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正文

垫江县坪山中学2006年初三语文阅读试题说明文

1、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

①禽流感是随着家禽饲养业的发展而广泛传播的禽类传染病。尽管历来的禽流感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严重损失,但最近在亚洲爆发的禽流感却仍令人高度关注。目前,人们对禽流感的发生、发展和遏制方法的认识仍待继续深化。

②禽流感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其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大。1999年3月11日,美国伦巴地区爆发禽流感,当年12月疫情扩散到内华达州和亚利桑那州。到去年3月,仅加州就销毁了326万多只鸡。2003年4月,荷兰发生禽流感,人类感染者达80人,并出现了死亡病例。

③引起禽流感的病原体种类非常复杂。仅按血清型分类,禽流感病毒就有135种,而且这些病毒还有很多种变种。如果对禽流感进行划分,可分为三大类,即高致病性禽流感、低致病性禽流感和非致病性禽流感。韩国爆发的禽流感致病毒为h5h5型,是禽流感中传染性最强的一种。1977年中国香港地区爆发的也是这种禽

流感,当时不仅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还有6人因感染禽流感死亡。因此,韩国此次爆发的禽流感被命名为“香港禽流感”。然而,经过韩国检疫机关检疫,禽流感爆发近两个月来,韩国也尚未发现有人感染禽流感。这多少说明,同一种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后,其传染性会有所改变。

④韩国检疫当局推测,一种来自西伯利亚的野鸭是禽流感最可疑的传染源。野鸭从西伯利亚飞到朝鲜半岛越冬,通过在湖汊湿地排便传播禽流感病毒,鸡喝了受污染的水,造成禽流感爆发。还有一种说法认为,韩国的部分家鸭体内早就潜伏着的禽流感病毒传染给了鸡群,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了禽流感爆发。

⑤当前,禽流感在亚洲扩散是不争的事实,关键是要加强对禽流感的防备,切断病毒传播途径,只要采取科学防疫措施,就能遏制并最终消除禽流感疫情。

13.通读全文,说说围绕禽流感主要说明了哪些内容。

答:

14.第②段中,举了一些事例,列举了一些数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

15.第④段划线句中加点的“推测”能不能改为“认为”,请结合说明文语言特点作简要分析。

答:

16.文章为什么说“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

答:

17.禽流感的危害可谓大矣,它是人类的共同敌人,你也一定很想为遏制禽流感作出自己的努力。请结合你了解的知识,说说我们该怎样防治禽流感。

答:

2、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①目前,。据调查,大中城市的中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在80%左右,而小学生的使用比例则高达95%以上。书写出现差错时,使用它能很快涂改错误,确实很方便,然而你是否意识到它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对人体有害?

②为了弄清涂改液的化学成分,北京市三名中学生在一位化学教授的帮助下,先后两次对涂改液的成分进行了测定,发现涂改液中含有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等物质。据专家介绍,它们非常容易挥发而游离于空气中。一旦被人吸入,会引起慢性中毒,使血液组成发生变化,影响神经系统,使人头疼、恶心,吸入量过大,会危及生命。

③为了验证涂改液的危害程度,这三名中学生又找来六只小白鼠,分三组做了对比模拟实验。他们将蘸有不等量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和对二甲苯三种试剂的棉花,放入两组小白鼠的笼子边上。试剂用量大的一组,只5分钟小白鼠就惊慌、抽(chù)而死;剂量小的一组,每天实验5—8分钟,与剩下的一组对比观察。5天中,实验组小白鼠的惊慌不安日益严重,进食减少,动作迟缓,体重下降,与对比组小白鼠体重逐日增加形成鲜明对比。a停止实验15天,慢性中毒现象逐渐消失,一切恢复正常。

④最近,中国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79种牌号的涂改液进行了检测实验。检测结果表明,b全部样品均不同程度地含有各种有毒物质,并散发刺鼻气味。实验证明,这类物质吸入体内或粘在皮肤上,会危害人体健康,进入大气层后还会破坏臭氧层。因为涂改液必须具有易溶解、易干(zào)、易挥发的特点,所以尽管作为涂改液溶剂的卤代烃和苯系物对身体有害,但在未找到合适替代物之前还要沿用,因此,短时间内国内市场上的涂改液成分不会有大的改变。

⑤(jiàn)于这种情况,我们有必要加强自我保护,警惕慢性中毒,最好不再使用涂改液。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按注音填上汉字

⑴三氯甲烷()⑵ 模拟()⑶ 卤代烃()

⑷干zào( )⑸ 抽chù() ⑹jiàn( )于

2. 为第①段的空格处补写一句话,与下文语意连贯。

3. 在第④段中,“合适替代物”是指 的物质。

4. 第③段主要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说明了什么内容?

5. 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说说该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6. 结合文章内容,请你谈谈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3、奇妙的人体

①人体大自然的杰作每时每刻都在创造着工程学、化学、物理学方面的奇迹。人体,其构造之精妙,其效率之高超,其消耗之低微,最精巧的机器人也不能与之相比。

②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它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人脑平均重1.2公斤,体积仅为1.5立方分米,神经元的数量与银河系中的恒星的数目相差无几,为150亿,耗能的功率仅在10瓦左右。如果用与脑神经元数目相同的相应半导体器件制造一台计算机,其体积将有1万立方米,是人大脑体积的600多万倍,需要电能100万千瓦,相当于一座大型水电站的发电量。一台大型电子计算机可以储存107—1010比特的信息,而人脑的信息容量可达1015 比特。

③人的心脏像一部有双重功能的水泵,通过压力将血液注入循环系统。血液是生命的河流,沿着9000多公里长的血管永不停息地流动着。血液的主要功能是通过人体细胞来发挥的。血液把氧气、水分和营养物输送给细胞,然后再提取细胞排出的废物。血液从心脏流出再返回,一次完整的循环连一分钟也用不了。血液流动的血管粗细不一,粗的直径约2.5厘米,有自来水管那么粗;细的如毛细血管,细到血球必须排成一行才能依次通过。血液中有红血球和白血球。圆饼形的红血球数量约有25兆,它的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白血球约有250亿,它是卫士,一旦发现外敌入侵,就会迎上去攻击;同时它也是清洁工,帮助消除血液中的垃圾。

④心脏由粗壮而a(jiānrèn)的肌肉构成,大小仅相当于一个拳头,但它的机械性十分惊人。心脏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每昼夜约跳动10万次。它每天排出血液9000多升,在人的一生中排出的血液总量大约2亿公斤。心脏的b(bàn mó)类似阀门,使血液顺着单一方向流动,避免倒流。现在,心脏已不再被认为是灵魂的住所、智慧的源泉,但是它那优美的造型和非凡的技能仍然使人赞叹不已。

⑤随着科学向自然奥秘的进军,人们不断发现一些令人难以捉摸的现象。譬如,从心脏上取下的一个细胞,在脱离心脏后仍能继续跳动。科学家还发现,在培养皿中的两个心脏细胞,各自按照自己的节奏跳动,但是当它们接触到一起时,便同步按照相同节奏一起跳动。

⑥呼吸几乎是不知不觉地进行的。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我们每分钟呼吸18次,每次吸进0.5升空气。我们体内的呼吸系统很像一个风箱,隔膜向下压,胸膛壁随之向外扩张,使空气流进,填补因体积变大后出现的真空。气管向下分成两个支气管,各与左肺右肺相通。两个支气管又分出许多小的支气管与肺连成许多小通道。从结构上看,肺的外形很像一棵树。因此有人把肺的结构称为支气管树。支气管树上最小的枝叉分别与肺泡相连。一个肺泡只有一粒米的1/10,人肺共有3亿个肺泡。肺泡之间是纵横交错的毛细血管网,肺泡与血管中间有透明的薄膜相隔,通过这种薄膜,红血球可以提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人体的呼吸系统和血液循环系统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随着人体运动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全身放松的情况下,肺和心脏可提供的空气和血液是实际需要的10倍。

⑦人体还是一座复杂的工厂,能够把原材料加工成能量和身体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消化系统是这座奇特工厂的主要车间,不知疲倦地工作着。人体所需要的物质,除氧是从呼吸获得以外,其他都必须从食品中提取。我们吃东西之前,口内就准备好了唾液。唾液中主要是水以及各种消化酶,唾液的功能是帮助咀嚼和吞咽食物。食道一直通到胃,是一根长20多厘米、直径不到2.5厘米的管子,食道壁布满肌肉,通过收缩和放松,使食物慢慢往下移动。胃壁可以蠕动食物,并可分泌酶和胃酸,使之与食物混合。胃在正常消化时所产生的胃酸能把地毯烧穿,胃壁上有一层光滑的粘膜,保护着胃壁不受胃酸的腐蚀。整个消化过程大部分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胃主要起原料堆积站的作用。小肠的内壁上有数以百万计的绒毛,绒毛的作用是促使营养变得更能使人体吸收。食物从进入口腔到排出体外需要一天时间,全程9米多。

⑧人的骨骼既结实又轻便,仅占体重的18%。健康的骨关节表面都有一层光滑的软骨组织和起润滑作用的粘状液体。据说,这种液体的润滑作用是迄今为止任何人造的润滑剂都无法与之c(pì)美的。人体共有206块骨头,由650条肌肉和100多个关节控制。固定肌肉与骨骼的腱极为坚韧,能承受每平方英寸8吨的压力。全身的骨头有一半以上分布在手和脚上。在跑步时,人的腿和脚每平方厘米平均要承受350公斤的压力,跳高时所承受的压力是跑步时的4倍。手是人体构造的精华,是大脑的得力侍从,是人类文化和文明的创造者。手还是世界上最多能的工具,每只手共有25个关节,可以做出58种截然不同的动作。

⑨人的所有这些奇妙而又复杂的自然结构,都包在一层类似外衣、有弹性又不透水的皮肤里。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单一器官。一个人普通的皮肤将近2平方米,重量约2.9公斤,厚度不到1.5毫米。皮肤上有汗孔,人体共有200万个汗孔,这是体温调节系统的一部分。人在剧烈活动时,体内温度可以比平时高出7度;这些余热就是靠出汗来散发掉的。我们的肌肉伸缩时产生的能量,1/4是有用的,剩余的3/4则转化成热量。表面看来,人只有在剧烈活动时及在高温条件下才出汗,其实不然,人始终处于出汗状态,每天要出0.5升以上的汗。

⑩今天人类在精神和物质方面所创造的奇迹是他的祖先做梦也想不到的。英国文豪莎士比亚说过:人是多么好的艺术品,他的外形美妙奇特,它的动作又像天使。人是万物之精华,自然界美的化身。

1. 请根据拼音写出文中应填入的词语

a. jiānrèn( ) b. bànmó ( )c. pì()美

2. 第②段画线句子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人脑 的特点。

3. 先后从人体的哪些方面来说明人体“奇妙”的特点的?

4. 阅读第⑥段,用自己的话说说人吸入空气,呼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5. 人的骨骼有何特点?是怎样进行说明的?

6. 结合学过的生理知识,谈谈青少年时期我们应该怎样健体?

4、南极海洋生物链

(1)南极海域生物繁茂,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海区里阳光照射充足,便于海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二是南极海域里有海水上升流存在,使得海水中营养盐类格外富足。有人把这里的营养丰富的海水(甲)“肉汁汤”,为海洋动植物生存与繁殖提供了良好环境。南极海洋生物链很短,它仅有三个环节,即:(乙)

(2)硅藻是一种单细胞藻类,通常呈黄色、褐色和绿色,是南极浮游植物中主要的成分。硅藻的繁殖能力极强,在理想状态下,一个硅藻在一个月之内可繁殖10亿个后代。

(3)硅藻的大量生长为海域的几亿吨至几十亿吨磷虾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条件。磷虾用途甚广,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之一。磷虾是南极生态中一个关键性的生物,没有它,就不会有那么多的鲸类、企鹅和海豹等。

1. 文中(甲)处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应是()

a. 引伸为b. 比喻为 c. 假设为 d. 解释为

2. 文中第二自然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是

3. 文中第三自然段“它将是人类大有希望的蛋白质之一”中的“将是”的意思是指

4. 根据文中所说的南极海洋生物种类,文中(乙)处应该填入的生物链的三个环节是

5. 根据文章的意思,给第三自然段选择一个最佳结尾。应该是( )

a. 有人认为,把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作为南极动物的象征十分恰当。

b. 有人认为,硅藻、磷虾、企鹅、鲸类和海豹都是南极生物的象征。

c. 有人认为,把企鹅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鲸类、海豹来更为恰当。

d. 有人认为,把磷虾作为南极生物的象征比起企鹅来说更为恰当。

说明文

对禽流感,人类所知还有限

13、禽流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很大;禽流感病毒种类很多,引起禽流感的原因很复杂;人们对禽流感爆发的原因还仅仅是推测等。(答出两点即可得满分)

14、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禽流感的传染性和危害性极大。(意思对即可)

15、不能。因为人们对禽流感爆发的原因还仅仅是推测。去掉则变成肯定,与事实不符,也不符合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要求。

16、人们对禽流感爆发的原因和传染源还不能完全确定,还仅限于推测。(意思对即可)

17、如:世界各国要协调努力阻止禽流感传给人类;防止接触感染;对个人而言,应注重身体健康、保持良好免疫力;食用禽类制品之前要高温充分烹煮,以杀灭病毒;严禁食用病死的禽类;切断病毒传播途径,采取科学防疫措施。(开放性试题,只要学生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如生物学中怎样确定传染源,怎样隔离等回答,有一定科学道理均可)

小心,涂改液伤着你

⑴lǜ⑵mó⑶tīng⑷燥⑸搐⑹鉴

2、很多学生喜欢使用涂改液

3、替代涂改液中有害的化学成分或其中的有毒。

4、作比较、举例子,说明了涂改液的危害程度。

5、逐渐:准确说明了慢性中毒现象的消失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同程度,准确说明了不同牌号的涂改液中含有的有毒物质是不同的。

6、作业时认真仔细,不出错,少用以至不用。

奇妙的人体

坚韧 瓣膜媲

2、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体积小、容量大、耗能低的特点。

3、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皮肤

4、空气气管小支气管肺泡薄膜毛细血管红血球提取氧气,排除二氧化碳(然后顺原路返回)

5、既结实又轻便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来说明轻便;用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来说明它的结实

6、坚持跑、跳、投和游泳等体育运动,增大肺活量,提高身体的柔韧程度。

南极生物链

1. b

2. 下定义、列数字

3. 当前磷虾还不是人类蛋白质的主要之一。

4. 硅藻磷虾鲸类、企鹅和海豹

5. d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