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学
1.阴阳的基本概念: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凡是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属于阳;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晦暗的、抑制的属于阴。
2.阴阳的对立制约: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之间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3.阴阳的互根互用:指一切事物或现象中相互对立的阴阳两面,具有相互依存、互为根本的关系。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滋生、促进和助长的关系。
4.阴阳的消长平衡: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动态平衡。
5.万五行学说①木:“木曰曲直”。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作用的事物,归属于木。②火:“火曰炎上”。凡具有温热、上升、光明等作用的事物,归属于火。③土:“士曰稼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作用的事物,归属于士。④金:“金曰从革”。凡具有沉降、肃杀、收敛等作用的事物,归属于金。⑤水:水曰润下”。凡具有滋润、下行、寒凉、闭藏等作用的事物,归属于水。
6.五脏的生理功能:①心:主宰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心主血脉,主神明。②肺:覆盖五脏六腑,位置最高,故有“华盖”之称。肺主气、司呼吸,主通调水道,朝百脉。③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统血。④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刚脏之称。肝主疏泄,主藏血。⑤肾:藏先天之精,主生殖,肾为“先天之本”。肾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7.六腑的生理功能:①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②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③生理特点是“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8.脏腑的表里关系:心与小肠相表里、肺与大肠相表里、脾与胃相表里、肝与胆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
9.气的生理功能:①推动作用:指气的激发、兴奋和促进等作用。②温煦作用:指阳气温煦人体的作用。③防御作用:指气卫护肌肤,抗御邪气的作用。④固摄作用:指气对于体内血、津液等液态物质的固护、统摄和控制作用。⑤气化作用:指通过气的运动而产生的各种生理功能效应。
10.八纲辨证: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个纲领。
11.表证:是六淫外邪从皮毛、口侵入机体,病位浅,在肌肤的证候,是外感病的初起阶段。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和病情轻的特点。
12.里证:是泛指病变部位在内,因脏腑、气血、骨髓等受病所反映的证候。具有病程长、病位深、病情复杂等特点。
13.卫气营血辨证:①卫分证:主要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脉浮数等,属于八纲证候中的表热证。②气分证:证候特点有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等。属正盛邪实,阳热炽盛里证。③营分证:实质性损害为主要病机。主要证候表现为身热夜甚,舌红绛,心烦不寐,或神昏等。④血分证:血热亢盛、动血耗血为主要证候,以斑密布、出血及舌质深绛为辨证要点。
14.服药时间:汤剂一般每日1 剂,煎2 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 ~6 小时,服药与进食间隔1 小时左右。
15.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距离皮肤2~3cm,使病人局部有温热感为宜,每处灸10 ~15 分钟,至皮肤出现红晕为度。
↓↓点击下方链接领取[主管护师]真题/考点/模拟题等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