十分小心在意,否则将前功尽弃。第4题之(1)的答案为“似与游者相乐”;纵观课文全文,仅有两处写到“乐”,第一为“心乐之”,这是刚入文时的情感,是为小“乐”,而本句则几为作者忘情山水的写照,是为大“乐”,以此为解当无问题。(2)题以极细腻的笔法写出了挥之不去的相思愁绪“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同时又使人觉得十分形象可感。
  专家点拨]背默文言诗文的要点是默写,因此不能只重视熟背,更应该以准确默写为目的;默写时注意书写规范也是必须引起注意的,凡书写模糊者往往因之失分,这是应该记取的教训。对于理解性默写,学生在平时做积累工作时也要有所准备,大致理解诗文句子的意思、理解其包含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是十分必要的。背默文言诗文有一个由生到熟的过程,也有一个积累由少至多的过程,因此,初三学生现时有计划地把应背默的内容做一个先后安排是合理的。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un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