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会计职称考试 > 模拟试题 > 中级会计实务 > 正文

2015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标准试题及答案(4)

来源:考试吧 2015-04-13 15:27:20 要考试,上考试吧! 会计职称万题库
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5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标准试题及答案”,方便广大考生备考,更多2015会计职称考试试题请访问考试吧会计职称考试网!
第 1 页:单项选择题
第 2 页:多项选择题
第 3 页:判断题
第 4 页:计算分析题
第 6 页:综合题

  39 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电子产品的上市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公司对存货计提跌价准备的会计政策是按单项存货、按年计提跌价准备。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下列资产出现减值迹象,为此,甲公司进行了减值测试,并做出了相关的会计处理。

  (1)A产品库存500台,单位成本为4.5万元,A产品市场销售价格为每台4.5万元。甲公司已经与长期客户某企业签订一份不可撤销的销售合同,约定在2011年2月10日向该企业销售A产品300台,合同价格为每台4.8万元。向长期客户销售的A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3万元;向其他客户销售的A产品平均运杂费等销售税费为每台0.4万元。A产品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10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在确定A产品是否发生跌价时认为:

  签订合同部分300台:

  可变现净值=300×(4.8-0.3)=1350(万元),成本一300×4.5=1350(万元)

  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

  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

  A产品的可变现净值总额=1350+820=2170(万元),总成本=1350+900=2250(万元),

  因此,对A产品应该计提跌价准备的金额=2250-2170-10=70(万元)

  借:资产减值损失70

  贷:存货跌价准备70

  (2)2010年末甲公司持有一项专利权的账面余额为450万元,累计摊销100万元,在上期末已计提减值准备50万元。该专利权是甲公司从国外购入的、专门用于生产节能电冰箱的技术。

  2010年12月31日,专利权的市场价格为400万元,预计专利权使用及处置过程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为450万元,甲公司的会计人员认为专利权的可收回金额450万元超过其账面价值300万元,没有发生减值,因此转回了原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借:无形资产减值准备50

  贷:资产减值损失50

  (3)甲公司2010年3月10日购买B公司发行的股票300万股,成交价为每股14.7元,另付交易费用90万元,占B公司表决权5%,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2010年6月30日,该股票每股市价为13元。甲公司预计股票价格下跌是暂时的;2010年12月31日B公司因违反相关证券法规,受到证券监管部门查处,受此影响,B公司股票的价格发生严重的下跌,并且该下跌估计会持续很长时间,2010年12月31日收盘价格为每股市价6元。

  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处理如下:

  借:资本公积210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2100

  (4)甲公司2009年12月31日,以银行存款4500万元从二级市场购入南方公司80%的有表决权股份,能控制南方公司。当日,南方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和账面价值均为5000万元,甲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层面确认的商誉为500万元。2010年12月31日,南方公司可辨认净资产按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账面价值为13000万元。甲公司估计包括商誉在内的南方公司的可收回金额为13125万元。

  甲公司的会计人员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商誉减值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500

  贷:商誉减值准备500

  (5)甲公司拥有总部资产(为一栋办公楼)和两条独立生产线(A、B两条生产线),被认定为两个资产组。2010年末总部资产和两条独立生产线的账面价值分别为400万元、400万元、600万元。两条生产线的使用寿命分别为5年、10年。由于两条生产线所生产的产品市场竞争激烈,同类产品更为价廉物美,从而导致产品滞销,开工严重不足,产能大大过剩,导致两条生产线出现减值迹象并于期末进行减值测试。在减值测试过程中,该栋办公楼的账面价值可以在合理和一致的基础上分摊至各资产组,其分摊标准是以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和剩余使用寿命加权平均计算的账面价值作为分摊依据。经减值测试计算确定的两个资产组(A、B两条生产线)的可收回金额分别为460万元、600万元。甲公司会计人员处理如下:

  借:资产减值损失34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一总部资产(办公楼)108

  一A生产线32

  一B生产线200

  要求:

  根据上述资料,逐项分析、判断甲公司上述经济业务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分别注明业务的序号),并简要说明理由;如不正确编制有关调整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参考解析:

  事项(1)甲公司的会计人员确定A产品存货跌价准备结果和账务处理正确,但是计算过程不正确。

  理由:因为A产品是部分签订了销售合同,部分没有签订,在确定其是否发生跌价时不能放在一起核算。正确的处理是:

  签订合同部分300台:

  可变现净值=300×(4.8-0.3)=1350(万元),成本=300×4.5=1350(万元),因为产品的可变现净值=产品的成本,所以签订合同部分不需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未签订合同部分200台:

  可变现净值=200×(4.5-0.4)=820(万元),成本=200×4.5=900(万元),应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00-820-10=70(万元)。

  事项(2)甲公司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的判断正确,但是处理不正确。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一经计提,不得转回。更正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50

  贷:元形资产减值准备50

  事项(3)的处理不正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应计人资产减值损失,同时将以前期间累计计入资本公积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转出。

  借:资产减值损失27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公允价值变动2100

  贷:资本公积一其他资本公积27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一减值准备2100

  事项(4)的处理不正确。

  理由: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的总商誉=500/80%=625(万元)

  甲公司包含商誉的资产组账面价值=13000+625=13625(万元),可收回金额为13125万元,应计提商誉减值500万元。

  甲公司2010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商誉应计提的减值一500×80%一400(万元)。少数股东商誉分担的减值=500×20%=100(万元)。

  更正分录如下:

  借:商誉减值准备100

  贷:资产减值损失100

  事项(5)处理正确。总部资产应分配给A生产线的金额=400×400/(400+2×600)=100(万元),总部资产应分配给B生产线的金额=400×600×2/(400+2×600)=300(万元),包含总部资产的A生产线账面价值=400+100=500(万元),可收回金额460万元,发生减值40万元;包含总部资产的B生产线账面价值=600+300=900(万元),可收回金额600万元,发生减值300万元。A生产线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40×100/(400+100)=8(万元),分配给A生产线本身的数额=40×400/(400+100)=32(万元)。B生产线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300×300/(600+300)=100(万元),分配给B生产线本身的数额=300×600/(600+300)=200(万元)。

关注566会计职称微信第一时间获取报名、试题、内部资料等信息!

会计职称题库手机题库下载】 | 微信搜索"566会计职称"

初级QQ群 中级QQ群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相关推荐: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新手备考必备法宝

  2015年中级会计职称备考预习阶段重点章节总结

  2015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单元测试题汇总

  2015会计职称《中级会计实务》全真试题及答案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级会计实务
共计2711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036人在学
经济法
共计221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2623人在学
财务管理
共计287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519人在学
财务报告目标
共计25824课时
讲义已上传
68785人在学
存货的期末计量
共计5987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548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3中级还有
2023中级会计考试时间9月9日-11日
版权声明:如果会计职称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会计职称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会计职称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会计职称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初级报名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级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