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阅读理解 > 正文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越中览古

李白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

苏台览古

李白

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

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

1.请从两个方面谈谈这两首诗共同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首诗艺术手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渡湘江

杜审言

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杜审言:唐代大诗人杜甫的祖父,仕途失意,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偏远的峰州,《渡湘江》写于这次流放途中。)

1.“迟日园林悲昔游”,是由眼前的春光回忆起往昔的春游,诗人为什么要用一个“悲”字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今春花鸟作边愁”,诗人用花鸟反衬“愁”之深重。杜甫《春望》中也有一联用了反衬的手法,写出这联,简要评析反衬艺术的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一段话谈谈:“人南窜”与“水北流”相对,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慨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紫薇花

杜牧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桃李无言今何在?向风偏笑艳阳人。

1.“桃李无言”句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笔下紫薇花的特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宋代诗人梅尧臣认为三、四两句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请你回答

1.这两句诗是如何“状难写之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两句诗传达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参考答案

一.

1.两者诗都是怀古之作,主题相同,题材相似,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2.前者着重渲染越宫昔日的繁华,结局聚集在今日荒凉的遗址,以强烈的反差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后者着重描绘姑苏台今日的荒凉,以今古常新的自然景物衬托人事的变幻无常,抒写了诗人内心的感受。

3.对人事变化、盛衰无常的感慨,对功名富贵的否定。

二.

1.今日的悲,使人不由得追溯起昔日的欢乐;回忆往日的欢乐,更反衬了今日处境之可悲。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用花鸟这些平时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感时”、“恨别”之情,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

3.抒写远离京师的悲凉心境及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愤懑。

三.

1.以桃花、李花来反衬紫薇花的美及花期之长。

2.清新俏丽,独占秋光。

四.

1.因为是写早行,诗人选取了早晨最有代表性的、最具典型意义的事物,呈现在读者眼前。

2.对羁旅的愁思,对故乡的思念,对早行的悲苦。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guofengr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