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教师面试 > 正文

2020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

来源:考试吧 2021-5-5 22:47:28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考试吧整理了“2020下半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更多关于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教师资格考试网。

本次教资面试试题来源于学员回忆与真实试题存在偏差,仅供参考。

  试讲题目一:初中物理《变阻器-电阻》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提问学生,上节课学的影响电阻的阻值有哪些因素?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是什么?顺势引出课题——《变阻器-电阻》。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变阻器的原理

  教师根据学生对导入问题的回答,引导学生得出改变阻值最简便的方法就是改变电阻丝接入电路的有效长度。

  教师展示一段镍铬合金线,演示改变另一端的接触点的位置,从而改变接入电路电阻丝的阻值。

  结合上述分析,教师给出滑动变阻器的概念及变阻器的原理。

  2.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教师展示一个实验室常用的滑动变阻器,介绍基本构造。陶瓷圆筒上缠绕有很长的漆包合金线,三个接线柱,一个滑头P。

  教师结合滑动变阻器的实物,说明结构示意图如何画,并给出电路图中的符号画法。

  3.变阻器的使用

  教师提供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灯泡及导线等器材。说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要求,“一上一下”原则;开关闭合前,需要把变阻器的阻值调到最大以保护电路。

  教师让学生连接电路并画出电路图,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根据灯泡的亮暗程度来分析电路的电流大小。发现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有效电阻丝越长,灯泡越暗,说明电流越小,说明变阻器的电阻越大。

  环节三:巩固提高

  教师在大屏幕上呈现一道关于变阻器组成和使用注意事项的填空题,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环节四:小结作业

  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知识点。

  开放性作业:找一找变阻器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二:初中物理《升华与凝华》

  1.题目:升华与凝华

  2.内容: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有与生活联系的实例;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提出问题: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古人认为霜是从天上降落的,故而称为霜降。你赞同这个观点吗?你能用曾经学过的物态变化解释吗?还有没有其他物态变化呢?由此引出本节课题《升华和凝华》。

  环节2:新课讲授

  教师出示新旧两只白炽灯灯泡,请学生观察、对比两个灯丝的粗细。学生观察后发现旧灯泡中的灯丝较细一些。教师提出问题:为什么用久了的灯丝会变细呢?

  【生成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和交流,一部分同学认为可能是灯泡在使用时,温度较高,使得钨丝在高温下熔化,由固态变成了液态,另一部分同学认为也可能是灯丝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

  为了进一步得出结论,教师演示实验:碘的升华和凝华。在试管中放少量碘,塞进盖子后放入热水中,请学生观察瓶中有何变化,通过观察学生会发现:固态的碘没有经过熔化过程,而直接变为紫色的碘蒸气;再将试管从热水中拿出来,放入凉水中,碘蒸气没有经过液化而直接变为固态的碘。

  由学生总结实验现象:加热时,碘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冷却时,碘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此时教师明确概念: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深化理解】

  结合实验过程当中的现象:试管放入热水中时碘发生升华现象,将试管放入冷水中时碘发生凝华现象,请学生说一说升华和凝华的吸放热情况,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升华需要吸热,凝华需要放热。

  并请学生小组讨论并解释“霜降”和用久的灯丝会变细的生活现象:①霜的形成属于凝华,秋天地面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植物上直接凝华形成细微的冰晶。②白炽灯用久了,灯丝会变细是因为在灯泡使用时,温度较高,钨丝升华,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所以灯丝变细。

  环节3:巩固提高

  教师多媒体展示水的三种状态,分别是冰、水和水蒸气,请学生结合之前所学知识,完成物态转化关系图。

  环节4: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堂课所学知识点。

  作业:联系生活,找一找升华和凝华在生活中都有哪些应用。

  四、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三:初中物理《电磁铁》

  1.题目:电磁铁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要有板书;

  ( 2)试讲十分钟左右;

  (3》讲明电磁铁磁性大小的景响因素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吗?工农业生产中,电磁起重机都能吊起很重的物体。(观看录像)同学们思考一下,这个电磁起重机用的是永磁体吗?为什么?

  实际上它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电磁铁。

  环节二:新课讲授

  为了观察到最真实的现象,我们需要制作电磁铁的装置。制作好之后观察通电前后用它靠近曲别针观察会出现什么现象?

  1.提出问题:你们有什么方法让自制的电磁铁吸起的更多的大头针(铁钉)吗?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自制的电磁铁,让其能吸引更多的大头针。

  2.猜想与假设: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并交流猜想的依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可能_______.

  教师进行汇总,总结为电磁铁的磁场强弱可能与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有关,下面对这两个问题进行实验设计。

  3.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保持匝数不变,探究磁性与电流的关系;保持电流不变,探究磁性与匝数的关系。

  教师提问:①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②用什么方法概念通过电磁铁电流的大小?

  随机找学生说说其设计思路,最终师生共同完成实验方案。

  4.进行实验、分析与归纳总结。

  学生分组,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并将实验数据和现象记录下来。

  教师引导:组内讨论,对照自己的实验过程,你能归纳出结论吗?

  影响电磁铁强弱的因素有电流的大小、线圈的匝数。而且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

  5.评估与合作

  请同学们讨论交流,提出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或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

  环节三:巩固提高

  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时,电路中的电流(  ),电磁铁的磁性将(  )。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四:《光的色散》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播放关于彩虹传说的动画,提出“为什么天空中会有彩虹呢?”,引出课题。

  环节二:新课讲授

  1.光的色散

  提出问题:牛顿是怎样让太阳光色散的呢?

  出示三棱镜让同学观察一下它有什么特点。

  同学讨论回答:透明的,有三条棱。

  演示实验: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调节,另一边用白屏承接,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发生了什么?

  在黑板上画示意图,播放色散图片。

  得出结论:让一束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会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如果用一个白色的光屏来承接,在白色光屏上就形成了一条彩色的光带,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

  共同总结:我们把白光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几种颜色叫做色散。

  提出问题:根据光路可逆原理,被分解出来的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让学生讨论:七种色光如果逆着原来出射的方向入射到三棱镜,会复合成白光。

  提出问题:阳光可以分解为七种单色光,但我们看到大自然的色彩远比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来得丰富多彩,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引导学生回答:一些色光混合后会产生许多丰富多彩的颜色。

  通过播放视频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些色光混合后会产生许多丰富多彩的颜色。

  问题:白光色散后的各种色光混合后又复合成了白光,那么七种单色光中的任意两种或几种混合后又将得到什么颜色呢?引出色光混合。

  2.色光的混合

  学生观看色光混合视频。

  引导学生根据视频内容讨论,教师进行总结。

  光拥有三原色,颜料也拥有三原色吗?

  扩展:彩色电视机的制成原理。电视屏幕上显现出的画面,丰富多彩的颜色,都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如果用放大镜观察彩色电视机画面就会观察到这一现象了。

  环节三:巩固提高

  提出问题:雨后的彩虹是由于什么原因引起的?

  环节四:小结作业

  总结本堂课内容,在课后尝试去寻找关于看不见的光的知识,下节课一起学习分享。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五:《大气压强》

  3基本要求:

  (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

  (2)要有适当板书;

  (3)教学过程中要使用电教媒体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从生活走向物理:

  借助生活中的例子提出问题:“为什么塑料吸盘能吸在墙壁上还能挂重物?为什么能将玻璃杯里的饮料吸到嘴里?”

  随后展示一段视频:在铁桶内放少量的水,用火加热,沸腾之后把口堵住,然后浇上冷水,看到了什么现象?借此提出问题:“在覆杯实验中大气压可以托住杯中的水,在这里大气压可以将铁桶压扁,那么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呢?”引出课题——大气压强。

  环节二:新课教学——大气压的测量

  (由于水银有毒,所以该实验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进行。)

  视频中展示:长约1m长的玻璃管内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玻璃管的端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松开手指,管内的水银液面开始下降,下降到一定的高度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的水银高度差不多为760mm。如果将玻璃管处于倾斜状态,水银面也不会再下降,管内外水银柱液面的高度还是760mm。

  环节三:巩固提高

  (1)学生在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大气压强76cm汞柱,他又向水银槽里注入水银,使槽内水银面上升了1cm,则竖直放置在槽里的玻璃管内的水银面上升了____1cm________,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为_____76cm_______。

  (2)测量大气压强可以采用一端封闭的玻璃管进行。如果测量时是通过在管中注入水进行的,则管的长度应是(D)

  A、1米左右 B、0.76米 C、与管的粗细无关,管长10米 D、大于10米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作业:思考:大气压强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大约每升高12米,大气压强降低1毫米汞柱高。某气压计在山脚下,测得大气压强为750毫米汞柱高,已知该山的高度为1236米,则在山顶上气压计的示数为多少?合多少帕斯卡?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六:《内能》

  1.题目:内能

  2.内容:

  概念:物体内部所有的分子作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相互作用的势能之和称之为物体的内能。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零摄氏度不代表内能为零。零度的冰和水内能不同是因为体积不同。

  内能和机械能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机械能是描述物体机械运动时具有的能量,它包括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弹性势能三部分。

  内能是取决于物体的温度、体积以及分子数量的一种能量,只考虑自身因素。

  联系:都属于能量,单位都是焦耳。

  3.基本要求:

  (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答辩题目1.分子热运动与扩散现象区别于联系?

  2.内能的概念本身比较抽象,你用什么方法讲解内能概念的?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一:新课导入

  教师演示实验(如图),可观察到:水沸腾后塞子飞出去,试管中出现白气。

  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推动塞子的能量来自哪里?

  想知道原因吗?那就让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能:内能。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提问:内能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能量呢?学生思考。结合大屏幕图片提问:什么是动能呢?什么是势能?什么是机械能?学生回忆并回答。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势能是物体由于位置或形变而具有的能量;机械能是动能与势能的总和,这里的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教师出示一组图片,说明分子有“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引导学生讨论形成内能的概念。

  注:建立内能的概念,认识内能包含的量。

  提问:内能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分析,分子动能,分子势能由哪些影响因素?

  内能与机械能有什么不同?屏幕展示对比。

  (分子因热运动而具有的动能叫分子动能,由于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具有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物体内有大量的分子,宏观上只研究一个分子的能量没有实际价值,我们类比机械能用一个新的物理量来表示所有分子的能量。物体内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内能也是能的一种形式,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内能是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机械能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时间所具有的能。)

  【小组讨论】

  观察:温度越高,物体分子运动越激烈。

  讨论:一定质量的某物体的内能大小和什么有关呢?

  结论:内能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此外,内能还跟物体的体积、状态有关。质量相同的100℃水蒸气的内能大于100℃水的内能。

  【学生思考】

  物体的温度变化,它的内能就发生了改变。要改变物体的内能有哪些办法?

  做一做,找一根粗铁丝,想办法使它的温度升高从而内能增加。看看谁的办法多。

  讨论并实践提高铁丝温度的方法。提出使铁丝温度升高的方法有:用火焰加热、太阳晒、用手搓、用手捂、踩在脚下用力拉、用铁锤不断敲击、反复弯折。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改变物体内能办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让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经过分析,使之有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的本质。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环节三:巩固提高

  【例】关于内能,正确的说法是( )

  A、单个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内能

  B、一个物体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D、物体的机械能加上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内能

  环节四:小结作业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大小不仅和物体温度有关,还和质量,物态、体积等因素有关;

  2.热传递是能量的转移;做功的本质是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七:《欧姆定律》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环节1:导入新课

  【问题情景】

  请学生回顾上节课的探究实验,并提出问题:我们得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什么结论呢?得出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个关系是不是普遍规律呢?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引出本节新课《欧姆定律》。

  环节2:新课讲授

  【建立规律】

  利用多媒体出示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并向学生介绍欧姆的生平和贡献。他在19世纪初经过大量的实验而归纳得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的关系,为了纪念他,把这个定律叫做欧姆定律。

  教师给出欧姆定律的具体内容以及字母表达式: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学生独立思考和同桌交流,得出导体的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的大小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大小无关,加深了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环节3:巩固提高

  知二求一:在多媒体中出示题目:一辆汽车的车灯接在12V电源两端,灯丝电阻为30Ω,求通过灯丝的电流。由于学生初次接触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解题,所以在做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强调利用欧姆定律做题的解题步骤,如先画出电路图,明确已知量与所求量,最后根据欧姆定律求解等。

  环节4:小结作业

  1.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对本节课所涉及到的知识进行总结。

  2.思考欧姆定律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下节课进行分享和交流。

  【板书设计】略

  试讲题目八:串联电路电压

  参考解析: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在纸上画出熟悉的串联电路图。

  学生画图,教师巡视,选出较好的图,用投影仪放大。

  问:已经知道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那么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有什么样的关系?

  二、新课讲授

  (一)提出问题

  学习了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那么电压规律是怎样的呢?

  (二)猜想假设:

  学生猜想电压的关系:相等、从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越来越小、串联电路各点的电压之和也应该等于两点间的总电压。

  (三)实验设计

  提示:电压表应该如何连接在电路中?电压表应并联在被测电压的两端。我们知道,测电压不能像测电流那样将电流表接在某一点,测该点电流。应将电压表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点间,测出来的是“两”点间的电压。

  教师引导:实验除了要连电路之外,还需要设计表格记录数据。为了结论具有普遍性,还需要换上另外规格不同的小灯泡,再次测量电压,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同学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方案后,可以进行实验。建议大家在实验中更换不同的小灯泡,进行重复测量。

  (四)实验操作、记录数据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要求同学们注意仪器使用的规范性。特别是电压表正、负接线柱连接正确,量程要选择合适,读数时要弄清分度值,读数准确。原始数据的记录要实事求是如实记录,不许随意改动。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要记录下来,以便查找、分析原因。

  (五)归纳数据,形成结论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UAC=UAB+UBC

  三、巩固提升

  在同学们的交流中我注意到许多同学都用了“几乎相等”这个词,而不是说“相等”,为什么呢?

  四、小结作业

  情感升华式小结: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

  思考作业:并联电路的电压有什么规律?(预习)

  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1.题目:八年级《探究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要结合生活实际。

  参考解析:

  一、新课导入

  问题引入:为什么小鸟会把飞机撞坏,引入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

  二、新课讲授

  (一)作出假设

  提问:猜想动能大小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可能有什么关系?

  进行钢球试验,观察现象

  现象:当同一个钢球A从越高的位置滚下时,B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越远;质量越大的钢球从同一位置滚下时,B物体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越远。

  (四)实验结论

  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三、巩固练习

  判断:1、速度大的球一定比速度小的动能大?2、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洒水车动能不变?

  四、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小结。

  五、布置作业

  运用本节课的知识解释课前为什么小鸟能把飞行中的飞机撞坏的问题

  板书设计:略

  牛顿第一定律

  1.题目:八年级《牛顿第一定律》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3)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4)要结合生活实际。

  参考解析:

  【试题解析】

  新课导入

  情境引入:水平面上运动的滑板车不施加力后,滑动一段距离后停下,证明阻力确实对物体运动有影响。

  二、新课讲授

  (一)演示实验

  出示小车、斜面、三个表面演示

  为什么小车在水平面行驶一段距离停止?总结:阻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猜想:小车在水平面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观察现象:小车在毛巾表面运动的最近,在木板表面运动的最远。

  总结:表面越光滑,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慢,则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

  进一步推论,如果物体不受力,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地运动下去。

  (二)牛顿第一定律

  根据推论引出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不受力”是一种理想状态,包含在某一方向上不受力的情况,通常把受平衡力看成不受力。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由实验直接得出,但经得起检验,是公认的力学基本定律。

  三、巩固练习

  一个物体静止放在桌上静止,假若某瞬间撤掉所有的外力,物体将会怎么样?

  四、归纳总结

  教师提问,学生小结。

  五、布置作业

  查阅资料,了解牛顿力学的建立过程。

  板书设计:略

  机械效率

  1.题目:八年级下册《机械效率》片段教学

  2.内容:

  3.基本要求:

  (1)试讲约10分钟;

  (2)有启发学生思考的提问;

  (3)结合生活实际;

  (4)配合教学内容适当板书。

  参考解析:

  一、新课导入

  列举更多的生活中的“效率”,如:工作效率、学习效率等,由此引入课题━机械效率。

  二、新课讲授教师给出情景:

  (1)人提一桶水;

  (2)起重机提取货物;

  (3)人通过滑轮提取货物。

  教师结合三个情景逐层向学生提问:

  问题(1):情景中人和起重机所做的有用功和额外功分别是多少?

  问题(2):人们都希望做相同有用功的同时,能少做些额外功,人们这—想法在物理中该如何表示呢?

  问题(3):机械效率能否达到100%?为什么?

  学生回答,老师总结。

  三、巩固练习

  课后习题第2题。

  四、归纳总结

  学生总结课堂收获,老师补充。

  五,布置作业

  寻找生活中蕴含机械效率的问题,并计算其机械效率,下次课程与大家分享。

  板书设计:略

  更多2020年初中物理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

  1.眼睛的视物原理

  ⒉.液体的浮力

  3.功率

  4.滑动变阻器

  5.升华和凝华

  6.制作电磁铁

  7.探究影响电磁铁强弱的因素

  8.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9.液化和汽化

  10.光的色散

  11.托里拆利大气压实验

  12.动滑轮和滑轮组

  13.大气压强

  14.功

  15.内能

  16.奥斯特磁场

  17.欧姆定律

  18.串联电路电压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学习
获取教师考试动态
获取教师模拟试题
获取教师考试技巧
获取历年真题试卷

万题库下载 | 微信搜"万题库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2021教师资格报名时间及入口教师资格考试时间教师资格考试费用

  教师资格考试报名入口及官方网站各地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报名条件

  历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真题及答案汇总2021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模拟试题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