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会计职称考试 > 复习指导 > 中级财务管理 > 正文

2012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重难点及典型题(6)

  八、作业成本管理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及相关概念

  1.作业

  所谓作业,是指在一个组织内为了某一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工作,它是作业成本计算系统中最小的成本归集单元。

  2.成本动因【★2011年单选题】


成本
动因
资源动因

反映作业量与资源耗费之间的因果关系,引起作业成本变动

作业动因

反映产品产量与作业成本之间的因果关系,引起产品成本变动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和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比较项目
作业成本计算法 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
间接费用 分配对象 作业 产品
分配方法

先将资源耗费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然后再将作业中心的成本按照各自的成本动因和作业的耗用数量分配到各产品

先将间接费用归集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等项目中,然后再以产量等为基础分配到各产品中

直接费用

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

  【例题14·判断题】某产品发生直接人工成本200万元,直接材料费用200万元,没有发生间接制造费用,则作业成本法和传统的成本计算法下计算的产品成本是一致的。(  )

  【答案】√

  【解析】直接人工和直接材料都属于直接费用,直接费用的确认和分配,作业成本法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一样。

  【提示】作业成本法下,对于不同的作业中心,由于成本动因不同,间接费用的分配标准也不同。

  (三)作业成本管理的含义

 

  成本分配观:成本分配是从资源到作业,再从作业到成本对象,而这一流程正是作业成本计算的核心。流程观:为企业提供引起作业的原因(成本动因)以及作业完成情况(业绩计量)的信息。

  (四)流程价值分析

  1.成本动因分析帮助人们找出形成作业成本的根本原因。

  2.作业分析


作业的分类
增值作业

判断标准:
(1)该作业导致了状态的改变
(2)该状态的改变不能由其他作业来完成
(3)该作业使其他作业得以进行

非增值作业

即便消除也不会影响对顾客服务的潜能,不必要或可消除

降低成本的途径

作业消除、作业选择、作业减少、作业共享

  【备考提示】重点是掌握增值作业的三个条件和降低成本的途径,以客观题的形式把握。

  【提示】(1)作业分析是流程价值分析的核心。

  (2)作业和成本的关系:

 

  3.作业业绩考核


财务指标
主要集中在增值成本和非增值成本上,可以提供增值与非增值报告,以及作业成本趋势报告

非财务指标

主要体现在效率、质量和时间三个方面,比如投入产出比、次品率和生产周期等

  【例题15·多选题】下列作业中属于非增值作业的有(  )。

  A.检验作业

  B.次品返工作业

  C.印刷厂的装订作业

  D.裁缝厂的裁剪作业

  【答案】AB

  【解析】检验作业只能说明产品是否符合标准,而不能改变其形态,不符合增值作业的第一个条件,所以选项A是答案;次品返工作业是重复作业,在其之前的加工作业本就应提供符合标准的产品,因此也属于非增值作业,所以选项B是答案。装订和裁剪作业都符合增值作业的三个判断条件,所以是增值作业。

  九、责任成本管理

  (一)责任成本管理的含义

  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企业内部划分为不同的责任中心,明确责任成本,并根据各责任中心的权、责、利关系,来考核其工作业绩的一种成本管理模式。

  (二)责任成本管理流程

 

  (三)责任中心及其考核

  按照企业内部责任中心的权责范围以及业务活动的不同特点,责任中心一般可以划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投资中心三类。

  1.成本中心

含义

是指有权发生并控制成本的单位。成本中心一般不会产生收入,通常只计量考核发生的成本

特点

(1)不考核收益,只考核成本
(2)只对可控成本负责,不负责不可控成本
(3)责任成本是成本中心考核和控制的主要内容

考核指标

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责任成本-实际责任成本
预算成本节约率=预算成本节约额/预算成本×1000%

  【提示】可控成本三个条件:

  (1)该成本的发生是成本中心可以预见的

  (2)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计量的

  (3)该成本是成本中心可以调节和控制的

  2.利润中心【★2011年多选题、2009年计算题】

含义 既能控制成本,又能控制收入和利润的责任单位
分类 自然利润中心

自然形成的,直接对外提供劳务或销售产品以取得收入的责任中心

人为利润中心

人为设定的,通过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之间使用内部结算价格结算半成品内部销售收入的责任中心

考核指标 边际贡献

销售收入总额-变动成本总额

可控边际贡献

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可控固定成本

部门边际贡献

可控边际贡献-该中心负责人不可控固定成本

  【提示】

  (1)变动成本包括产品变动成本和变动期间费用。

  (2)可控边际贡献也称为部门经理边际贡献,它衡量了部门经理有效运用其控制下的资源的能力,是评价利润中心管理者业绩的理想指标。

  (3)边际贡献反映了利润中心的盈利能力,但对业绩评价没有太大的作用。

  (4)部门边际贡献又称部门毛利,更多地用于评价部门业绩而不是利润中心管理者的业绩。

  【例题16·单选题】甲利润中心某年的销售收入10000元,已销产品的变动成本为1000元,变动销售费用4000元,可控固定成本1000元,不可控固定成本1500元。那么,该年该部门的“可控边际贡献”为(  )。

  A.5000元

  B.4000元

  C.3500元

  D.2500元

  【答案】B

  【解析】可控边际贡献=部门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可控固定成本=10000-1000-4000-1000=4000(元)。

  3.投资中心【★2010年判断题、2009年计算题】

  投资中心是既对成本、收入和利润负责,又对投资及其投资收益负责的责任单位。

评价指标 计算公式 优点 缺点
投资报酬率 营业利润
平均营业资产

(1)反映综合获利能力,具有横向可比性
(2)可促使经理人员关注营业资产运用效率,并有利于资产存量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1)引起短期行为的产生
(2)追求局部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体利益最大化
(3)为眼前利益牺牲长远利益

剩余收益 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

弥补投资报酬率指标会使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冲突的不足

绝对指标,不便于不同规模的
投资中心之间进行业绩比较

  【提示】

  (1)平均营业资产=(期初营业资产+期末营业资产)/2

  (2)营业利润是指的息税前利润,与剩余收益公式中的经营利润含义相同;经营资产和营业资产的含义相同。

  (3)剩余收益=经营利润-经营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营业资产×最低投资报酬率,因为投资报酬率=营业利润/平均营业资产,所以,剩余收益=投资报酬率×平均营业资产-营业资产×最低报酬率=投资额×(投资报酬率-最低投资报酬率),这里的平均营业资产、经营资产可以看成是投资中心的投资额。

  (4)最低投资报酬率有时候也可以用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替代,因为加权平均资本就是投资人要求的最低投资报酬率(必要报酬率)。

  【例题17·计算题】彩虹公司下设A、B两个投资中心,A投资中心的投资额为1000万元,投资报酬率为20%;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为18%,剩余收益为45万元;彩虹公司的资本成本为15%(假设扣最低投资报酬率相等)。目前有一项目需要投资额500万元,投资后可增加息税前利润95万元。

  要求:

  (1)计算追加投资前彩虹公司的投资报酬率和剩余收益;

  (2)判断从投资报酬率的角度看,A、B投资中心是否会愿意接受该投资;

  (3)判断从剩余收益的角度看,A、B投资中心是否会愿意接受该投资。

  【答案】

  (1)45=B中心的经营资产×(18%-15%)B中心的经营资产=1500(万元)

  追加投资前彩虹公司的投资报酬率=(1000×20%+1500×18%)/(1000+1500)×100%=470/2500×100%=18.8%

  追加投资前彩虹公司的剩余收益=1000×(20%-15%)+45=95(万元)或=(1000+1500)×(18.8%-15%)=95(万元)

  (2)该项目的投资报酬率=95/500×100%=19%

  因为该项目投资报酬率(19%)低于A投资中心目前的投资报酬率(20%),高于目前B投资中心的投资报酬率(18%),所以,A投资中心不会愿意接受该投资,B投资中心会愿意接受该投资。

  (3)因为不论是A投资中心还是B投资中心,接受该投资项目增加的经营利润(95万元)都大于该投资额与最低投资报酬率的乘积(500×15%=75万元),即剩余收益都会增加(20万元);所以,从剩余收益的角度看,A、B投资中心都会愿意接受该投资。

  4.内部转移价格

  内部转移价格是指企业内部有关责任单位之间提供产品或劳务的结算价格。

种类 适用条件 确定方法 说明
市场价格

有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

以市场的现行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客观真实,能同时满足分部和公司的整体利益

协商价格

中间有非竞争性的市场可以交易

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双方进
行协商确定能接受的价格

上限是市场价格,下限是单位变动成本

双重价格

 

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

能较好地满足企业内部交易双方在不同方面的管理需要

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内部转移的产品或劳务
没有市价

包括完全成本、完全成本加成、变动成本以及变动成本加固定制造费用四种形式

简便客观,但存在信息和激励方面的问题

  【提示】

  (1)关于协商价格的适用条件说明:

  在竞争性市场中,产品价格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买卖双方没有协商的余地。因此,只有在“产品有在非竞争性市场买卖可能性”时,买卖双方才有权自行决定是否买卖这种中间产品,才可能按照协商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

  (2)关于协商价格与双重价格的区别:

  协商价格是企业内部各责任中心以正常的市场价格为基础,并建立定期协商机制,共同确定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作为计价标准。注意采用协商价格时内部买卖双方(或者说供应方和使用方)都采用这个价格计价。

  双重价格是内部责任中心的交易双方采用不同的内部转移价格作为计价基础。简单地说,会产生两个价格。如生产车间A向生产车间B提供半成品,结算的时候,生产车间A的卖出价格为50元,而生产车间B的买入价格为45元,这就是双重价格。

  (3)关于市场价格的说明:

  有完全竞争的外部市场时,市场价格仅仅是确定内部转移价格的基础,并不是说此时内部转移价格等于市场价格,因为内部转移时不会发生对外的销售费用,而市场价格中包括对外的销售费用,因此,准确地说,此时,内部转移价格=市场价格-对外的销售费用。

  【例题18·单选题】某企业甲责任中心将A产品转让给乙责任中心时,厂内银行按A产品的单位市场售价向甲支付价款,同时按A产品的单位变动成本从乙收取价款。据此可以认为,该项内部交易采用的内部转移价格是(  )。

  A.市场价格

  B.协商价格

  C.双重价格

  D.以成本为基础的转移定价

  【答案】C

  【解析】这里对同一产品存在两种价格,所以应该选双重价格。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相关推荐:   

  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历年真题精选汇总

  2012会计职称《中级财务管理》精编习题8套

  考试吧策划:2012年会计职称考试备考完全攻略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级会计实务
共计2711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036人在学
经济法
共计221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2623人在学
财务管理
共计287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0519人在学
财务报告目标
共计25824课时
讲义已上传
68785人在学
存货的期末计量
共计5987课时
讲义已上传
36548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3中级还有
2023中级会计考试时间9月9日-11日
版权声明:如果会计职称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会计职称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会计职称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会计职称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初级报名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级报名查分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