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教师资格考试 > 教师面试 > 正文

教师资格面试这些误区一定要避免 现在改还来得及

来源:考试吧 2019-5-17 10:48:20 要考试,上考试吧! 教师资格万题库
教师资格面试的时间只有20分钟,其中试讲时间为10分钟,考试重点也在这10分钟内。而这10分钟的试讲通常让考生产生误解,进入误区。

2019教师资格证结构化面试必背100题

  教师资格面试的时间只有20分钟,这20分钟还包括了结构化、试讲、答辩,其中试讲时间为10分钟,考试重点也在这10分钟内。而这10分钟的试讲通常让考生产生误解,进入误区。

  误区一:试讲是一节课的压缩

  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试讲是片段教学,需要抓住重点,分清主次。

  经常会有人疑惑,在十分钟到十五分钟的时间里,怎么能够讲完所有内容呢?那我是不是要说话再快一点?

  其实试讲并不是一节课内容的快进压缩,而是选择其中一个内容片段进行教学。这个教学必须是具体、丰富的,包括教学方法的使用、师生活动的安排、教学环节的完整等。

  所以考生要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将一个到两个主要知识点讲授清楚,简要概括导入、巩固这些环节即可。

  误区二:试讲是讲给考官听

  试讲是讲给“学生”听的,你的试讲对象是学生!

  考生必须明白,试讲教学的对象仍然是学生。考生可以把考官假想成学生。但是,考官不会回答考生的任何提问,也不会和考生进行任何互动(部分比较皮的考官可能会配合你的演出。)

  考生也不需要自己模拟学生的回答,你要做得是概述学生的回答,完成教学(注意评价用语!)

  对于课堂互动来说,没有学生也是给你一个充分创设情况的机会,你知道的,一味的知识点阅读式授课并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很多同学的误区在于认为互动就是提问和讨论,甚至一节十分钟试讲安排了七八个提问,对应的教学评价也只是“好”“不错”的简单衔接,显得提问的目的性尤其明显,这样的课堂互动不如不用。穿插游戏、趣味教学、多媒体参考、纪录片、图片、音乐等等许多方法都能让你的试讲更灵活有创意,互动更符合新课改要求,达到面试高分。

  误区三:试讲只要流畅讲完即可

  流畅只是必备条件之一!

  试讲中要体现得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所以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自己能流畅地讲完就好了。

  还应注意教学方法的选用、教学环节的安排、教学氛围的营造等,这些都是考生在试讲中应该注意的地方,不能自顾自地讲。

  教师资格证面试一定要克服紧张情绪,自信的放飞自我,把握好声音和语调,以讲清知识点为主,不贪多。实在对知识点不太清楚的,给足时间学生讨论,纠错,让学生作一节课的巩固,然后我们给到激励评价即可。最后祝小伙伴们都能顺利通过考试。

 

  相关链接: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男士该如何着装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技巧:女士该如何着装

  题目没听清?当场被叫停?现场突发状况怎么应对?

  历年教师资格证面试真题及答案汇总最新文章

  2019年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程序

  2019上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证面试内容及科目

 

扫描/长按二维码可帮助考试通关
获取教师面试真题
获取教师考试动态
获取教师通关技巧
获取历年真题试卷

教师万题库 | 微信搜"万题库教师资格考试"

  相关推荐:

  2019上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成绩查询时间 | 合格标准(笔试+面试)

  各地2019教师资格证认定时间及认定通知最新文章 | 网上申报入口

  2019年教师资格证面试指导2019下半年教师资格面试时间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打印入口 | 教师资格面试模拟试题

  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报名时间2019年教师资格考试时间安排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万题库小程序
万题库小程序
·章节视频 ·章节练习
·免费真题 ·模考试题
微信扫码,立即获取!
扫码免费使用
中学综合素质
共计38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9856人在学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550课时
讲义已上传
48797人在学
小学综合素质
共计118课时
讲义已上传
22020人在学
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
共计630课时
讲义已上传
38639人在学
幼儿综合素质
共计399课时
讲义已上传
3443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版权声明:如果教师资格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教师资格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教师资格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报名
查分
扫描二维码
关注教师报名查分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