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分析

第四节岩体结构和稳定性分析
一、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
包括各种地质界面—如层面、层理、节理、断层、软弱夹层等结构面的单一或多种岩石构成的地质体称为岩体。它被各种结构面所切割,由大小不同的、形状不一的岩块(即结构体)所组合而成。所以岩体是指某一地点一种或多种岩石中的各种结构面、结构体的总体。
(一)结构面的类型和特征
1.结构面的类型
存在于岩体中的各种地质界面(结构面)包括:各种破裂面(如劈理、节理、断层面、顺层裂隙或错动面、卸荷裂隙、风化裂隙等)、物质分异面(如层理、层面、沉积间断面、片理等)、以及软弱夹层或软弱带、构造岩、泥化夹层、充填夹泥(层)等,所以“结构面’’这一术语,具有广义的性质。不同成因的结构面,其形态与特征、力学特性等也往往不同。按地质成因,结构面可分为原生的、构造的、次生的三大类。
(1)原生结构面是成岩时形成的,分为沉积的、火成的和变质的三种类型。
沉积结构面如层面、层理、沉积间断面和沉积软弱夹层等。沉积结构面中一般的层面和层理结合是良好的,层面的抗剪强度并不低,但由于构造作用产生的顺层错动或风化作用会使其抗剪强度降低。沉积结构面中的软弱夹层是指介于硬层之间强度低,又易遇水软化,厚度不大的夹层,风化之后称为泥化夹层。
火成结构面是岩浆岩形成过程中形成的,如原生节理(冷凝过程中形成)、流纹面、与围岩的接触面、火山岩中的凝灰岩夹层等,其中的围岩破碎带或蚀变带、凝灰岩夹层等均属于火成软弱夹层。
变质结构面如片麻理、片理、板理都是变质作用过程中矿物走向排列形成的结构面,如片岩或板岩的片理或板理均易脱开。其中云母片岩、绿泥石片岩、滑石片岩等片理发育,易风化并形成软弱夹层。
(2)构造结构面是在构造应力作用下,于岩体中形成的断裂面、错动面(带)、破碎带的统称。其中劈理、节理、断层面、层间错动面等属于破裂结构面。断层破碎带、层间错动破碎带均易软化、风化,其力学性质较差,属于构造软弱带。
(3)次生结构面是在风化、卸荷、地下水等作用下形成的风化裂隙、破碎带、卸荷裂隙、泥化夹层、夹泥层等。风化带上部的风化裂隙发育,往深部渐减。
泥化夹层是某些软弱夹层(如泥岩、页岩、千枚岩、凝灰岩、绿泥石片岩、层间错动带等)在地下水作用下形成的可塑粘土,因其摩阻力甚低,工程上要给以很大的注意。
【例题10】层理、片理及片麻理等结构面属于(   )。
A. 原生结构面    B. 次生结构面   C. 构造结构面     答案:A
2.结构面的特征
结构面的规模、形态、连通性、充填物的性质,以及其密集程度均对结构面的物理力学性质有很大影响。
(1)结构面的规模不同类型的结构面,其规模大小不一。大者如延展数十千米,宽度达数十米的破碎带;小者如延展数十厘米至数十米的节理,甚至是很微小的不连续裂隙。它们对工程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时小的结构面对岩体稳定也可起控制作用。
(2)结构面的形态各种结构面的平整度、光滑度是不同的。有平直的(如层理、片理、劈理)、波状起伏的(如波痕的层面、揉曲片理、冷凝形成的舒缓结构面)、锯齿状或不规则结构面。这些形态对抗剪强度有很大影响,平滑的与起伏粗糙的面相比,后者有较高的强度。
(3)结构面的密集程度这是反映岩体完整的情况,通常以线密度(条/m)或结构面的间距表示,见表16-4-1:。
节理发育程度分级表16-4-1

分    级
I
II
III
IV
节理间距(m)
>2
0.5~2
0.1~0.5
<0.1
节理发育程度
不发育
较发育
发育
极发育
岩体完整性
完推
块状
碎裂
破碎
(4)结构面的连通性  是指在某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岩体中,结构面在走向、倾向方向的连通程度。结构面的抗剪强度与连通程度有关,其剪切破坏的性质亦有区别。风化裂隙有向深处渐趋于泯灭的现象。
(5)结构面的张开度和充填情况  结构面的张开度是指结构面的两壁离开的距离,可分为4级:
闭合的:张开度小于0.2mm者;    微张的:张开度在0.2~1.0mm者;张开的:张开度在1.0~5.0mm者; 宽张的:张开度大于5.0mm者。闭合的结构面的力学性质取决于结构面两壁的岩石性质和结构面粗糙程度。微张的结构面,因其两壁岩石之间常常多处保持点接触,抗剪强度比张开的结构面大。张开的和宽张的结构面,抗剪强度则主要取决于充填物的成分和厚度:一般充填物为粘土时,强度要比充填物为砂质时的更低;而充填物为砂质者,强度又比充填物为砾质者更低。
【例题11】当结构面的张开度小于0.2mm时,属于哪一级(  )。
A. 闭合的
B. 微张的
C. 张开的
D. 宽张的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