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考研政治:中共历史上17次重要会议内容汇总(3)

考试吧整理“中共历史上17次重要会议内容及相关文件汇总”供广大考生使用,预祝大家取得好成绩!

  附:1951年12月, “三反”运动,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

  “五反”运动,反对行贿、反对偷税漏税、反对偷工减料、反对盗骗国家财产、反对盗窃国家经济情报。

  附:1952年9月,毛: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十年到十五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而不是十年或者更长时间以后才开始过渡。

  附:1953年6月,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一化三改造):“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2、《宪法》,把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作为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确定下来。

  3、改造的目的: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另:所有关于社会主义改在的内容:

  1、 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原则: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国家按照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逐步把农民引导到互助合作的道路,逐步把个体农民的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行为。

  2、 农业合作化过程中:互助社(社会主义萌芽性质);初级农业合作社(半社会主义性质);高级农业合作社(社会主义性质)。

  3、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和(拥护宪法)接受改造的一面。

  4、 建国初的国营经济来源:解放区原有、没收官僚、接收外国;地主土地(给农民了)、民族资产(赎买,不没收)

  5、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采取由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形式:在工业中实行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统购包销;在商业中实行经销代销等低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再逐步发展到部分行业公私合营、全行业公私合营等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6、 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赎买政策有:四马分肥(国家所得税、公积金、工人福利、资方红利)、定息(5%,7年—变10年)。

  7、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剥削制度消灭的标志,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附:中央提出,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国家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指出经济建设工作在整个国家生活中已经居于首要的地位。

  第一个五年计划确定的指导方针和基本任务是:

  1、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2、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有步骤地促进农业、手工业的合作化;

  3、继续进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4、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同时正确地发挥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作用;

  5、保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人民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水平。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参照苏联的经验,选择了一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道路。

  附:1954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京举行。

  1、制定了第一步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2、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了“四个现代化”,现代化的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科学技术、人大三届一次)、国防。

  附:1955年,中共七届六中全会---初步形成两步走的发展战略思想

  附:1956年1月14日至20日,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周恩来表述知识分子属于工人阶级。

  1、 在新中国成立后,党对知识分子实行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

  2、 周提出“向现代化科学进军”的任务;科技是关系国防、经济、文化的关键因素。

  3、 毛提出要进行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努力学习知识,迅速赶上先进水平。

  附:1955年4月25日《论十大关系》 -- 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根据本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1提出了"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这个围绕的基本方针。

  2对立统一规律应用于对社会主义现实的分析,提出了十大关系。

  3阐述了社会主义实践中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辩证关系,发展了唯物史观。

  4辩证地分析了独立自主和学习外国的关系。(以苏联为鉴,走自己的路!)

  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

  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必须根据中国情况走自己道路的根本思想,标志着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开始。

  内容:1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 2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

  3 经济建设和国法建设; 4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

  5 中央和地方; 6 汉族和少数民族; 7 党和非党;

  8 革命和非革命; 9 是非; 10 中国和外国;

  另外报告中提出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和民主党派的关系)、“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a、艺术风格自由发展、自由讨论;

  b、不用行政力量;

  c、艺术、科学的是非问题业内讨论,不轻率!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相关推荐:

  2012考研《政治》大纲解析及备考指导汇总

  任汝芬2011政治强化班(邓小平理论)讲义汇总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