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考试吧论坛 Exam8视线 考试商城 网络课程 模拟考试 考友录 实用文档 缤纷校园 英语学习
2010考研 | 自学考试 | 成人高考 | 专 升 本 | 法律硕士 | MBA/MPA | 中 科 院
四六级 | 商务英语 | 公共英语 | 职称日语 | 职称英语 | 博思 | 口译笔译 | GRE GMAT | 日语 | 托福
雅思 | 专四专八 | 新概念 | 自考英语 | 零起点英韩语 | 在职申硕英语
在职攻硕英语 | 成人英语三级
等级考试 | 水平考试 | 微软认证 | 思科认证 | Oracle认证 | Linux认证
公务员 | 报关员 | 报检员 | 外销员 | 司法考试 | 导游考试 | 教师资格 | 国际商务师 | 跟单员
单证员 | 物流师 | 价格鉴证师 | 银行从业资格 | 证券从业资格 | 人力资源管理师 | 管理咨询师
期货从业资格 | 社会工作者
会计职称 | 注会CPA | 经济师 | 统计师 | 注册税务师 | 评估师 | 精算师 | 高会 | ACCA | 审计师
法律顾问 | 会计证
一级建造师 | 二级建造师 | 造价师 | 监理师 | 安全师 | 咨询师 | 结构师 | 建筑师 | 安全评价师
房地产估价师 | 土地估价师 | 设备监理师 | 岩土工程师 | 质量资格 | 房地产经纪人 | 造价员
投资项目管理 | 土地代理人 | 环保师 | 环境影响评价 | 物业管理师 | 城市规划师 | 公路监理师
公路造价工程师 | 招标师
执业护士 | 执业医师 | 执业药师 | 卫生资格
您现在的位置: 考试吧(Exam8.com) > 软件水平考试 > 系统分析师 > 正文

我的一点经验谈:正确认识考试以及平时积累的重要[2]

 

系分经历

  过了软设,有了信心了,于是就想报考系分。06上半年我带的这个项目很紧,于是就报考下半年的。同样去买了两本书,都是张友生老师写的。这次看书更少了,因为这是第一次报考,我打算先了解情况,熟悉一下考试流程,第二次再认真准备一下。报名后,就晚上睡觉前躺在床上看一会儿,看的试题,教程我基本没有看,根据试题,自己先做,不懂再去查书,因为我没有那么多时间来全面复习,断断续续也就看了几个晚上的书,看了前面几章。

  快考试了,自己信心严重不足,也懒得看书了,当时想法是反正也过不了。但是我看了看下午题和论文的注意事项,比如下午几个必选,几个可选,论文几个题目,怎么写概述,怎么组织内容等等,就算是过不了,也为以后的继续考试积累经验。

  考试那天,一起报名的有几个没有去,但是我还是那句话,去看看试卷长得什么样,于是又去了。我这个习惯很好,只要是我报名的考试,不管什么情况,我都要去。于是就去考试了,上午题好答,反正是选择题,不会也可以估计着蒙一个,论文题简直就是在练字,从接到试卷想了想,就开始写,到最后交卷,都在写字,而且平时写字少,打字多,很多字都不会写,只好写拼音,论文写了手腕疼得不行胳膊也酸。

  考完了,老婆问我,怎么样,我说,也就那样,过的可能性还是有的,只是很小。老婆接着说,如果像这样不复习的都过了,我很鄙视这个考试,靠,不理她,女人都这样。虽然知道自己过的可能性很小,但是还是抱着一丝丝希望的。有天想起这个事情,就上希赛,得知可以查分了,于是拿同事的手机发了短信(我联通的)。上午46,下午45,论文48,哈哈,竟然过了,我高兴得差点跳起来,在办公室大哄了几声,别人都不知道我干什么,但是后来希赛上很多人说分数线的事情,我也很担心。于是整天上希赛看情况,没有过吧,自己省了心,准备明年考试了,过了吧分数高一些,自己也省心。今天终于看到分数线了,也安心了。希赛上有人发帖子说,原来我很在乎这个结果,谁不在乎结果呢?

总结一下

  软设的两次考试,下午试题都没有复习,但是都过了。其实下午题目跟我们目前工作的内容都是息息相关的,比如数据流程图,UML,Java的Exception处理,P/V操作是大学学过的。我是搞.Net的,对于Java不熟,工作原因看过Java的源代码很长时间,所以Java的那个Exception的题目就很简单了。所以,软设还是相对简单一些的,上午看书,下午平时多积累,基本问题不大。

  系分的考试,也是同样如此。比如下午题,SOA的题,我是考试前一周去跟客户交流SOA的时候,正好看了很多SOA的资料,这个题基本上没有问题。CMM的题,我们公司过了CMM3,我了解一些,但是了解不多,主要是记不住,没有办法,只能答这个,嵌入式的题根本不会。再比如数据库恢复的题,也是自己随便写的,虽然平时接触过,也不是很熟悉。所以,对于下午题,真是没有什么把握。论文部分,我认为比较得心应手一些,因为做了三年的项目经理和架构师,平时文档写的太多了,协同系统的题目我就写工作流,这是我最熟悉的,考完了论文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纵观系分的题,对我来说,看起来很巧合,为什么我刚看了SOA就考了呢?为什么公司过了CMM就考了呢?为什么我做了工作流协同方面的项目就考协同了呢?后来,我想了想,这不是巧合,虽然我一点都没有复习或者准备这个考试,但是平时接触过并且研究过而且思考过,就不怕考试了。

  总而言之,回顾软设和系分的考试,自己刻意去准备的时间和精力是极少的,但是平时的积累应该是比较多的,解决问题的时候比较喜欢了解问题的来龙去脉,各种理论和实践的资料都搜集比较多。一句话:一份狗屎运气,一份大学基础,一份工作积累。另一句话:感谢俺老婆,没有她不断的刺激我给我加压,我还真不一定能过得了。

后记

  我是02年本科毕业,计算机专业,2年开发,2年架构和管理。我买的那本系分的书(张友生老师的《系统分析师考试辅导》)后面,有通过的考生的经验谈,对我的帮助是很大的。所以,我写下这些,一是我的考试经历应该没有普遍意义,大家当故事看看吧。二是不知道是否能给准备考试的朋友们一些启发和鼓励,大家应该都有信心。最后祝愿大家都能通过考试。

转帖于:软件水平考试_考试吧
文章搜索
我的一点经验谈:正确认识考试以及平时积累的重要[2]网友评论网友评论
版权声明 --------------------------------------------------------------------------------------
    如果软件水平考试网所转载内容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会及时处理。如转载本软件水平考试网内容,请注明出处。
 gaoxiaoliang