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复习指导 > 中考语文 > 正文

2018北京14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基础知识应用(二)

来源:考试吧 2018-11-26 11:03:2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2018北京14区县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之基础知识应用(二)”,更多2019中考动态,2019中考复习指导等信息,请及时关注考试吧中考网!

  东城区: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2018年新年伊始,一档演绎经典诗词的节目——《经典咏流传》走进公众视野。同学们为此开展了语文课外学习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整理的材料,请你根据要求,完成1-5题。

  在这个舞台上,既有“旧词新曲”的重新诠释,也有“化词入乐”的创造性chǎn发。创作者借助音乐,把古典诗词精准地嵌入当代语境时,古典诗词便不难与现代人的情感与心灵发生深深的共鸣与碰撞。

  事实上,旧词新唱一直是经典传承的一条蹊径。只有把传统文化从“过去完成式”转化为“现在进行时”,经典才能真正地焕发出新的光彩。不少古典诗词名作都曾被谱以新曲,乘着歌声的翅膀,“飞入寻常百姓家”:有的成为学堂乐歌,对中小学生起到了音乐启蒙的重要作用;有的因慷慨激昂,契合抗日救亡的时代主旋律而被传唱一时。改革开放后,以王立平谱曲的《红楼梦》系列歌曲、谷建芬谱曲的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等作品又让古典诗词焕发了新的生机。随着流行音乐的péng 勃发展,除了“旧词谱新曲”的方式,另一种“化词入乐”的创作手法更被广泛应用。今人以古诗词名篇的题目、诗句为基础,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诠释古典诗词,让听众在欣赏优美音乐的同时,也悄然走近了古诗词。

  1.(1)对文中加点字注音和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乐(lè) 应(yìng) “转”字第四笔是竖

  B.乐(lè) 应(yīng) “转”字第四笔是竖

  C .乐(yuè)应(yìng) “转”字第四笔是提

  D. 乐(yuè)应(yīng) “转”字第四笔是提

  (2)请根据文段中的汉语拼音,将词语写在答题纸的田字格内。(2分)

  2.节目邀请了知名歌手音乐人、港台节目主持人、文学院教授、文化名人兼作曲家作为鉴赏团成员,他们依次登台亮相。

  (1)请你根据以下“出场宣言”,分别找出与说话者身份搭配最恰当的选项(填写序号)。(2分)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让经典走向大众,让传统焕发新生。

  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光千年,距离万里,诗与歌让同文同种的我们用心交流。

  C.大江东去,浪涛尽,千古风流人物。让我们用曾经的盛世文化去拥抱今天的文化盛世!

  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是一次经典诗词与流行音乐的碰撞!

  ①知名歌手音乐人_______ ②港台节目主持人_______

  (2)如果你被邀请成为鉴赏团的成员,请仿照以上句子,也为自己设计一句符合身份的“出场宣言”。(2分)

  答:

  3. 伴随节目的播出,两个人的名字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位是93岁高龄的潘鼎坤教授,另一位是中国科学院的陈涌海教授。教了60多年数学的潘老师,心中有一个火热的诗歌梦,他会用诗词歌赋来解释抽象的数学原理。在他眼中,诗词与数学就如同一对双胞胎:[甲] 。研究量子力学的陈涌海教授,拿起吉他表演时,一下子就把诗仙 《将进酒》原作里波澜壮阔的场面给带出来了。都说科学是人类的未来,传统只是代表过去,陈教授却用他的举动告诉我们:[乙] 。

  (1)“诗仙”是指: (1分)

  (2)从下面句子中选择恰当的语句填写在[甲][乙]处(填写序号即可)。(2分)

  A.能够看到多远的历史,你才能够抵达多远的未来。

  B.他们从事着看似与文艺不沾边的工作,但他们的生活因为诗歌与音乐而丰富。

  C.一个是表达客观世界的规律,一个是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

  4.阅读下面的文字,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很多网友在观看节目后不约而同地表达了一个观点:这档节目让自己在悄无声息间,被传统诗词的美所震撼。以《别君叹》为例,当留存八百多年的南宋古琴和着歌者的吟唱响起时,观众仿若回到了古时,送君千里,思绪悠悠。

  一千两百年前,当交通全靠马,通信全靠信件的时候,要送别自己的朋友,就是此去一别,相见遥遥无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将离情放在了酒和诗里。

  一千两百年后,虽然有了飞机、高铁和网络,离别之情仍能触动每个人。曹轩宾这样唱道:“低吟白雪逢阳春①,送君别去无知音。”这是新加的词,也勾画出了千年绵延的离别。

  千年变换,变的是物,不变的是情。

  注:①《阳春》《白雪》原指战国时楚国两首高雅的乐曲,现泛指高雅深奥的艺术。

  答:

  5.本节目内容异彩纷呈,题目《经典咏流传》也很有特点,请你结合开场词和主题曲说说对这一题目的理解。(2分)

  开场词:五千年文化,三千年诗韵,经典永流传,我们的文化从未断流。

  主题曲(节选):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唇齿留香满心田

  吟一首诗看千年经典惹人恋/歌一阕词让荡气回肠咏流传

  答: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1)C(2分) (2)阐 蓬(一个1分,共2分)

  2(1)①D ②B(一个1分,共2分)

  (2)答案示例: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我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学习知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2分)

  3(1)李白(1分)

  (2)[甲]C [乙]A(一个1分,共2分)

  4形容知音相遇难得。(2分)

  5表示用吟咏、歌唱的形式表现经典;谐音“永”寓意传统文化永远流传。(2分)

  房山区: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2题。(4分)

  ①“清明不只是扫墓祭拜,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知名作家冯骥才在第三届中国清明(寒食)文化论坛上说:“当这些民俗 殆尽时,清明节的内涵也将随之 。”

  ②冯骥才表示,国家舍弃3天的GDP,而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增补为法定节日,不是件小事。他说,当前有不少公众特别是年轻人不了解节日文化内含。因此在平常的节日里,生活也是空空荡荡、无事可做。久而久之,传统节日便退化为普通的假日,失去了原有的意义。

  ③他举例说,韩国的端午节至今仍保留着荡秋千等传统,日本的樱花节也必须穿和服。而中国人在清明节,除了扫墓祭拜,却并不清楚在这一天里还有插柳、蹴鞠、放风筝的风俗。冯骥才还表示,人民是节日遗产的携带者,更是节日的传承者。节日建设不应只由政府、专家打造出来,而更需要符合节日的主题。促使全民对节日实现集体认同,需从下一代抓起。同时,节日文化应该更多地与地域文化特点相结合,使之切实浸润到孩子们的心灵深处,孩子们在节日中享受中华文化是我们的目标、更是我们的责任。否则,节日文化传承就是空谈。

  1.文中第①段有一处标点错误,第②段有一个错别字,请分别找出来加以修改。(2分)

  答:(1)应将第①段中_____改为____。

  (2)应将第②段中的“__”改为“___”。

  2.为第①段横线处选择词语,修改第③段中的病句。(2分)

  (1)依次填入第①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1分)

  A.消逝  消亡 B.消失 消亡

  C.消失  消散 D.消逝  消散

  (2)修改第③段中的病句:__________________(1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7题。(11分)

  ①在堪称“北京小西藏”的房山区蒲洼乡,有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芦子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个藏在大山里的小村庄,到了年节,却能吸引几百外村、外区县甚至外地人来祭拜先祖。原来,这里便是京冀两地“隗”(wěi)姓人的发源地。

  ②升族旗、唱族歌、撞传续钟、读族规祖训、祭奠先祖……隗氏家族自2007年成立文化联谊会以来,先后举办了11次祭祀先祖先烈的庆典。隗氏祭祖仪式承载着对姓氏文化的传承,彰显了家族的凝聚力。在祭祀活动中,把家规家风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宣讲,也能教导年轻人不忘家族传统美德,不忘对长辈的孝道。

  ③更令人称奇的是,隗氏祠堂内还悬挂着传续了18代的隗氏族谱。看着族谱上,每一代的每个名字不过占据一个小格子而已,族人们感叹,“历史留给每个人的位子,其实很小,在有限的生命里,更要传承先辈留下的美德,踏踏实实做人”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江河万里,自有源流。从创修的谱序中,我们发现,隗姓的历史大约可以溯觅到炎黄时代。据有关资料记载,隗姓氏族起源于秭(zǐ)归东南的隗国,历史名人众多:隗状,秦朝丞相,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第一任丞相;隗嚣,东汉西州名将,王莽末期封西州上将军;隗禧,三国时魏国郎中,少年时以砍柴为业,闲暇时间苦读,遂成为饱学之士,后被拜为郎中,撰有《诸经解》数十万言。当今时代,也有将军隗福临,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隗氏后人,承继家族传统,英明睿智,成就非凡,贤才辈出,不胜枚举。

  ④续修宗谱意义深远,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察统绪,辨承流;序亲疏,定长幼;喜相庆,患相助;病相扶,困相帮。 !宗谱记载本源,垂后而不朽,续修宗谱的意义就在于此。

  3. 第②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第④段加下划线字的笔顺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承载 (zài) “义”笔顺:

  B.承载 (zǎi) “义”笔顺:

  C.承载 (zǎi) “义”笔顺:

  D.承载 (zài) “义”笔顺:

  4. 对第③段加点字意思的理解、为第④段画横线处选填语句,最恰当的是一项是( )(2分)

  A.与“衔枚”的“枚”意思相同 这不正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么

  B.与“枚列”的“枚”意思相同 这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

  C.与“衔枚”的“枚”意思相同 这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

  D.与“枚列”的“枚”意思相同 这不正是来自宗谱的伟大凝聚力么

  5. 晓明是隗氏后人,曾随家长在清明节参加过“隗氏家族祭祖大典”,他记得族谱上有一副对联,但有些字句记忆模糊了,请你帮他补全。(2分)

  上联:□ □ 功 绩 昭 □ □

  下联:子 孙 □ □ □ 千 秋

  6. 祭奠祖先,存续族谱,传承族规家训,可以约束后辈的行为,传承优秀的家族文化。其中家训是对子孙立身处世的教诲。以下书法作品的内容选自同一封名人家书,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嘱托。你更欣赏那一幅?请从书体和内容两方面说明理由。 (3分)

  第一幅:

  第二幅:

  答:我欣赏:

  理由是:

  7.前面两幅书法作品中的两句话,均出自 的《诫子书》,他是“智”与“忠”的典范,其另一句名言“ ,死而后已”对后世影响深远。他的传奇故事多见于 (人名)的《 》(2分)

  一、基础·运用(共15分)

  1.答案:(1)应将第一段中的“:”(冒号)改为“,”(逗号)。(1分)

  (2)应将第二段中的“含”改为“涵”。(1分)

  评分标准:本题2分。(1)将“:”(冒号)改为“,”(逗号)得1分,其它

  不得分;(2)将 “含”改为“涵”,改对得1分,其它不得分。

  2.答案:(1)B(1分)

  (2)在“孩子们”前加“让”(1分)

  3. A(2分)

  4. D(2分)

  5.答案示例:(1)祖德功绩昭百世 子孙英明映千秋

  (2)祖宗功绩昭万代 子孙成就耀千秋”

  (3)祖先功绩昭百代 子孙贡献照千秋

  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空0.5分。句式工整,语义顺畅,符合文段内容即可得分。

  6.答案示例:

  (1)我欣赏第一幅。它采用楷书字体,端正严谨,清健挺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希望他依靠安静的内心,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文字智慧理性、简练谨严,与书法风格相得益彰。

  (2)我欣赏第一幅。它采用楷书字体,端正严谨,清健挺拔。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希望他依靠安静的内心,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

  (3)我欣赏第二幅。它采用行书字体。内容上劝勉儿子不追求名利,生活俭朴以表明自己高尚的志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文字宁静超脱,清新旷远,与书法的秀雅灵动,舒展俊逸相得益彰。

  (4)我欣赏第二幅。它采用行书字体,秀雅灵动,舒展俊逸。内容上劝勉儿子不追求名利,生活俭朴以表明自己高尚的志趣;心情平稳沉着,才可有所作为。

  评分标准:本题3分。书体及特点1分。没判断书体,但书体特点正确也给1分,书体判断错误不给分。内容2分。第一幅,解读“静”的意义和“俭”的意义各1分;第二幅,解读“淡泊”的意义和“宁静”的意义各1分。意义解读大致正确即可得分。

  7.答案:诸葛亮 鞠躬尽瘁 罗贯中 《三国演义》

  评分:每空0.5分,共2分。 “鞠躬尽瘁”写拼音也可。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中考通关!
获取2019中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中考作文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微信搜索"考试吧初高中" 关注获得中考秘籍

  编辑推荐:

  2019中考作文写好开头结尾必备宝典

  考生从67分到115分 2019中考英语猛涨的学习方法

  中考生暑期必读:初三学习生活就在这六句话里

  2019中考语文病句修改专题讲解 收藏起来慢慢看!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