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中考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2021中考 > 模拟试题 > 中考生物 > 正文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来源:考试吧 2019-1-18 15:23:3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万题库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更多2019年中考报名时间、2019中考时间等信息,请访问考试吧中考网或微信搜索“zhongkao566”获取。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8年中考生物真题试题

  一、精心筛选(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共50分)

  1.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是

  A.器官 B.组织 C.细胞 D.系统

  2.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在低倍镜视野中看到的图像如下图。要把图像移到视野正中央,应将玻片标本

  

  A.向左下方移动 B.向左上方移动 C.向右上方移动 D.向右下方移动

  3.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不合理的是

  A.从结构简单的生物到结构复杂的生物 B.从水生生物到陆生生物

  C.从体型小的生物到体型大的生物 D.从低等生物到高等生物

  4.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方法是

  A.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一端,推向中间

  B.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

  C.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迅速放下

  D.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放下

  5.有“绿色水库”之称的是下列哪项

  A.大兴安岭森林 B.扎龙自然保护区 C.中国南海 D.青藏髙原

  6.下列四个选项中,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

  A.阳光→草→牛→虎 B.鼠→蛇→鹰 C.鹰→蛇→青蛙→昆虫 D.草→兔→鹰

  7.科学家袁隆平利用野生水稻与普通水稻多次杂交,培育出高产新品种,是利用了

  A.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基因的多样性 C.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D.染色体的多样性

  8.我们常吃的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结构中的哪部分

  A.子叶 B.胚芽 C.胚乳 D.种皮

  9.哺乳动物心脏四腔中,心壁最厚的是

  A.左心房 B.左心室 C.右心房 D.右心室

  10.若某人尿液中出现血细胞,则此人肾单位中发生病变的部位可能是

  A.肾小球 B.肾小管 C.输尿管 D.膀胱

  11.阔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地方,针叶林往往分布在海拔较高的地方。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A.阳光 B.水 C.温度 D.空气

  12.“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说明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那么牛奶中的蛋白质最终被消化为下列哪种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

  A.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 B.氨基酸 C.葡萄糖 D.甘油和脂肪酸

  13.关于人体血液的组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和血细胞 B.血浆和红细胞 C.红细胞和白细胞 D.血浆和血小板

  14.绿色植物的 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A.呼吸作用 B.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 D.吸收作用

  15.下列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是

  A.海带 B.乳酸菌 C.沙蚕 D.大肠杆菌噬菌体

  16.每年5月22日为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

  A.将瀕危物种迁出原地 B.将动物领养回家 C.建立种子基因库 D.建立自然保护区

  17.下列各组性状,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绵羊的卷毛和山羊的直毛 B.小萌的双眼皮和小红的双眼皮

  C.小明的A型血和小刚的B型血 D.人的身高和体重

  18.下列动物中,属于鱼的是

  A.鲨鱼 B.鲸鱼 C.章鱼 D.娃娃鱼

  19.今年五月,某地区持续了较长时间阴雨天气,转晴后,农民急于给农作物排涝、松土。这样做的目的是

  A.促进根的光合作用 B.促进根的呼吸作用 C.抑制根的呼吸作用 D.晒干土壤中的水分

  20.人的能卷舌和不能卷舌是一对相对性状,父亲能卷舌,基因组成是AA,母亲不能卷舌,基因组成是aa,那么他们所生孩子的基因组成是

  A.aa B.aa或AA C.AA D.Aa

  21.—个受精的鸡卵,将来发育成雏鸡的部位是

  A.胚胎 B.子宫 C.胚盘 D.卵黄

  22.我们常吃的桃(果实),从结构层次上看属于

  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个体

  23.我地区中小学开展了阳光体育活动,增强了学生体质,提高了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这项活动在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中属于

  A.控制传染源 B.保护易感人群 C.切断传播途径 D.以上都不是

  24.某种哺乳动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的相似。己知该种动物体细胞中有38条染色体,其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是

  A.37条+X或37条+Y B.18条+X或18条+Y C.18对+XY D.36条+XY

  25.皮肤能阻挡大多数病原体侵入人体,从免疫类型上看属于

  A.计划免疫 B.特异性免疫 C.自然免疫 D.非特异性免疫

  二、对号入座(每连对一组1分,共10分)

  A.将下列疾病名称与可能的病因连接起来(共6分)

  26.佝偻病 A.缺乏含碘的无机盐

  27.糖尿病 B.缺乏维生素A

  28.夜盲症 C.缺乏维生素C

  29.地方性甲状腺肿 D.胰岛素分泌过少

  30.侏儒症 E.缺乏含钙的无机盐

  31.坏血病 F.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B.将菜豆种子的结构与其相应的功能连接起来(共4分)

  32.种皮 A.发育成茎和叶

  33.胚芽 B.保护胚

  34.胚根 C.储藏营养物质

  35.子叶 D.发育成根

  三、实验探究(每空2分,共20分)

  36.某生物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植物的呼吸作用,分析回答下列问题(共6分)

  

  (1)如图一,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往两瓶中各插入一支温度计。一段时间后,同学们观察到甲瓶中温度计示数升高。因此,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过程中

  (储存能量/释放能量)。

  (2)如图二,甲瓶中装的是萌发的种子,乙瓶中装的是煮熟的种子。把甲、乙两瓶同时放到温暖的地方。24小时后,将燃烧的蜡烛分别放入甲、乙两瓶中,甲瓶现象是蜡烛 ,这说明甲瓶中缺少 。

  37.请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部分实验步骤示意图回答(共8分)。

  

  (1)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然后进行如图①处理,经过几小时后,去掉叶片上的遮光纸片。

  (2)图②所示,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水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

  (3)如图③所示,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液,稍候片刻用清水冲洗,观察到叶片见光部分变成

  色,说明叶片的见光部分产生了有机物 。

  (4)对照叶片遮光部分和见光部分的实验现象,说明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38.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共6分)。

  

  (1)将A、B试管充分振荡后和C试管一起放入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2)A与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 。

  (3)该实验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 都有关系。

  四、识图作答(每空1分,共20分)

  39.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共5分)

  

  (1)图 (甲/乙)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其中起保护和支持作用的结构是[①] 。

  (2)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只填序号)

  (3)细胞的控制中心是[③] 。

  (4)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⑤] 。

  40.下图是细菌结构示意图,请回答如下问题(共4分)。

  

  (1)图中数字⑥所标注的结构名称是 。

  (2)细菌是单细胞生物,虽有DNA集中区域,却没有 ,这样的生物被称为 。

  (3)细菌是靠 进行生殖的。

  41.下面两幅图均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模式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共6分)。

  

  (1)完成缩手反射的传导路线是:⑤→④→③→②→①,其中③的结构名称是 。

  (2)此图所示反射类型是 反射。

  (3)如果图中的②受到损伤,则 (有/无)痛觉, (有/无)缩手反射。

  (4)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 、脊髄和它们所发出的 组成。

  42.下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回答问题(共5分)

  

  (1)请标出图中序号所示结构名称:[①] ;[③] 。

  (2)[⑥]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 的场所。人体血液流经此处后,血液中含量增加的气体是 。

扫描/长按二维码帮助中考通关!
获取2019中考报名时间
获取2019中考模拟试题
获取2套仿真内部资料
获取历年考试真题试卷

微信搜索"考试吧初高中" 关注获得中考秘籍

  相关推荐

  各地2019中考报名时间2019中考时间安排关注微信先报名

  2019中考报考指南中考报名方法中考报名条件

  2019中考大纲及解读2019中考政策历年真题及答案

看了本文的网友还看了
文章搜索
国家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河北 山西 辽宁 吉林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宁夏 青海 新疆
黑龙江 内蒙古 更多
中考栏目导航
版权声明:如果中考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中考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免费复习资料
最新中考资讯
文章责编:liujia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