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正文

2015考研《政治》史纲材料分析题考点解读

来源:搜狐教育 2014-12-27 16:13:03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5考研《政治》史纲材料分析题考点解读”由考试吧发布,更多2015考研答案、2015考研真题等信息,请关注考试吧考研网或搜索公众微信号“566考研”!

2015年考研真题及答案专题热点文章关注微信 对答案考研题库估分

  随着2015考研政治的落幕,整张考研试卷的难度分析也就随之浮出水面,虽整体难度略有提升,但最令人意外的是史纲材料分析题难度的加大,令许多考生手足无措,无话可说。其实这道题出得非常精彩,通过对新文化运动的演变考查了近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史。下面我们来深入解读本题。

  先看材料: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1925年郭沫若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十月十五日丁祭过后的第二天,孔子和他的得意门生颜回、子路、子贡三位在上海的文庙里吃着冷肉的时候,有四位年轻的大班抬了一乘朱红漆的四轿,一直闯进庙来,里面走出一位脸如螃蟹,胡须满腮的西洋人来,原来这位胡子螃蟹脸就是马克思。

  孔子一见来的是马克思,他便禁不得惊喜着叫出:啊啊,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呀!你来到敝庙来,有什么见教呢?

  马克思说:我是特为领教而来,我们的主义已经传到你们中国,我希望在你们中国能够实现,但是近来有些人说,我的主义和你的思想不同,所以在你的思想普遍着的中国,我的主义是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我便来直接领教你:究竟你的思想是怎么样?和我的主义怎样不同?

  孔子说:难得你今天亲自到了我这里来,太匆促了,不好请你演讲,至少请你作一番谈话罢。你的理想的世界是怎样的呢?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的世界,是我们生存在这里面,万人要能和一人一样自由平等地发展他们的才能,人人都各能尽力做事而不望报酬,人人都各能得生活的保障而无饥寒的忧虑,这就是我所谓“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共产社会。

  孔子说:你这个理想社会和我的大同世界竟是不谋而合,你请让我背一段我的旧文章给你听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这不是和你的理想完全一致的吗?

  马克思说我的理想和有些空想家不同,我的理想不是虚构出来的,也并不是一步可以跳到的。我们先从历史上证明社会的产业有逐渐增值之可能,其次是逐渐增值的财产逐渐集中于少数人之手中,于是使社会生出贫乏病来,社会上的争斗便永无宁日。

  孔子说:我从前也早就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的呀!

  孔子的话还没有十分钟落脚,马克思早反对起来了:不对,不对!你和我的见解终竟是两样,我是患寡且患不均,患贫且患不安的,你要晓得,寡了便不均起来,贫了便是不安的根本。所以我对于私产的集中虽是反对,对于产业的增值却不惟不敢反对,而且还极力提倡,所以我们一方面用莫大的力量去剥夺私人的财产,而同时也要以莫大的力量来增值社会的产业。

  孔子说:尊重物质本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思想,洪范八政食货为先,管子也说过“仓源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我的思想乃至我国的传统思想,根本和你一样,总要先把产业提高起来,然后才来均分。

  马克思到此才感叹起来:我不想在两千年前,在遥远的东方,已经有了你这样的一个老同志!你我的见解完全一致的,怎么有人曾说我的思想和你的不合,和你们中国的国情不合,不能施行于中国呢?

  (1)“马克思进文庙”的历史背景是什么?(4分)

  (2)如何理解孔子与马克思对话中谈到的他们之间思想上的“不同”与“一致”?(6分)

  初看材料,大部分考生感觉无从下手。实则第一问考查的是在近代中国发展历程中,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演变历程,第二位则考查的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中国化的过程。

  于是我们继续分析,可以得出第一问: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虽然对封建专制主义、伦理道德和封建迷信愚昧进行了批判,但是它的过度批判孔学,也体现了出了一定局限性。当时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有的人看问题很片面,坏就是绝对的坏,好就是绝对的好。这种缺乏科学批判精神、形式主义地看问题的方法,影响了这个运动后来的发展。

  而第二问的答题线索也就不难梳理:

  不同:孔子对于大同社会的构想是一种空想,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是一种科学社会主义

  相同: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中有着朴素的共产主义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关怀。马克思主义完全可以中国化,中国化的一方面是根据中国的国情,另一方面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的,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必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民族形式。这就要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国文化进行认真的清理,剔除糟粕,吸收精华,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而得以生长繁荣。

扫描二维码关注"566考研"微信,第一时间对答案 看视频解析

考研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考研"

  相关推荐

  2015考研政治答案2015考研英语答案2015考研数学答案关注微信 对答案热点文章

  2015考研真题在线交流专区考研题库估分手机题库下载

  2015年考研成绩查询时间查分免费提醒考研复试分数线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liyuanyuan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