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全部128种考试
公务员考试
 网络课程 考试动态 招考 介绍 大纲 名师指导 经验 真题 模拟题 招警 公选领导 公务员论坛
 申论| 热点 范文 指导 真题 模拟题  行政能力| 数量关系 推理 常识 言语理解 资料分析 真题 模拟题  面试| 指导 真题 模拟
名师在线
公务员名师-张玲莉老师   张玲莉老师: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副教授。主讲行政管理。出版过《新编公共关系..  [详细...]
试听 报名 支付
[主讲课程][博客]
[论坛答疑][视频]
1
2
3
4
5
6
7
8
9
10
南方嘉木  
【字体: 专家传授: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教程
专家传授: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面试教程
gwy.exam8.com 来源:新东方北斗星 更新:2008-12-31 10:12:39 公务员考试 考试论坛

  面试,申论的继续

  很多考生通过笔试后,进入面试。其实面试和申论有非常紧密的关系。第一,申论是用笔将文字表述出来的过程,而面试是用语言的方式将文字表述出来的过程,两者之间有很大的相似性。第二,申论是通过对给定材料的提炼,组织。而在申论最后一题中往往是让考生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寻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这点倒是和面试中的综合分析题极为相似。这节课新东方的老师分就告诉大家如何将之前积累的申论基础和信息有效的利用到面试中来。

  大家都知道,申论材料的来源基本上都是在一定时间内,整个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如2008年的申论材料说的是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这样的材料反应的其实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取材方面,面试题有很多题目和申论的题材是一样的,如果考生考前对大部分申论材料有过阅读的话,不仅是增加知识的一个方式,同时也给自己的答题带来了清晰的观点。

  一、申论内容和面试语言表达的相通性

  大家都知道今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的材料是的前面部分是关于经济增长模式的。其实经济增长模式是包含很多内容的。大家思考一下,如果让你写这方面有哪些是你要讲的要点?

  说到经济增长模式,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多是以消耗资源型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这种增长方式的特点就是消耗高,成本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很低。而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相对应的是集约型经济。

  这些都是理论上考生们至少该理解的,但是在我们的考题中并没有这样去描述,它只是通过东莞等地方企业的特点,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点。所以说申论和面试在知识点方面是相通的。但是在面试准备中,我们的知识点不能只局限在申论材料给我们的几点事例,而是要有更全面的一个了解。

  在回到粗放型增长方式这个话题上来,目前粗放型经济最主要的有两种一是迁徙农业,二是游牧业,这两种情况在我国都有存在,比如我国西藏部分地区就是游牧业为主要经济的地区。如果当分析这情况的时候我们就要分析当地经济发展存在粗放型的原因,从而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结合自己熟悉擅长的知识点为切入点

  今年的申论考试跟以往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材料涉及的问题相对来说多一点,考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在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能够结合自己相对比较熟悉的,容易把握的方面进行。

  申论材料给的知识点比较多,也要求考生针对材料进行回答。面试给的范围比较大,并没有限制考生一定要从哪个方面进行作答。这样的答题方式更为自由,所以考生应该尽量从自己熟悉的角度为切入点 进行语言表达。这样在答题过程中,更能够做到出彩。

  近些年面试题型中,演讲题目的出现难倒了一批考生。如07年天津市的考试就有一道题目是演讲,题目类似于:请你和谐社会(或者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发表演讲。这样的题目特点就是给了一个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广泛的问题,然后让考生进行演讲。以科学发展观为例,科学发展的含义可以简单的理解成四个方面,即: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这里大家能发现,其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容是比较大的,几乎能涉及到生活社会的方方面面,那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否把所有的问题都讲透讲好呢?这显然是十分困难的。在这个时候,考生就可以结合自己更加熟悉擅长的一点或者两点进行阐述,这样的答题方法反而更加容易出彩。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相关推荐:考场点兵:公务员面试前15分钟的七项准备
       200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全面复习攻略之技巧篇
       2009年公务员考试面试全面复习攻略之复习篇
       面试考场做到四禁忌四提倡 打好没有硝烟的战争转帖于:公务员考试_考试吧
文章搜索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公务员考试权威辅导教材: 订书电话:010-62168566  更多>>>
网友评论
昵 称: *  评 分: 1分 2分 3分 4分 5分
标题:   匿名发表    (共有条评论)查看全部评论>>
版权声明 -------------------------------------------------------------------------------------
  如果公务员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公务员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关于本站  网站声明  广告服务  联系方式  付款方式  站内导航  客服中心  友情链接  考试论坛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4-2008 考试吧公务员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电 话:010-62168566 传 真:010-62192699
百度大联盟黄金认证  十佳网络教育机构  经营许可证号:京ICP060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