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化学 > 北京 > 正文

考试院专家:北京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

来源:考试吧 2019-7-6 11:01:46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考试院专家:北京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更多关于2019中考答案、2019中考真题,请访问考试吧中考网或微信搜索“zhongkao566”获取。

2019中考真题答案热点文章中考作文成绩查询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的总体设计思路是:坚持育人为本,贯彻北京市中考改革精神,体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突出化学学科特色,整体构建以学科能力为导向的命题框架,充分发挥考试的激励功能及对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命制的基本原则是:坚持以学科能力为导向,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实际问题为任务,以初中化学核心知识为基础,准确把握“能力”“情境”“问题”和“知识”4个要素在试题命制中的定位与相互联系,确保试题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情境选取紧贴生活、生产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我国化学、科技领域的新成果,体现我国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积极举措。问题设计注重基础性,考查学习理解能力,关注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应用性,考查实践能力,关注对核心知识和学科思想方法在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水平的评价;注重层次性,让各水平的考生都有展示的平台;注重探究性和开放性,关注对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体现创新精神。

  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的突出特点是:在保持试题整体稳定的前提下,注重基础、坚持创新,落实改革要求,体现育人导向。试题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

  1.关注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凸显化学学科价值,落实育人功能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中,素材的选取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关注社会热点,体现化学学科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和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难点问题等方面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关注我国在新能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成就,增强民族自信;充分关注我国在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采取的有效措施,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彰显新时代主旋律,落实价值观育人导向。

  例如,第12题以液化石油气主要成分为情境,体现化学知识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的作用;第16题以餐桌上的美味食材——土豆的科学食用为情境,体现化学研究方法在指导人们科学生活方面的作用;第15题以光解水制氢为背景,体现我国在新能源开发方面的成就;第13题以社会热点——垃圾的回收利用为情境,强化考生的社会责任意识;第17、18题以工业废料(生锈废铁屑、钛白废酸、电石渣)的再利用为情境,在考查考生应用初中化学中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分析生产实际问题能力的同时,彰显我国在充分利用资源、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开展的有力行动。

  2.关注课堂学习过程,注重学习理解能力的考查,体现基础性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关注课堂学习过程,重视对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的考查,既关注对基本内容的辨识记忆能力,也关注对重要结论、核心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能力。例如,试卷中涉及到对认识水的组成、利用实验认识物质的性质、探究燃烧条件、实验室制备物质等《考试说明》中要求的考试内容所蕴含的思路方法的考查。在对这些内容的考查中,试题一方面突出基础性,以教材中的原型活动为素材;另一方面通过对所学知识、思路方法的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考查考生的学习理解能力。例如,第19题,以酸的性质实验为情境,考查了考生对现象与结论的概括关联能力;第23题,以碳酸盐的检验、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等基本实验为情境,考查了考生对实验方案设计思路的概括关联能力。

  3. 关注对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考查,突出综合性和应用性,体现实践能力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体现了对“元素观”“变化观”“微粒观”等化学观念和“证据推理”“系统分析”等科学思维的考查,突出对考生应用化学核心知识、思想方法和关键能力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考查,体现实践能力。例如,第19题,需要考生依据实验方案和盐酸的性质,分析实验现象及产生现象微观实质——分子在不断运动,体现了“微粒观”的考查。又如,第17、18题,需要考生依据工业生产中物质转化或工艺流程信息,利用重要物质的主要性质对生产过程中的物质转化、设备功能进行分析,体现了“变化观”的考查。第11题、第24(3)(4),需要考生根据实验方案、现象或数据等证据,经过科学推理,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或获得结论,体现了对“证据推理”能力的考查。再如,第22题,需要考生实验体系内的化学反应、气体量的变化及由此引起的压强变化进行多步推理,体现了对“系统分析”能力的考查。

  4. 关注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考查,凸显学科特色,体现创新精神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中,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考查总体保持稳定,但分布更合理、考查内容更全面,考查形式更多元。

  在试题分布上,不仅在“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和“科学探究”栏目中集中体现对化学实验与科学探究的考查,还在选择题部分和“科学阅读理解”“生产实际分析”栏目中分散体现。

  在考查内容上,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科学探究主题要求和2019年中考化学学科考试说明中“基本实验与科学探究”部分的考试内容要求,聚焦基本实验,考查对基本实验的简单设计和分析解释;以科学探究题为载体,考查变量控制思想和综合分析能力。试题不仅考查了考生应用变量控制思想分析实验方案的能力,还在“科普阅读理解”部分考查了考生基于变量识别、变量分析描述数据信息、获得结论的能力(第16(2)(3)题)。

  在考查形式上,在保留经典的实验考查形式的同时,从3个方面进行了试题创新设计。一是创新了经典实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及性质”的考查,第10题采用“装置示意图呈现实验方案,分别对实验方案的4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做出选择”的考查形式,改变了以往单一设问填空的考查形式。二是在“基本实验及其原理分析”部分设计了第23题——“4选3”型选作题,分别针对实验目的和实验方案设计进行考查,不仅为考生提供了选择性,还深化了选择性试题的考查内涵。三是创新了科学探究题(第24题)的试题情境,该实验中采用了在科学研究中普遍使用的探究多变量体系中的最佳条件的方法,实验过程更为科学、高效,使考生在问题解决过程有所收获,体现了“答题过程也是学习过程”的评价理念。此外,第24(5)(6)小题,分别通过对考生学习新实验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的考查和利用变量控制思想进行方案评价的考查,实现了对创新意识和能力的评价。

  5.图文并茂,凸显科学阅读,体现开放性和选择性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题目数量、题目文字量总体稳定,考生答题文字量进一步减少,题干描述语言清晰、简洁,与题目设问紧密关联,保证了考生思考、解答的时间,为考生发挥出应有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试卷编排图文并茂,信息呈现方式多样,有常见的文字信息,也有数据图表信息,还有各种形式的图示信息,充分考查了考生多途径、多元信息获取的能力,凸显了对科学阅读能力的考查。例如,仅第16题(科普阅读理解),就呈现出文字、数据表、折线图、多变量柱状图等多种信息呈现方式,5个小题设问中,分别指向了数据表、折线图、多变量柱状图和文字信息的获取及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优化选作题设计,从基础知识的辨识调整为基本实验的理解和简单设计,深化了选作题的内涵。

  试题在开放性设计上,不仅体现了答案开放、思维角度多元、思考空间多层次的特点,还建立了答题表现与素养发展水平的关联。例如,第23题第(3)小题,考生可以模仿教材中的实验作答,也可以基于对溶解度概念的理解作答。

  6.问题角度多元,层次丰富,难度适当,为各水平考生搭建展示平台

  2019年中考化学试卷问题角度多元,涉及到物质的组成、构成、性质、用途,物质变化的类型、微观本质、定量分析,利用化学实验研究物质性质、变化规律、探究最佳条件等多个角度,为考生提供了宽广的展示空间。

  2019年化学试卷体现出能力考查层级清晰、层次丰富的特点,为各水平考生搭建展示的平台,让各水平考生都能充分展示自己在化学学习中的收获,感受学习的快乐,获得成功的体验。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认知性学习目标、技能性学习目标和体验性学习目标的水平分类,全卷试题涉及4个能力层级:对教材中核心知识的辨识记忆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题、第3题、第8题等;对应用核心概念、反应规律、物质性质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第7题、第12题、第14题等;对应用学科思想、认知模型综合系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例如,第16(2)(3)题要求考生利用变量控制思想对数据进行分析,第22题要求考生对实验体系中的化学变化及由其引起的压强变化进行系统分析;对远迁移能力的考查,例如第24题第(5)(6)题。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中考通关!
获取2020中考报名时间
获取2020中考作文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微信搜索"考试吧初高中" 关注获得中考秘籍

  相关推荐

  2019中考满分作文 | 2019中考作文题目 | 2019中考英语作文

  2019中考答案 | 中考语文答案 | 中考数学答案 | 中考英语答案

  2019中考成绩查询 | 2019中考录取分数线 | 2019中考志愿填报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wuxiaojuan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