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网校 - 万题库 - 美好明天 - 直播 - 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 > 执业医师考试 > 中医医师 > 医学综合笔试 > 诊断学 > 正文

2014中医医师《诊断学》历年考情分析:第四单元(3)

来源:考试吧 2014-05-27 14:29:29 要考试,上考试吧! 中医执业医师题库
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的笔试将于9月13、14日举行,为方便广大考生备考,考试吧为您整理了“2014中医医师《诊断学》历年考情分析”,希望能帮助到您。

  点击查看:2014中医医师《诊断学》历年考情分析汇总

  肾功能检查

  1.内生肌酐清除率、肌酐、尿素氮及二氧化碳结合力侧定的临床意义

  (1)内生肌酐清除率(Ccr)

  [参考值]成人(体表面积以1.73 m2计):80~120 ml/min。

  [临床意义]Ccr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能较早的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Ccr可判断肾小球损害的程度,肾功能损害越严重,其值越低;指导治疗。

  (2)血肌酐(Cr):

  [参考值]全血肌酐:88~177 μmol/L。

  [临床意义]血Cr作为肾功能指标之一并不比BUN敏感,其优点是不受高蛋白饮食的影响。血肌酐升高的程度与慢性肾衰竭呈正相关。

  (3)血清尿素氮测定(BUN):

  [参考值]成人3.2~7.1 mmol/L;儿童1.8~6.5 mmol/L

  [临床意义]各种肾脏疾患均可使BUN升高,但是对于早期肾功能损害的敏感性差。

  肾前性因素:见于发热、胃肠大出血后、休克、大面积烧伤、心功能不全等。

  肾脏疾病:见于急、慢性肾衰,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及肾结核、肾积水等。

  肾后性因素:尿路结石、泌尿生殖系肿瘤。

  (4)血浆二氧化碳结合力(CO2 CP)测定:

  [参考值]22~31 mmol/L(50%~70 % vol)。

  2.浓缩稀释试验的临床意义

  (1)肾源性疾病:

  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肾炎病变累及肾髓质可出现浓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尿量增加,最高比重低于1.018,晚期则出现比重固定在1.010的等张尿,表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很差。

  ②肾小管病变: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损害严重,常有多尿、夜尿增多和尿比重降低,晚期可有比重降低而固定的情况。

  (2)肾外因素的影响:如高血压病失代偿期也可出现多尿、夜尿增多,尿比重降低甚至固定。

  常用生物检查

  1.血清钾、钠、氯、钙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1)血清钾(K)测定:

  [参考值]3.5~5.1 mmol/L(助理2001)。

  [临床意义]

  血清钾增高:①肾脏排钾减少:如急、慢性肾功能衰竭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②摄入或注射大量钾盐。③严重溶血或组织损伤。④组织缺氧或代谢性酸中毒(助理2002/2004)。

  血清钾降低:①钾盐摄入不足,如长期低钾饮食或禁食等。②钾盐丢失过多,如严重呕吐、腹泻,应用排钾利尿药,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或醛固酮增多症等。③钾在体内分布异常,如心功能不全、代谢性碱中毒、肾性水肿等。

  (2)血清钠(Na测定:

  [参考值]136~146 mmol/L。

  [临床意义]

  血清钠升高:临床上较少见,可见于过量输入含钠盐溶液、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脑外伤或急性脑血管病等。

  血清钠降低:①胃肠道失钠,如呕吐、腹泻等。②尿钠排出增多,见于严重的肾盂肾炎、肾小管严重损坏等。③皮肤失钠,大量出汗、大面积烧伤等。④血管升压素(抗利尿激素)过多,见于尿崩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

  (3)血清氯(Cl)测定:

  [参考值]98~106 mmol/L。

  [临床意义]

  血清氯化物降低:常见于严重呕吐、腹泻,胃液、胰液或胆汁大量丢失,大量出汗、长期应用利尿剂、长期饥饿或无盐饮食及慢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血清氯化物增高:常见于高钠血症的脱水时,肾功能不全,尿路梗阻,心力衰竭及过量输入生理盐水等。

  (4)血清钙(Ca)测定:

  [参考值]2.25~2.75 mmol/L。

  [临床意义]血清钙降低:临床较多见。常见于:钙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钙吸收障碍、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妊娠后期、肾脏疾病等。

  2.血糖、血脂测定的正常值及异常的临床意义

  (1)血糖的正常值:

  空腹血糖(葡萄糖氧化酶法):血浆3.3~ 5.6 mmol/L;血清3.9~6.1 mmol/L。

  [临床意义]

  ①血糖升高:

  糖尿病:为引起血糖升高的最常见原因,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减少引起。

  其他内分泌疾病:如甲亢、嗜铬细胞瘤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等;应激性高血糖:如颅内高压、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等;肝源性高血糖:见于严重肝损害,葡萄糖不能转化为肝糖原储存,出现餐后高血糖。

  ②血糖降低:胰岛素增多性疾病,如胰岛细胞瘤、胰岛素注射过量等;缺乏抗胰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

  (2)血脂:是血浆中脂质的总称,主要有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磷脂、游离脂肪酸等。

  ①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

  [参考值]酶法:成人2.9~6.0 mmol/L;儿童3.1~5.2 mmol/L。

  [临床意义]

  TC增高:TC增高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之一。TC升高还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糖尿病、肾病综合征、胆总管阻塞、长期高脂饮食、精神紧张或妊娠等。

  TC降低:见于重症肝脏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肝硬化等,还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严重贫血、甲亢或重症营养不良等。

  ②血清三酰甘油(TG)测定:

  [参考值]酶法:男性0.44~1.76 mmol/L;女性0.39~1.49 mmol/L。

  [临床意义]

  TG增高:常见于冠心病、原发性高脂血症、阻塞性黄疸、糖尿病、严重贫血、肾病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及长期饥饿或高脂饮食等。

  TG降低: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或肝功能严重低下等。

  ③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测定: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 HDL-C<0.91 mmol/L为明显降低,多见于心脑血管病、糖尿病、肝炎等。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 LDL-C> 3.64 mmol/L为升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危险因素。

  载脂蛋白A1 (Apo-A1)测定:是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指标之一,其血清水平与冠心病发病率呈负相关。

  载脂蛋白B(Apo-B)测定:Apo-B>1.20 g/L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酶学检查

  1.淀粉酶测定 是急性胰腺炎最有价值的血清酶学检查。

  [参考值]血清:800~1 800 U/L;尿液:1 000~12 000 U/L。

  [临床意义]急性胰腺炎发病后6~12 h血清淀粉酶开始升高,12~24 h达高峰,2~5 d后恢复正常;尿淀粉酶于起病后12~24 h开始升高,3~10 d恢复到正常。当胰腺广泛性坏死时,淀粉酶不再入血,此时血、尿淀粉酶均不升高。

  慢性胰腺炎:血、尿淀粉酶一般不升高,如有急性发作时升高。

  2.肌酶学

  (1)血清肌酸激酶(CK) :①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后4~10 h开始增高,12~36 h达高峰(可高达正常上限的10~12倍),72~96 h后恢复正常,是AMI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之一。

  在AMI病程中,如CK再次升高,往往说明心肌再次梗死。②病毒性心肌炎:CK活性也明显升高。

  (2)肌酸激酶同工酶测定:

  CK-MB:主要来源于心肌,对AMI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很高,病后3~6 h即升高,活力最高可达12%~28%,特异性接近100%,是目前诊断AMI最佳的血清学指标。

  CK-MM:活性升高,是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指标。

  CK-BB:活性升高,见于缺氧性神经系统疾病(48~72 h脑脊液内升高),还见于肺、肠、胆囊、前列腺等部位的肿瘤,心脏创伤和手术,结缔组织病,休克,中毒等。

  (3)乳酸脱氢酶(LDH)及其同工酶测定:见肝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

  3.血清碱性磷酸酶 对于骨质疏松有诊断意义的酶学检查。

  免疫学检查

  1.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1)免疫球蛋白测定:

  Ig减低:五种免疫球蛋白都减少,见于各种先天性和获得性体液免疫缺陷病及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病人。

  Ig增高:①单克隆性增高:主要见于免疫增殖性疾病。②多克隆性增高:见于各种慢性感染、淋巴瘤及某些结缔组织疾病等。

  (2)补体检查:

  ①总补体溶血活性(CH50)测定:CH50升高,见于各种急性炎症;CH50降低,主要见于急、慢性肾小球肾炎,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②补体C3测定:C3的增高与降低基本与总补体活性相同,还可用于肾小球肾炎的鉴别诊断,恶性肿瘤可见C3升高。

  2.抗链球菌溶血素“O”、类风湿因子、肥达反应的临床意义

  (1)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测定: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其代谢产物链球菌溶血素“O”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称为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

  [参考值]乳胶凝集法(LAT) : ASO<500 U。

  [临床意义]ASO升高:常见于A群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及感染后免疫反应所致的疾病,如感染性心内膜炎及风湿热、链球菌感染后急性肾小球肾炎等。

  (2)类风湿因子(RF) :

  ①类风湿关节炎病人滴度常在1:160以上。

  ②SLE、硬皮病、皮肌炎等风湿性疾病及感染性疾病等RF可阳性,但滴度较低。

  (3)肥达反应:

  [参考值]“O”凝集价<1:80;伤寒“H”凝集价<1:160;副伤寒“A”、 “B”、 “C,,凝集价<1:80。

  [临床意义]由于抗体产生需要一定时间,有时单次抗体效价增高不能确定时,应在病程中逐周复查,若抗体效价依次递增或恢复期较急性期升高4倍或以上,则有诊断意义。

  3.肿瘤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

  (1)血清甲胎蛋白(AFP)测定:

  [参考值]放射免疫法(RIA):血清<25 μg/L(25 ng/ml)。

  [临床意义]

  ①原发性肝癌: AFP是目前诊断肝细胞癌最特异的标志物,血清中AFP>300μg/L可作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阈值。

  ②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急性肝炎病人,当肝细胞转入修复期时AFP升高,常在病程第4周达高峰后逐渐下降,随肝细胞修复AFP逐渐减少消失。重型肝炎时若见AFP增高,则提示坏死的肝细胞再生;反之,则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预后不良。

  (2)癌胚抗原(CEA)测定:

  ①消化器官癌症的诊断:CEA升高主要见于结肠癌、胃癌、胰腺癌等。CEA随病程的进展而升高,对判断疗效和预后有一定价值。

  ②鉴别原发性和转移性肝癌:原发性肝癌CEA升高者不超过9%,而转移性肝癌CEA阳性率高达90%,且绝对值明显增高。

  (3)癌抗原125(CA125)测定:对诊断卵巢癌有较大临床价值,尤其对观察治疗效果和判断复发较为灵敏。

  (4)癌抗原15-3 (CA 15-3)测定:乳腺癌时30%~50%的病人可见CA15-3明显升高,乳腺癌治疗后复发及乳腺癌转移后阳性率可达80%。

  (5)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测定:PSA是高度的前列腺组织特异抗原,手术后降至正常,若再次升高,应考虑肿瘤的复发与转移。

  相关推荐:

  2014年中医医师《中药学》精选复习指导汇总

  备战2014年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要冲破三大关卡

  2014年中医医师考前必做模拟试题及答案汇总

0
收藏该文章
0
收藏该文章
文章搜索
·精选试题 ·智能练习
·智能评估 ·视频解析
扫描二维码下载
临床执业医师
共计7690课时
讲义已上传
118920人在学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5421课时
讲义已上传
138471人在学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2982课时
讲义已上传
24795人在学
中医执业医师
共计8422课时
讲义已上传
157826人在学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共计1445课时
讲义已上传
35781人在学
推荐使用万题库APP学习
扫一扫,下载万题库
手机学习,复习效率提升50%!
距离2022年考试还有
2022笔试考试时间:8月19-20日
报名时间 2022年1月12日-25日24时
准考证打印 一般考前1周开始打印
考试时间 8月19-20日(笔试)
成绩查询 一般考后1-2月公布(笔试)
证书注册 拿到成绩单和资格证后可注册
版权声明:如果执业医师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800@exam8.com,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执业医师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Copyright © 2004- 考试吧中医执业医师考试网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170033号 
京ICP证060677 京ICP备05005269号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权威支持(北京)
在线
咨询
官方
微信
关注执业医师微信
领《大数据宝典》
看直播 下载
APP
下载万题库
领精选6套卷
万题库
微信小程序
选课
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