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热点搜索
学员登录 | 用户名
密码
新学员
老学员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考研 > 考研复习指导 > 考研政治复习指导 > 考研考点预测 > 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二

来源:恩波 2009-12-15 13:59:40 要考试,上考试吧! 考研万题库
2010年考研只有最后20天左右时间了,为帮助广大学员更好的冲刺备考,考试吧特整理了“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以供考生参考使用!预祝各位考试顺利!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考点1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1) 认识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特点,是认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和任务、制定革命路线和方针的基础。

  (2) 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①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近代中国社会的特点:一是自然经济遭破坏,但封建制度依然保留并占优势;二是民族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具有两面性;三是帝国主义成为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总根源;四是封建势力成为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五是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极端不平衡;六是中国人民的贫穷和不自由程度是世界上少有的。③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3) 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根本任务,一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二是实现祖国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后一任务是前一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

  (4) 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时代特征:①国际环境是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②经济条件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政治基础是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力量;④思想文化条件是新文化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5) 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

  考点2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926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

  1928年10月到1930年5月,毛泽东陆续发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反对本本主义》等文章,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

  1940年前后,毛泽东发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发刊词》《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达到成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等文章,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尤其是解放战争以来的经验,提出了著名的十大军事原则;论述了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思想,完整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土改总路线;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以及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系统论述了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思想,指出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革命的主要经验和主要纲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进一步得到丰富和发展。

  考点3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

  ①解决了在一个以农民为主体的、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的一系列理论问题。②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③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考点4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提出

  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第一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和总路线。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完整地论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即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

  考点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和动力

  (1)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就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但在不同历史阶段上,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集中反对的主要敌人有所不同。

  (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动力是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而根本的动力是工人和农民。

  考点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

  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是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无产阶级对于中国革命的领导权不是天然的,而是在与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实现的。

  考点7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前途

  (1)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任务,决定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不是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革命,而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十月革命之后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既不同于旧式的一般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也不同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革命。

  (2)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是社会主义,而不是资本主义。

  考点8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 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2) 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这三大经济纲领,是指导新民主主义共和国进行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

  (3) 文化纲领,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文化中居于指导地位的是共产主义思想。

  考点9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1) 主要内容: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理论。

  ①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必要性:第一,这是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二,反革命力量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在农村的统治相对薄弱;第三,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无产阶级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起来革命。

  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可能性(中国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原因和条件):一是中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二是国民革命的影响;三是全国革命形势继续向前发展;四是相当力量的正式红军的存在;五是共产党组织的有力量和政策正确。

  (2) 重要意义:①它反映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指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唯一正确理论;②它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重要内容;③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

  考点10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

  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一文中,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作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他指出“统一战线问题,武装斗争问题,党的建设问题,是我们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三个基本问题。正确地理解了这三个问题及其相互关系,就等于正确地领导了全部中国革命。”

  考点11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及其主要经验

  (1) 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统一战线先后经过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统一战线、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等几个时期。

  (2) 主要经验:一是坚持党在统一战线中的领导权;二是坚持以工农联盟为基础,扩大非劳动人民的联盟;三是对资产阶级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等等。

  考点12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

  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特点和优点之一。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武装斗争,武装斗争是长期的。这是由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考点13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经验

  (1)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

  (2) 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建设的基本经验:一是着重从思想上建党,这是党的建设的突出特点;二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三是注重党的组织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相关推荐:2010年任汝芬考研《政治》最后冲刺卷10套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最后冲刺考点狂背一
       任汝芬团队:2010年考研政治十大预测分析题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考研英语一
共计364课时
讲义已上传
53214人在学
考研英语二
共计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5495人在学
考研数学一
共计71课时
讲义已上传
5100人在学
考研数学二
共计46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84人在学
考研数学三
共计41课时
讲义已上传
4483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考研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考研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官方
微信
扫描关注考研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帮助
中心
文章责编:zhangyuq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